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開始複習考研來得及嗎?

宜男


我是嵩岱,我是研究生畢業,曾負責過大學某系的考研工作,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今天很巧,你這個問題我多次看到,一次是清華大學數學系李永樂教授,他說對數學而言,5月份開始準備考研,時間確實緊張;另一次是某考研培訓機構的政治考研輔導徐老師,他卻說5月份準備不晚。還有就是最近發佈的《2020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也披露了你所問的考研備考時間這個指標(見下表),其中:用6至12個月準備的考生,佔45%;6個月以內的,約37%;超過一年的,約18%。因此可見,你提的這個問題還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在線《2020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


1.選擇考研,不負韶華

常言道:考研後悔一年,不考研後悔一輩子。現在的教育講的是個性化,考研也不例外,要一對一指導,才是對你負責,給你符合實際的建議。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好的回答,要言簡意賅,卻一矢中的,讓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可僅憑你這惜字如金的一句問話,我實在不敢像你那樣,僅僅也給個一句話答覆,為啥呢?除了不知道你指的是哪門課之外,我還不知你是哪個大學的?本科學的什麼專業?打算考什麼學校、什麼專業的研究生?目標不同,答案不同。不瞭解你現在的基礎,何來幫人指點迷津?老師當久了,到我這個年紀後,大概心腸都比較軟了,唯恐誤人子弟!耽誤你們這些,未來無可限量的有志青年:若耽誤你們,良心是要受譴責的!或許這就是讀書人的迂腐吧。我是過來人,研究生已畢業多年,可當初考研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其中的艱辛,至今想起來仍心潮難平,感概萬千:當時的我,多麼希望遇見一位貴人,在我人生的關鍵轉折點,指點迷津,撥雲見日,幫我看清前路,識別方向啊!你與我素不相識,但出於職業習慣,既然看到了你的這個問題,那就本著一個“老”教師的職業素養,基於你問題中的關鍵詞“

時間”,試著回答你,供你參考。

2.考研是一場基於時間軸的決戰,目標很重要


我猜你現在大概是大三下學期了吧,你所指的考研,應該是參加2021年的考研。你的目標,就是怎麼能在這個戰略決戰中,取得勝利。這個決戰的敵人,不是跟你報考同一個導師的同學,而是該專業的錄取分數線;與知識越來越多不同,時間是逐漸減少的,可以說時間,就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資源。因此,你的問題的實質,就是在限定的時間內,如何做好考研規劃和執行。由於疫情所困,四個月宅在家的你,大概思考起了“人生價值是什麼”這類深層次的問題,然後得出結論:要考研才行。既然你要考研,不管你選擇學碩還是專碩,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985大學還是211大學,坦率地說,都是一個從0到100的過程;反過來,你對考研時間的科學規劃與嚴格執行,決定了你上述三種選擇的最終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有抱負的年輕人,走上考研這場艱難的角逐賽,2020年更是達到了341萬人報考的新紀錄!按照這種趨勢,明年報考人數可能會增至400萬!未雨綢繆,勢在必行!


3.考研形勢的嚴峻性,需要充分的時間作保證

近五年來,各學科的初試分數線幾乎逐年增長,考研競爭異常激烈,甚至不亞於高考的競爭程度。目前34所自主劃線的985大學,已經陸續公佈了自己的複試名單。筆者不知道你是什麼專業,但不妨以筆者所在的經濟管理類專業,看一個例子,直觀感受一下位居一線城市、985頂尖大學的頂尖專業,今年研究生初試競爭的激烈程度,比如,有資格進入上海復旦大學

金融學專碩複試的學生,初試分數都考了多少分。進入複試的共有201名普通考生,筆者截取了前15名和後10名,如下表:

(數據來源: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官網,筆者收集)

我們看到,進入複試的201名學生,政治幾乎全部>70分,數學幾乎全部>120分,總分的平均分為399分,最低分為385分。稍微有些考研常識(2020金融學專碩國家分數線,英語、政治是48分、數學是73分即可)的都該知道:無論是單科成績還是總分,上表中的同學,都遠遠高於國家線。

這個成績意味著什麼?若沒有充足的備考時間作保證,可能嗎?我想上表名單中的學生,不可能拖到當年5月份才開始準備考研。


4.目標倒逼:研究生備考的時間規劃

既然下定了考研的決心,那就要拿出實際行動,正確高效率達成目標。研究生初試時間,一般在每年12月最後一週的週末進行。以筆者工作所在的管理學科為例,簡單做一下考研複習計劃,供你參考。

