微語學詩詞——《古詩十九首》

(二)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微語學詩詞——《古詩十九首》

這是《古詩十九首》中非常獨特的一首詩,因為詩中女主人公身份的不同尋常,這首詩也擁有了異樣的情趣。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總是一個令人歡喜的季節。河邊的小草染綠了堤岸,“青青”二字極言春天的活潑與生機,也描摹出了小草柔嫩的情態。這是遠眺所望,視線拉回到眼前,園子裡的柳樹呼應著春光,鬱郁,也就是濃密茂盛之意。春天的氣息已經鋪天蓋地襲來,綠色充滿了人的眼睛。短短几筆勾勒描繪,由遠及近,畫面感油然而生。這麼明媚的春光,到底入了誰的眼呢?是誰在看呢?原來,一抬頭,樓上正站著一位女子,體態盈盈,身段柔美。她站立在窗前,白皙如月,映襯著春光。再細看,她的臉龐妝容明豔,手腕纖細柔美。從整體到局部的細緻描繪,使得這位女子的形象躍然紙上。與韋莊的“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青青的小草,到婀娜的柳條,再到嫵媚的女子,女子豔麗的妝容,素白的手腕。物象之間層層推進,生髮自然而巧妙。而青青、鬱郁、盈盈、娥娥、纖纖這一組疊詞的使用,不僅在音韻上有趣獨特,在意蘊上更是渾然天成。

在詩人筆下被刻畫的如此動人美麗的女子,是什麼人?在等候誰呢?謎底繼續揭開,原來,她曾經是一位娼家女子,嫁給了常年在外的遊子。既是娼家女子,也就不難理解她打扮如此豔麗站立窗前的行為;既是嫁給了蕩子,那也就更容易理解她為何在窗前寂寞遠眺了。遊子在外,長年累月,不曾歸來,這空落的孤床,這美好的女子,太難堅守。雖然難,可卻依舊還在守。這一個“守”字,將這份落寞的情感又帶入了一片含蓄之中。亂世之中,在外的蕩子不知何時回來,然而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春光易逝,容顏易老,美好的事物太過短暫,可我還在守候你。

《古詩十九首》中表達的思念有很多種形式,思念的人身份也各不一樣,刻畫手法更是各不相同。唯有這一首刻畫的思婦是身份卑微的歌舞女,也因為這身份所以詩人著力刻畫了她驚人的美。從自然界的物象到女子儀態到容貌到細節手,以疊詞的形式娓娓道來。然而也正因為這跨越千古的美,才讓那一份堅守更加悽惻動人,讓那一份思念更加深婉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