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在紫砂壺的造型藝術中,提樑是非常特別的一款,不僅在於製作的難度要高於端把,更獨特的是其虛實結合的氣韻。自明代沿襲至今 ,紫砂藝人競相仿之,引得無數熱議。提樑壺稱的上是一種特殊的門類,中國傳統審美理論中的虛實結合、有無相生,在提樑壺中被反覆妙用,受到許多壺友喜愛。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提樑壺的所有類型,其中有你收過的嗎?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1、大彬提樑壺

時大彬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器型上“改大為小”,“改俗為雅”,奠定了紫砂壺基本的審美傾向,使紫砂壺能進入文人生活,成為文房清玩,提升了紫砂壺的文化內涵。這也讓時大彬成為紫砂宗源上的第一座高山,讓無數後人仰止。大彬提樑身筒成較大且豐滿的扁球形,上部圓環狀提樑粗大,六方三彎嘴,六瓣平扣鈕,壓蓋,圈底,溜肩,素身。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2、鷓鴣提樑壺

這把提樑壺的造型為扁圓形壺身,把手為見稜見方的三柱高提樑,從側面望去猶如一隻飛翔著的鳥兒的頭部,原創者顧景舟大師為其命名“鷓鴣提樑壺”。因鷓鴣這種鳥的叫聲聽起來象就是“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多在憶悼哀思時選用鷓鴣做詞牌,在“鷓鴣提樑壺”的底上顧景舟先生留下了這樣的刻款:癸亥春,為治老妻痼疾就醫滬上,寄寓淮海中學,百無聊中摶作數壺,以紀命途坎坷也。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3、洋桶壺

紫砂洋桶壺是紫砂茗壺名種裡較為常見的一種款式,亦是一種茶壺款式的專用名稱。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適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4、曼生提樑壺

曼生提樑又稱“石銚提樑”,是曼生十八式中重要器型之一,最初的曼生壺壺身銘文:“左供水右供酒學仙學佛付兩手。壬申之秋阿曼陀提樑壺”,此句銘文也是曼生寫實心致,有較高的人文價值。壺身與提樑比例各半,由下至上形成近梯形狀,中間由肩上圓弧和隆起的半圓蓋,高高的橋塑鈕加以 變化、緩衝,配上長直嘴,顯得通壺精氣有神,線條交待清晰明確,提樑內圓外方與壺身銜接自然有度,再配以詩詞更添雅趣。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5、石瓢提樑壺

曼生自幼受茶道薰陶,對中國茶的研究頗有造詣。一日翻讀《桐君靈》研究茶湯藥效,恰逢好友錢菽美到訪,曼生便用新制的石瓢泡茶款待,好友隨口說:“石瓢是你最愛的壺型,為什麼不改成提樑造型,再看看效果呢?”,曼生聽了心動說又得一新壺呀。”而石瓢提樑也成為曼生十八式中唯一有所重複的造型,可見曼生愛石瓢之深。故兩款石瓢均成傳世紫砂之唯美經典。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6、提璧壺

提壁最為大家所熟知是2011年顧景舟的提璧套壺拍得1782.5萬之後,此壺最初由高莊教授參與設計、顧景舟反覆修改、設計定型,是顧景舟一生中花費精力最多的作品,首件作品為紫砂博物館收藏,因其壺蓋面似玉璧而得名。提壁壺是1994年郵電部發行的一套四枚《宜興紫砂陶》特種郵票其中一枚。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7、雨露天星壺

雨露天星壺是由顧景舟與韓美林合作於1988年,製成之後即參加香港紫砂展覽,後為臺灣名收藏家翦淞閣之黃玄龍收藏,為當代紫砂茗壺經典之作。雨露天星壺將直線與弧線交錯運用,轉折處明快流利,提樑及蓋的造型設計突出,形成方中有方、方中帶圓、圓中含方的構圖,遠觀此壺,彷彿飛鳥於天。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8、曲壺

曲壺是由張守智、汪寅仙合作設計,汪寅仙獨自制作而成,1990年,曲壺在全國陶瓷設計評比和國際精品大獎賽中均獲得一等獎。曲壺取材於自然界中的蝸牛,壺嘴猶如蝸牛的頭部,壺體是蝸牛的身軀,壺把所圍成的空間似蝸牛的外殼。從壺嘴到壺把,用一條渦線貫通,壺身和壺把的結合形成壺的整體。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9、吳經提樑壺

吳經提樑最早出土於1965年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 司禮太監吳經墓中,也是當時唯有絕對有年代可考的明早期紫砂壺。吳經提樑壺造型豐滿,腹提得起來,底收得有力,提樑高度適宜,恰形成虛的空間以緩衝身桶的厚重,給人一種沉穩博雅的韻味,壺蓋的子口竟鑲有起支撐作用的十字架,且厚薄長短不一,然而壺蓋正面卻配有挺拔優雅的如意形鈕。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10、南瓜提樑壺

