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說明什麼?

小馬讀財


說明,股市從散戶韭菜收割機到韭菜絞肉機。

虧損更快,風險更大。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後,供給變多,殼資源就不稀缺了,不優秀的公司估值下跌,優秀的公司估值更高。如果把資本市場比作家,簡化退市程序和優化退市標準就是制定定期打掃規定,倒垃圾對資本市場是長期利好。至於存量的退市標的也沒有一刀切,設置了過渡期,不過今日跌停板變多,資本先動了。長期看,註冊制加完善的退市制度這就叫有進有出,是健康的。

還沒開通過創業板的用戶,等條例實施後開創業板需要10萬的日均資產和2年投資經驗,限制了買方力量,但鑑於10萬以下資產的投資者資產佔比很小,故影響不大。

創業板以後新股上市前5日沒漲跌幅,之後放寬至20%。這事的影響就是無能無腦打新了,擊鼓傳花的土壤變弱,破發成為了一種可能。以後打新要看公司好不好,估值是否合理。不過這事短期內不會出現,畢竟眾多投資者還有肌肉記憶。


股市老韭


股票發行註冊制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準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準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

註冊制的核心是隻要證券發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虛假、誤導或者遺漏。這類發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國和日本。這種制度的市場化程度最高。作為市場化程度很高的制度,註冊制度的改革既給市場充滿了期待,但同時也可能充滿了擔心。

談及期待之處,則是體現出高度市場化的發展趨勢,這對信息披露的要求更高、股市優勝劣汰的效率更加明顯。從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的方案來看,一方面強調了以信息披露為中心,強化了信息披露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則是豐富完善了退市的指標、精簡優化了發行條件,不斷突出市場化改革的運行特徵。

假如通過完善的註冊制改革可以從本質上提升整個市場的優勝劣汰效率,那麼在高效市場化改革的背景下,股票市場還是有希望走出美股市場那樣的長期牛市。與此同時,通過註冊制改革,讓不同種類、不同性質,且符合發行條件的企業進入市場,讓投資者分享到企業高速成長的過程與投資成果。

但是,談及擔心之處,則是擔心註冊制時代下可能會引起又一輪的市場大擴容。實際上,縱觀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數量變化情況,上市公司從1000家發展至2000家所耗用的時間遠遠多於上市公司從2000家發展到3000家的耗用時間,近年來市場從3000家上市公司發展至近4000家的上市公司,估計用時更短。對市場來說,若股市的優勝劣汰效率不能夠得到有效地發揮,那麼註冊制可能會成為股市擴容的契機,但對“多進少退”的市場來說,顯然不利於提升市場的投資活力,在存量博弈的環境下,分配到每一家上市公司的存量資金也就越來越少了,最終導致絕大多數的上市公司淪為了“殭屍股”企業。

事實上,假如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可以引進更多的增量資金,那麼還是會從一定程度上抵消市場擴容所帶來的壓力。正如科創板開板後的表現一樣,在強烈的賺錢效應影響下,實際上形成了投資者與上市公司互利共贏的局面,甚至引來了大量的新增流動性,由此降低對其餘市場資金分流的影響。

同樣道理,對創業板市場來說,在試點註冊制之際,可以保持適度的賺錢效應,那麼對本不缺乏資金的市場來說,可能會帶來增量資金的補充,進而降低對股票市場存量資金的分流影響。由此一來,在註冊制時代下,即使引起市場階段性的擴容壓力,但在賺錢效應的刺激下,市場卻弱化了擴容下的負面影響。

不過,在註冊制時代開啟之後,註冊制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更注重長期性,尤其是上市公司陸續步入限售股解禁期後,如何有效對沖市場的拋售壓力,進而達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則尤為重要。對保持高效流動性優勢的市場來說,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增強市場的抗跌與抗風險能力,這從今年2、3月份的A股表現中已經得到了充分展現,但如何保障市場持續高效的流動性優勢,則非常具有挑戰性。


sun明天的太陽


1、創業板註冊制,客觀上對現行上市公司起到優勝劣汰作用。

長期虧損或者沒有業績的公司,會逐步退出市場,而盈利持續增長的公司會得到投資者更多關注,ST,*ST公司會加速退潮。我們看到最近也是這類個股跌幅居前。

2、讓好的企業更快進入資本市場獲得資金髮展。

3、殼資源不在有價值,純投機股票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風險越來越大,需要規避。

4、投資者如果在市場要勝出,則需要更多去學習專業知識瞭解企業,瞭解行業,學會解讀企業財務報表和避免踏雷。

5、逐步開放資本市場,跟國際市場逐步接軌,國際市場目前普遍實施是註冊制,無漲跌停限制和T+0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