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內飾怎麼樣?

靖江蘇靖吉利


我覺得吉利的內飾還是不錯的您看看現在吉利主推的ICON

該車是忠於概念車 配備實用的科技配置

從該車實拍內飾看來,ICON與概念車的還原度相當高,而且整體外觀也基本與主打科技感的配置的風格掛鉤,頗具幾分前衛感,即使內飾評述該車,相信如同筆者在內會有不少人感覺,該車的設計感會更比現時吉利正在熱銷的博越更為討喜。

此外,全系配備現時吉利相當成熟的GKUI吉客智聯繫統,方便泊車的360度全景印象+180度透視功能等都會搭載在該車身上。一些極具創新性的智能化體驗如無憂離車(解開安全帶後一鍵熄火,自動切換P檔),遠程車窗控制等,均能提升用戶的用車便利性。


遊子朱先森


很高興回答題主這個問題。

我是輪胎不怕爆。很巧的是,我曾經是一個吉利博越車主,當時的選車過程正好可以分享給題主。

2016年初準備換車,方向初定為自主品牌SUV。隨後,開始關注一干自主品牌的緊湊型SUV。首先是在網上粗略過了一遍,初步選定了長城哈弗、廣汽傳祺、長安CS75、上汽榮威、上汽名爵、吉利博越。由於之前從事的是空氣淨化及控制行業,所以比較在意車內空氣質量,特別關注車子的選材是否綠色、環保、安全。

第一個去的是長城哈弗4S店。久聞哈弗威名,但看了H6實車,也試駕了,但除了空間還不錯外,感覺動力偏弱,造型中庸,整體來看沒有什麼可以打動我的地方。當然,內飾也很普通,而且儘管是試駕車,開的人肯定不少,但還是感覺車內味道讓人不適。這樣一來,心裡基本上就排除了哈弗,之後也再沒有去看過。

第二個去看的是傳祺。最初在網上看上的是GS5,但到店以後卻首先被GS4的顏值打動。不過,由於GS4排量是1.3T,有點擔心動力不夠,所以還是把GS4和GS5都作為潛在關注車型。同樣的,傳祺的內飾雖然比哈弗內飾要漂亮些,但也和哈弗一樣有明顯皮革味道。

第三個去的是長安4S店。重點關注的是CS75,順便也看看CS35,不過看過實車,首先就PS掉了CS35,因為感覺太小了。然後試駕了CS75,銷售的帥哥特意把車開進一個待建工地,在坑窪不平的場地上體驗CS75的底盤。這招很有效,我從心底被這款車紮實的底盤折服了。不過,CS75的內飾選材、做工給人滿滿的廉價感,基本抵消了底盤帶給我的好感。

有些巧合,在試駕CS75時,看到了隔壁的東南汽車的DX7,其驚豔、大氣的外型馬上吸引到了我。從長安出來,直接去了東南汽車4S店。銷售的美女很有親和力,比較起前幾家的銷售來,是最讓我認可的一位,她在汽車城狹窄地段會車時演示的360全景影響也一下子俘獲了我的心。再說到內飾,也是相對選材和做工更好的。

接下來,相繼去看了上汽的名爵和榮威W5。名爵給人感覺不夠大氣,榮威W5又是過於粗狂,再加上兩個品牌的銷售人員不知道是不是來自大廠的天生優越感,對客戶愛理不理的。於是,這兩個品牌首先被排除了。

最後出場的是吉利。當時號稱“最美SUV”的博越,也很快徹底打動了我。

雖然大氣不如DX7,底盤不如CS75,空間不如H6,秀麗不如GS4,但博越獨有主動剎車系統、自適應巡航系統、語音交互系統以及手機互聯繫統,還有DX最打動我的360全景影像系統;最最關鍵的,博越內飾選材、做工是看過的車中最好的,還配備有空氣淨化系統,車裡基本聞不到一點異味。負責任地說,博越當時在幾款車中綜合表現絕對是最均衡的。

因此,水到渠成,我最終成為了一名吉利車主。

這就是我四年前的選車經歷,希望對題主和各位車友有幫助。

我是輪胎不怕爆,歡迎關注我,一起分享更多汽車資訊。


輪胎不怕爆


吉利內飾不管是在做工上還有用料上都做得很出色,特別是吉利旗下的ICON和星越這兩款車,特別讓人印象深刻,可以說是代表了目前吉利在內飾上做工的最高技術水平。那下面就帶大家瞭解一下,這兩款車內飾。

首先是吉利星越的內飾。

星越的內飾採用了大量的軟質材料,像中控臺用的是手感非常好的搪塑材質;中控面板上還用了金屬拉絲,檔次感很強。電子功能按鍵的觸感也很好,儀表屏和中控大屏都採用亮黑色的設計,看起來非常統一,融為一體。中控臺的佈局設計也是以駕駛員為中心的,會稍稍向駕駛員傾斜。這樣的人性化設計,在這款車的內飾上隨處可見。

然後,再看一下吉利ICON的內飾。

吉利ICON的內飾,整體看起來非常的時尚和科技感,顏色上彩用混色設計。用料上採用了大量的皮質包裹,觸感很好,看上去非常的有檔次。像液晶儀表和中控大屏上面都是採用皮質包裹,面板上用的是環保的搪塑材質,觸感很軟。整個駕駛室的功能按鍵非常少,幾乎沒有,所有的操作可以在中控大屏和儀表屏幕上操作,這樣的話整個中控臺看起來非常的簡約,沒有一絲一毫的凌亂,非常舒服。出風口採用的是太空艙式的設計,科技感十足。

總結:看完了吉利以上兩款車的內飾,我相信大家都會被驚訝到,怎麼會做得這麼好,完全不像十來萬這個價位的內飾做工,簡直可以媲美高端車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大家也可以到實車觀摩一下。不得不說,現在國產車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希望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