陳曼生是個文人學士,他一生所崇拜的便是蘇東坡。在陳曼生的生日聚會上,他的好友郭麟把壺言歡之間談及“松風竹爐,提壺相呼”,今天是曼生你的誕辰,何不古為今用呢。一語驚醒夢中人,曼生對提壺二字甚是驚異,想到提樑,於是等賓客散盡,一整個夜晚陳曼生都在繪製提樑壺,更改數次都不滿意,轉眼就到天亮曼生漫步到庭院,正好碰到侍女婉兒送來南瓜羹,曼生頓覺靈感突現,想到當年蘇東坡迴歸田園生活,院內外都種有南瓜,而自己又自稱東坡之徒,便以南瓜為型,以南瓜為壺身,繪三叉提樑,的南瓜提樑壺。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11、裙花提樑壺

裙花提樑是王寅春晚年創作的作品,在70年代,歷經浩動與動亂的王寅春已年過70,年事已高的他辛勞過度而住院治療,剛病癒出院的王寅春仍耕耘不息,創制出紫砂筋紋器的代表作品《裙花提樑》,這款作品雍容大貴、規矩挺秀,光潤和洽,口蓋準線嚴密,以端莊古樸的造型,清秀灑脫的風格,別緻獨到的處理。精工製作的技藝,成為王寅春創作生活中最為成功的紫砂筋紋器經典作品之一,也成為王寅春創作生涯中最後一把創制的成功之作。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12、東坡提樑壺

傳說宋朝大學士蘇東坡晚年不得志,棄官來到蜀山,閒居在蜀山腳下的鳳凰村上,他喜歡吃茶,對吃茶也很講究。此地既產素負盛名的「唐貢茶」,又有玉女潭,金沙泉好水,還有「海內爭求」的紫砂壺。有了這三樣東西,蘇東坡吃吃茶、吟吟詩,倒也覺得比在京城做官愜意,但這三者之中蘇東坡還感到有一樣東西美中不足。什麼呢?就是紫砂茶壺都太小,所以蘇東坡就自制一把紫砂壺。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13、此樂提樑壺

此樂提樑壺系“壺藝泰斗”顧景舟與當代藝術家韓美林1987年合璧之作,其創作精髓在於高而突出的提樑,動勢飛揚,協調呼應。從紫砂壺的工藝角度,提量越高製作難度越大,需要制壺者對紫砂的泥性有絕高的把握。顧景舟先生將超高提樑的紫砂壺從設計稿變為現實,每一處細節,每一種角度,都處理得恰到好處,增一分則太肥,減一分則太瘦,足見其功力。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14、扁竹提樑壺

扁竹提樑壺是周桂珍早年為丈夫高海庚設計的一把壺,被業界視為周桂珍的代表作之一。這把壺以兩節竹段作為身筒造型,從壺底到壺鈕有著若干個不同直徑的同心圓,使壺體表面呈現出流暢的曲線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提樑與壺鈕、身筒之間構成了虛實對比,給人帶來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再加上壺嘴獨特的造型設計,讓這把壺充滿了靈動之感、十分可貴。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15、竹提樑壺

竹提,即竹節提樑,相傳是 清代乾隆年間陳蔭千首創。真把壺以竹為元素設計,竹嘴與提樑都是竹節造型,形象生動,中間腰線亦用竹杆圈起,壺鈕為竹枝所彎成的橋型鈕,古韻古香,非常有韻味。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16、仙桃提樑壺

仙桃提樑壺,豐腴鮮熟的大桃為壺身,利落地向前延伸出流,流型挺秀可喜。壺腹一溜飽滿弧線,更加生動了桃實鮮嫩水淋的模樣。桃幹提樑塑得拙樸老練,誇張凸起的老幹結頭不僅豐富視覺感,也產生寓於形外的延伸想象。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17、北瓜提樑壺

北瓜提樑是對一種名為北瓜的植物進行寫生,依據審美需要,又按照客觀規律悉心設計,創造性地加入提樑的元素施藝而成。給人感覺不是摘瓜,而是提北瓜,提起一個大自然恩賜的瓜果。該壺型最初由壺由高海庚設計,整器造型渾圓敦厚,典雅素麗,造型簡練,用料上乘,工藝精湛,精巧中透出自然之氣,為周氏壺中精品,為文人雅士所喜愛,可遇而不可求。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18、匏瓜提樑壺

匏瓜提樑壺,以匏瓜為原型,加以提煉改變,呈現另一種素淨、簡潔的美感,樸質中見大方,有股悠然適意的味道。


紫砂史上最全的提樑壺大全,你有幾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