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職十年 李小加擬於明年10月卸任 港交所股價下午開盤斷崖式下探

履職十年 李小加擬於明年10月卸任 港交所股價下午開盤斷崖式下探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履職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交所)十年後,李小加與港交所的緣分或許將在2021年10月告一段落。

5月7日,港交所發佈公告稱,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於今天通知董事會其擬於現時合約在 2021年10月底屆滿時不再重續集團行政總裁合約。港交所還稱,李小加承諾繼續領導集團直至該日期或之前(至繼任者任命之時)。

港交所還表示,公司成立了一個由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女士及香港交易所董事阿博巴格瑞先生、 洪丕正先生及席伯倫先生組成的遴選委員會,進行正式的遴選程序。

受此消息影響,一直橫盤震盪的香港交易所(0388.HK)的股價在下午開盤後出現斷崖式下跌,跌幅一度接近4%。截至收盤,該股收於246.40點,跌幅為2.76%。值得注意的是,就在5月7日下午,港交所即將召開2020年股東大會。

同樣在李小加通知不再續約的5月7日,港交所披露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成績單。報告顯示,在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止的第一季度,香港交易所實現營業收入40.56億港元,同比增1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62億港元,同比降13%。

時間回溯至2009年,身為中國區主席的李小加完成了人生中目前為止最後一個身份轉換——由投行高管走馬上任為港交所行政總裁。時間與其發佈國際願景的季節一樣,在收穫的秋季。2012年10月,港交所與他續約並加薪,2015年10月第二個任期屆滿,李小加仍然奮鬥在崗位上;而到了2019年,已經是李小加的第四屆任期,續約期限之至2021年10月15日,此時,李小加年薪達到931.5萬元,加薪幅度3.5%。

對於這位祖籍在東北、出生於北京、成長於甘肅的首位“非港人”港交所總裁,市場並不陌生。經歷過爭議、質疑甚至示威,李小加在掌舵港交所逾十年的時間裡已經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烙印。

在成為港交所掌門人之前,李小加的經歷堪稱豐富。或許很難讓人相信,這位金融家的第一個身份是石油工人。

1961年在北京出生,李小加青少年時期隨支邊父母在甘肅長大。完成初中學業後他進入石油技校併成為一名石油工人。恢復高考後,李小加被廈門大學錄取,主修英國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後進入《中國日報》成為一名記者。隨後留學熱興起,李小加和妻子赴美留學。留學畢業後,李小加曾在華爾街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1994年從律所轉向投行加入美林集團。

2009年受港交所邀請擔任行政總裁,48歲的李小加,起步之路並不平坦,市場對其寄予厚望的同時,亦有對其缺乏監管經驗、非港籍等方面的擔憂。

例如,李小加曾兩度延長交易時間,打破了港交所成立多年的慣例,一度遭到證券經紀業務從業者的反對甚至示威。

但李小加自有考量,內地與香港市場互動性和連通性不斷增強,隨著兩地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多以及RQFII等跨境金融產品推出,投資者更需要在同一時間開始進場。經過兩次延長交易時間後,港交所的交易時間已經全面覆蓋了A股的交易時間。

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潮流中,身在橋頭堡香港的李小加沒有放過任何一次機會。2014年,“滬港通”落地,A股國際化的大門被打開,作為這一制度的推動者之一,李小加用行動回應了質疑。

而就在這之前,港交所於2012年收購全球最大的金屬定價中心倫敦金屬交易所(LME),2013年成立場外結算公司。“滬港通”落地兩年後,“深港通”推出,2017年“債券通”問世。

2018年,在一批新經濟公司湧現的背景下,港交所進行了一輪上市制度改革,在李小加看來,是“香港市場近25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機制改革,也是最具爭議的一次改革。”

改革接受同股不同權、放寬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限制、放寬港股市場作為第二上市渠道的限制。在此次港交所改革的推動下,2018年下半年,小米、美團等公司集中赴港上市,同年港交所成為全球IPO集資額第一名。

在擔任港交所行政總裁的第九年時間裡,李小加提出了一個震驚市場的收購,港交所擬斥資2600億元收購2018年營收超過自己的倫交所。但上述收購遭到了交易對手方的拒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