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中怎樣才能每日確定性獲利1%?

A風生水起A


在股市裡面,如果可以保證每天獲利1%,按照這個複利算下去的話,這個人很快就可以成為世界首富,股市裡的錢也很快會被賺光,所以這種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股市本來就是存在巨大不確定性的市場,想在一個絕對不確定性的市場裡面找絕對的確定性本身就是不理智的,可能是智商稅沒有繳足吧


股期縱橫


看似1%的盈利不是一個太高的目標,而A股市場每日漲幅超過6%的股票俯拾皆是,恰好成為這個想法原因。

但是,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市場裡是否真的存在一些確定性盈利的機會?

可能,正是基於這樣的交易觀念,追求交易的絕對成功,不容許一次失敗的交易,使許多交易者走向了萬劫不復。可以想見,參與的每一次交易,都不肯執行止損的保護,虧損一旦發生,只能任由其隨意地擴大,而不是把它控制在一個相對有限的範圍裡,為以後交易盈利快速打回虧損做好前設。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期望1%確定性盈利的交易,其實是沒有前途的。

交易的本質並不是追求確定性盈利的機會賺穩當的錢,而是試錯後的小虧大賺。

市場的方向永遠在上漲、下跌和橫盤震盪裡反覆。

而上一個時間裡的股價的表現,和下一刻股價的動向,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股市波動並不適宜於任何一個邏輯推理,不是已知的市場行為信息,就一定會推演出一個絕對的趨勢方向的結果。

我們參與交易,只是把以前出現過的一些技術形態和技術指標導致的結果進行了統計,然後的發現了關於某個方向的概率而已。只要是概率現象,就決定了每一次交易都是一次試錯。

先來看一隻股票價格走勢圖:


上圖所示,股價記過階段下跌後,發生了反轉,並且有了翹頭的跡象,突破前期高點,意欲上升了。而這就是對當前趨勢的產生的盤感,它僅僅是一種對股價的認知的第六感而已,是不能作為交易依據的。

股價處於任何一個時間節點上,我們都會有以上三個方向的思考,下一刻究竟會走向哪裡?

股價的技術指標MACD前期的兩個低點,出現的明顯的背離,這是其一,其二是短期的上升已經形成了突破,據此兩點,就可以大膽認為股價大概率會進入上升的狀態。

僅僅是一次大概率的機會,而不是絕對的機會。此時的買入,我們只是認為它是對的,但實際的答案可能是不對的,所以,這個時候的買入行為就是試錯交易。

只要是試錯的交易,就必須設置好止損,或者糾錯的方案。

股價隨後的走勢,如圖所示:

上圖中,股價短線形成了頂部形態後,發生了急劇的下跌。如果沒有糾錯機制和止損的保護,一根接近跌停的大陰線,已經是交易中獲得的少許盈利一變為虧損了。

我們試了才知道它是錯誤的,可是在交易之前,我們並不知道它是什麼結果的。

正是因為我們站到了試一下的立場,才果斷做出了交易的止損。如果固執地以為這就是一個確定性的機會,誰還會設置止損。這就是試錯和確定性機會的差別了。

所以,在交易中如果不能認識到交易的就是試錯,就不會心甘情願地執行止損和糾錯,而是任由虧損不斷地擴大,一直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被迫割肉兌現虧損了。

在市場里根本沒有一個機會是確定性的盈利機會,任何一次機會可能都會帶來一場不確定的結果的。所有的交易的都基於概率分佈中的狀況的試錯,試對了,堅持持倉,讓利潤奔跑起來;試錯了,及時止損,小虧了解倉位,保護本金。

這才是交易獲得穩定盈利的唯一出路,而不是自認為市場存在確定性盈利機會,被1%的盈利所誤導,從而走到交易成功的對立面。

綜上所述:

1,市場根本不存在確定性盈利的機會。

2,交易就是試錯,對了大賺,錯了小虧。

3,交易的本質是虧小賺大,而不是期望每天賺到1%。

4,沒有確定性盈利機會,根本不可能每天實現1%的盈利。

交易不僅僅是技術的問題,更深層是交易觀念的問題。當你以為市場存在確定性盈利機會的時候,自然就會以為1%的盈利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當你明白了交易即試錯,本質是小虧大賺,不但不會相信每天1%的盈利這樣的事情,還會為每一次的交易設定止損,並且痛痛快快地執行止損的。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這個問題特別有意思,因為這是每個新進入股票市場的新人都曾經追求過的目標。

這個目標大嗎?

這個目標看起來小但實際很大,而且不可能實現。

說目標看起來小,是因為A股雖然有漲跌停限制,幾乎每天都有漲停個股。10%乃至以上的漲幅,這1%算啥?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別說每天買到漲停,能夠保證每天不虧損都做不到。

說這個目標實際很大而且不可能實現,因為理論上都行不通。如果每天1%,那一萬元出本,一年是12萬,2年是144萬,4年2個億,10年是635萬億,可以趕超7年全國GDP了。這個結論,顯然荒謬。

多大目標合適?

根據我做股票17年經驗,不管牛熊市,如果能夠做到不虧損是基本目標。尤其是熊市,能夠做到每年12%以上,就很不錯了。什麼?每個月才1%?是的。但能做到每個月1%都不容易。以我自己為例,今年過去4個月,其中2月份微虧,其他三個月盈利,總共才實現盈利4%。至於牛市,那收益高些,自然合理。但關鍵中的關鍵,就是要保證熊市不虧損的基礎上爭取實現12%目標。

資金越大,目標越小,操作越少,複利積累。資金越小,越漲暴富,頻繁操作,往往虧損。

如何才能實現?

放平心態。心態平和的關鍵是遵循規律,每天1%就是不遵循規律。主要的特徵就是降低目標,減少操作頻率。通常來說,別說每天操作了,如果每個月或者兩三個月操作一次,才是基本合理的。

找到方法。以前的問答中關於方法的很多,這裡只簡單說一下,就"拐點,倉位,紀律"6個字。不到拐點區域不操作,不到拐點區域不改變倉位,設定的止損止盈計劃要嚴格執行紀律。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理論好懂,慾望難纏。不經風雨,難解其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