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慫“的皇帝趙構

提起宋高宗趙構,你會想起什麼呢?好多人就會說“昏庸無能“,一個字就叫”慫“。要論歷史上哪個皇帝最”慫“那就非趙構莫屬了。其實宋高宗趙構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窩囊廢。沒有當皇帝之前他還有英雄的一面。那麼,一個少年英雄在當上皇帝之後怎麼就會變成慫包了呢?

歷史上最”慫“的皇帝趙構

好多人知道趙構當了皇帝之後,每次遇到宋金對峙,不是割地賠款求和,就是捲鋪蓋逃走,就跟患了恐”金“症一樣。有人就說了,知道趙構這麼窩囊,當初就不要擁立趙構當皇帝嗎?《宋史高宗本紀》中記載,趙構在當皇帝之前沒有這麼慫,甚至說還是一個有膽有識的英雄少年。

宋高宗趙構趙構繼位之前是北宋最後一任皇帝宋欽宗趙桓執政,當時的北宋已經是風雨飄搖。公元1126年,金兵又打將過來,而且直接打到了都城。為了儘快地息事寧人,宋欽宗決定割地求和,可是誰能想到,金兵胃口大的是得寸進尺。說不管要賠錢,還要派一個宰相和親王到這裡當人質。宋欽宗一想宰相就派張邦昌去吧,可是親王誰去呢?誰都知道去金國那就是送死,所以點誰去都不合適,於是,宋欽宗就以商量的口氣問道;”各位親王,誰願意為我大宋分憂“,當時整個朝堂鴉雀無聲。就在宋欽宗要發火的時候,康王趙構主動站了出來,說願意前往金國。

歷史上最”慫“的皇帝趙構

領完差事,趙構便跟著張邦昌來到了金營。當時趙構還很年輕,金王還想嚇唬嚇唬他,不是砍俘虜的頭,就是對俘虜實行酷刑。按照他當上皇帝之後的做派,他應該早就嚇暈過去了。但是當時的趙構不僅很淡定,而且在跟對方比武的時候,還能百步穿楊,搞得金國人以為趙構這個親王是假的呢。於是乎,又把趙構放回去了。

這就是當上皇帝之前的趙構,在畏畏縮縮的各位親王當中,也算是豪氣雲天了。那麼後來的趙構為什麼就變了呢?好多人會說這是因為趙構當了皇帝之後嚐到甜頭了,不願意失去自己得到的,為了保全自己的位置,的確這是趙構昏庸的一方面,趙構的心態發生變化絕不是因為貪戀皇權這麼簡單。

金國人以為趙構是假親王,所以就把他放回來了。可是沒有多久,金國人又打過來了,說上次放錯了人,還得趙構回去,沒辦法趙構只得再次回去議和,當時與他同行還有刑部尚書王雲。趙構跟王雲走到了磁州,磁州相當於宋國的邊界了。當時的百姓害怕金兵隨時都有可能打過來,都無心搞生產,只盼著朝廷能夠相處良策。盼著盼著就把趙構給盼來了,於是就讓趙構給個說法,有大臣王雲在,當然是他出面了,可是這次王雲卻送了命。

歷史上最”慫“的皇帝趙構

王雲本是一個忠君愛國的良臣,他曾多次上書抗擊金國。但是此人性情剛直,不善言辭,遇到百姓也不知道勸阻民眾,反倒是大聲的喧呵,這讓百姓很不高興。一時之間群情激憤,難以剋制,就把王雲從馬上拉了下來,活活打死了。

一群百姓當著親王的面打死大臣,眼中還有沒有王法,還有沒有康王,這時候趙構就在心裡害怕百姓,也變得不相信老百姓了。唐太宗李世民說過:”百姓實為天下之根本“,如果一國之君都害怕百姓,那麼他還能以民為本,萬事以民為先嗎?

除了害怕百姓之外,趙構還害怕一種人,那就是武將,為什麼呢?因為跟一次兵變有關。趙構能當上皇帝純屬偶然,靖康二年,徽欽二帝被俘,京師淪陷,趙構因外出請兵勤王,就成了漏網之魚。進而在李綱宗澤等人的輔佐之下,建立了南宋政權。

歷史上最”慫“的皇帝趙構

可是他沒有想到他剛登基就遇到了一場兵變。金人知道趙構登基,就對他群追猛打,趙構就開始逃跑,就在逃跑期間,趙構因為親小人遠賢臣,引起了手下將領的不滿。當趙構一行人跑到杭州的時候,他身邊的武將苗傅和劉正彥發動了兵變,殺掉了權臣王淵,宦官康履,還將趙構軟禁在寺廟裡面,還逼他將皇位讓給年僅3歲的皇太子。好在韓世忠,劉光世等人率兵勤王,兵變才被阻止,趙構也才能重登皇位。這次兵變就是歷史上的”苗劉兵變“。雖然兵變平息了,可是事情就如王雲被打死了一樣,永遠在趙構的心裡留下了陰影。

歷史上最”慫“的皇帝趙構

雖然後來還是重用了岳飛,韓世忠等名將,但他也在逐漸削弱武將的權力,甚至不惜賜死有功將領,岳飛身上莫須有。所以如果說先前的康王趙構是勇者無畏,那麼後來的高宗趙構讓我們看到的更多是恐懼和提防。這也就決定了他後來行事的風格,變得自私,多疑,而且軟弱了。

歷史上最”慫“的皇帝趙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