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初讀《紅樓夢》時是釵寶黨,年紀大了就變成了黛寶黨了呢?

無聊芒果


你提的這個問題有事實的依據嗎?都有哪些人初讀紅樓夢是釵寶黨年紀大了就成了黛寶黨呢?還是隻是你的個人如此而已呢?

紅樓夢的故事主線就是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個人的三角戀關係。不同的讀者看法肯定不盡相同,有的人認為更期望寶玉和黛玉在一起,有些人則更期望賈寶玉和林黛玉在一起,這都是看讀者個人的主觀意願的,並沒有前因後果和先後順序的。

某個時候讀者理解了某個人物的行為後覺得三觀不符合個人的看法,自然就會開始產生厭惡,慢慢的就會轉去接受其對立面的人物。我個人覺得無論賈寶玉跟誰都無所謂,反正紅樓夢中除了他們三人的故事外,還有其他人的故事和社會描述很精彩。

所以賈寶玉愛跟誰跟誰,無所謂,我讀紅樓夢看的是王熙鳳如何整人,劉姥姥兩進大觀園的趣事,看抄檢大觀園的精彩情節,還有趙姨娘和小丫頭互扯頭髮的滑稽,而賈黛釵三人的兒女情長倒是索然無味的。


小縣城裡的故鄉往事


釵寶黨——都是表面現象,費力討好別人做給別人看的。整日琢磨怎麼去買通人心,怎麼能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前思後想。

黛寶活的比較真實,苦笑說話都是自己的想法,無須討好他人。


風雨蕭蕭


恰恰相反,我初讀紅樓時絕對的喜歡黛玉,不喜歡寶釵,覺得她心機太深。然而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加深,反而越來越理解寶釵,甚至自己身上也漸漸有了寶釵的影子,但黛玉依然是我心中的白月光,從未消減半分。

我覺得無論是釵寶黨也好,黛寶黨也罷,甚至還有釵黛黨的,無非都反映的是自己內心的心路變化,而且越長大越不會簡單的去評價好與壞。

我們可以以史湘雲為例來看待這場心路變化。

小時候,需要一個生活上關愛自己的姐姐。

湘雲心思簡單純粹,因為從小父母雙亡的緣故,缺乏關愛,誰對她多關心照顧一點,她立刻就覺得誰好,寶釵的出現恰恰彌補了湘雲的這個缺口。

寶釵最厲害地方就是世事洞明,善於體察人事,湘雲表面上的豪爽和實際的窘迫她都洞若觀火,並及時給與幫助和關懷。比如螃蟹宴,比如提醒襲人不要麻煩湘雲做活計。

在寶釵或許只是滴水之恩,但在湘雲看來幾乎就要湧泉相報了。

就像一個小孩子,小時候最喜歡的一定是最照顧她的人。寶釵在這裡充當了一個溫暖的大姐姐的角色。

長大了,需要一個心靈上能傾訴心事的知音。

湘雲對寶釵的感情發生變化並沒明寫,只是在香菱學詩離開大觀園之後,在七十回作者藉著碧月之口說道:

“你瞧寶姑娘那裡,出去了一個香菱,就冷清了多少,把個雲姑娘落了單。”

這還不算,後來在抄檢大觀園第二天,寶釵就迅速搬離了大觀園,徹底把湘雲”落了單“。這年中秋,湘雲和黛玉一起賞月,湘雲嘆道:

”可恨寶姐姐,姊妹天天說親道熱,早已說今年中秋要大家一處賞月,必要起社,大家聯句,到今日便棄了咱們,自己賞月去了“

在寶釵眼裡,湘雲還只是個小孩子,根本無需也不會顧及她的精神需求,而寶釵的世界單純的湘雲也的確不懂。

而反倒是之前和湘雲一直打打鬧鬧的黛玉,在此刻可以互相取暖互相寬慰互訴心事。

結語:

寶釵的理智和決絕是與她平日的溫柔周到共存的,但放眼大觀園無人可以走進她的內心,她也無意向任何人敞開心扉。

而黛玉的”小性“則只對她在乎的人-寶玉而發,除去她自己傷春悲秋的時候(基本都是獨處時),她是感性的,開朗的,容易打動別人也容易被別人打動的。

那麼您是喜歡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