研究生初試共考四門課,分別是政治(約1800個知識點)、英語(外國語)(約5500個單詞,背單詞要貫穿考研始終)、數學(三)(高等數學佔56%,線性代數佔22%,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佔22%;分別為123、60、60個,共約223個知識點)、專業課,既要做考研總的時間規劃,又要對各科進行具體的規劃,也就是戰略、戰術都要重視且切實可行。

一般而言,根據考研規律和經驗,數學是考研成敗的關鍵,複習好數學至為關鍵,下面重點說一下。經管類數學(三)備考時間大致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過教材(不知道這個說法你知不知道?比如,數學要過一遍涵蓋的三門課的教材,可看書、看配套視頻,屬於打基礎階段)、過全書(指市面上考研機構分別編寫的數學、英語、政治考研指導全書,也是打基礎)、刷專項題(數學如極限、求導、不定積分;英語如閱讀、單詞、寫作;政治如馬哲1000題)、刷真題、刷模擬題,需要的時間各約為:3個月、3個月、2個月、2個月、1個月,加上前期蒐集考研參考書、複習資料、輔導班、專業導師信息等的2個月,這樣加總起來即可知:數學理想的考研複習時間,要有13個月。倒退一下,數學需要在大三的上學期,差不多開學不久,就要著手準備。若再考慮每學期的新課仍在同步進行,那就更要提前準備了,大概大二結束的那個暑假就要開始精心做複習計劃等考研準備了。當時你還在上第五學期的課,這種複習和學習新課之間的矛盾不是每個人都能協調好的,有可能兩方面都沒兼顧好,最終折戟考場。這也是一戰(第一次考研)失利後,不拋棄不放棄,選擇二戰(第二次考研)、甚至三戰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的現象(見下圖,以湖北省考研數據為例,非應屆畢業生已佔考研人數的40%,加上第一張圖中複習時間超過1年的18%,也就是說有58%的考生備考時間超過1年,競爭非常激烈)。

不過,考研的四門課各自複習時間安排又不盡相同。數學和英語是基礎,很難突擊提分,功夫在平時,可以按照以上數學五階段、英語五部分三階段(單詞、寫作、閱讀理解、翻譯、完形五部分;過全書、刷真題、衝刺三階段)規劃安排複習時間;政治可以適當晚些,但最好在三階段(過全書、刷真題、刷衝刺題)的衝刺階段,多刷幾套市面上的最新衝刺押題,幫你梳理當年考試熱點。專業課複習,對考本專業,還是跨專業考,難度千差萬別,這裡就不展開了,以後有機會再專題回答。至於具體的每個月、每一天、每一小時,複習計劃的實施,網上也有很多攻略可參考,屬於戰術執行,要到位才有用,本文不再展開。

(上圖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發佈的《2020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


5.總之,一般而言,報考的學校、專業越熱門,難度越大,考研準備越要充分,備考時間就越長。

本文的考研時間規劃,主要也是針對報考三熱指熱門城市、頂尖985大學的熱門專業)。

特別是數學和英語,基礎不夠紮實,又打算報考三熱專業,那就要在大二下學期一結束的那個暑假,就要著手蒐集資料,聯繫上屆考取的學姐學長,制訂複習計劃,進行考研準備了。5月份開始複習,恐怕確實緊張。

當然,如果你只是想考一個研究生,拿個碩士文憑,也就只需要考過國家線即可,考上研究生就行,那時間就不用這麼久(比如,數學把複習的五階段壓縮為後三個階段即可),即便你從眼下的5月份,開始準備,只要做好接下來8個月的複習規劃,並嚴格執行三階段任務,高效利用時間和各種資源、信息,相信也能圓夢!

你是屬於哪一種呢?

祝你成功!

站在導師角度看考研,讓你考研更容易!你值得擁有~關注➕我。


嵩岱



數智閣


個人認為五月份開始複習考研不有問題,因為考研的學生應該都是學習成績優秀的,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聰明伶俐努力學習,不管什麼時候他們都自覺學習,從小就愛學習,所以說五月開始複習考研沒問題,最後祝願他她們都能考研成功!努力學習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