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箇中年職場媽媽的日常

美好(慌忙)的一天從早晨開始

“叮鈴鈴,叮鈴鈴”,經過一輪抗爭,還是鈴聲(責任感)戰勝了睏意,起床把稀飯放下去煮,把蛋放到蒸蛋器,把青菜泡上水,把冰箱裡的水果拿出來退涼,然後自己洗漱。

一箇中年職場媽媽的日常

等飯熟了菜好了水果切上了,開始叫老公孩子起床。為了避免孩子起床氣順便複習一下昨天教的兒歌,邊唱兒歌邊拉孩子起床,不行再來一個兒歌即興表演,保證叫醒服務又好又快。

然後,就是用滿腔熱情(怒火)催著拖拖拉拉的孩子洗漱吃飯和換衣服,這個過程大概需要40分鐘(這過程還得隊友給力,能幫襯一下,偶爾扮演一下黑臉)。至於自己,全部收拾完畢只要五分鐘。所以,櫥窗裡那些漂亮而繁瑣的衣服不是我不喜歡,而是要不起啊!

把孩子送到學校後,匆忙趕往單位。糟糕,又遲了一步,領導已經洗完辦公室的茶杯了(單位沒有阿姨),羞愧難當,又讓領導幹了本該自己乾的活。算了,明天早上再早點吧。

一箇中年職場媽媽的日常

翻翻記事本,今天上午要完成一、二、三、四……太多了,抓緊吧。作為寫材料的,最怕靈感來了之後突然有人找我,或是佈置工作或是聊天,為了避免重新開始的艱辛,我總是眉頭緊鎖,一副凡人勿近的樣子。偶爾上洗手間,看到其他同事在某個辦公室三三兩兩聊天,我也羨慕,可是,我的時間太緊張了!我必須快點完成工作才能早點下班去接娃。

相對輕鬆的中午

午託制度真的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孩子沒回家,中午休息的兩個小時是我一天相對而言比較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食堂吃點飯回家,把早餐的餐具洗了,把晚餐準備一下,除了隔兩天需要洗一下地板,其他時間(大概一個小時)是自己的。刷刷朋友圈,聽聽書,寫寫微頭條,咪上一會兒,滿足。嗯,要是這樣的時間多來一點,幸福感會更強。

一箇中年職場媽媽的日常

兩點出門去幼兒園把孩子接出來送到機構去,然後上班去,下午是上午的重複。

重點戲在晚上

接完孩子回家,和隊友一人炒菜一人陪孩子,碰上隊友堵車或者加班,就只能讓孩子自娛自樂(最怕讓他(星娃)獨自待著,容易自我刺激)。

一陣拖拖拉拉的晚餐後,開始了為時兩個半小時的輔導。先是完成幼兒園佈置的家庭作業打卡(童謠、兒歌、手工、蒙氏數學、寫數字,一天一樣),再複習今天特教機構老師上課的內容,認知和語言表達,中間穿插來點感統訓練(隊友負責),動靜結合,調節一下孩子的專注力。

一箇中年職場媽媽的日常

碰上學習能力弱的星娃,普通家庭輔導作業的雞飛狗跳我們自然也有,教了數十遍,再問他2後面是什麼仍然不會,氣不過也打過。可是,打過之後發現能力更退化了,已經會的也不會了,又要重頭開始教,吐血的還是自己。所以,保持微笑溫柔耐心是老母親不得不備的技能啊。

發現一個不生氣的秘訣,把家庭輔導當做家教,又可以賺錢(機構半個小時收費就要100多,自己教了2.5小時我都省了多少錢啦)又不是自家的娃,能會多少是多少,氣氛融洽極了。

一箇中年職場媽媽的日常

輔導作業每次都讓我更理解當年那些學習差的同學,有些人天生學習能力弱,可是學校總是認為學習差是因為不認真。諸不知,別人拍一次就能把打卡視頻發到群裡了,而我們家拍了幾十個也只能勉強矮個子裡拔頭籌,選一個相對過得去的發出去,還可能收到老師和其他家長的質疑(什麼玩意兒,做的這麼不認真)。

洗漱,上床講完繪本,該熄燈睡覺了,總想著等他入睡了我要幹嘛幹嘛,然而入睡障礙的娃沒翻滾個把小時是不可能睡著的,往往把自己先陪睡過去了。半夜醒來,把該回的信息回一下,把想看的文章看一下,把各種家長交流群的有效信息過一下,感覺到自己還沒脫離社會和組織,然後安心地接著睡覺。

一箇中年職場媽媽的日常

姑姑總說,你有空的時候要給我打電話,我們好好坐下來聊聊天,然而,臣妾做不到啊!不然,我們一起不午休?還是一起半夜醒來聊聊天?

累嗎?其實也還好!社會對生命多元體的包容還是差了點,為了先天不足的孩子能更好融入社會,當父母的多做點是應該的。

其實我相信即使家裡沒有星娃,職場媽媽也一樣心力交瘁,人類共同特徵是不滿足,想要工作更好,想要孩子更出色,想要家庭更幸福。這些“更”都需要日積月累的付出,不想對不起工作,也不想對不起孩子,就只能犧牲自己的休閒時間。

一箇中年職場媽媽的日常

這個過程如何能夠保持平和心態不崩潰呢?

  • 告訴自己我不是一個人。理智看清,除了個別特別命好有各種幫襯的職場女性,大部分到異地城市打拼的人都是這樣一手抓工作一手抓家庭的。既然大家都如此,也沒啥好抱怨的,我們還要努力做到更好才是啊。
  • 告訴自己知足才能常樂。人的幸福感來自於比較,而要常樂要常看到已經擁有的東西,比如家庭幼兒園機構都比較近,通勤時間短;比如孩子雖然是星娃,不聰明但也可愛,能力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至少還能不需要陪讀去上幼兒園;比如家人雖然不能來幫忙料理家務,但是經常從物質上精神上給予支持。
  • 告訴自己偶爾沒做好也沒關係。人都有惰性,偶爾偷懶一兩次不會有什麼影響,出去聚個會逛個街放鬆一下,媽媽好了孩子才能好。週末更是可以拿出一天睡到自然醒,不給孩子上課,帶著吃吃喝喝逛逛,偶爾吃下薯條漢堡也沒事,孩子開心了主動表達才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