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丨學生戴口罩跑步猝死 越是“小概率事件”越考驗“精準再精準”

近日,幾起學生“戴口罩跑步猝死”事件,引發人們的質疑和關注。

據媒體報道,河南周口市鄲城縣某中學一名初三學生,返校復課後在體育課上戴著口罩跑步,發生不測猝死。而在湖南長沙,一名14歲初三學生同樣在上體育課時猝死。網傳聊天截圖稱,該生是在體考一千米測試過程中戴著N95口罩跑步,呼吸不暢引發猝死。

疫情防控逐漸穩定,各地中小學校相繼復學開課。在此背景下,接連曝出學生“戴口罩運動猝死”的消息,無疑令人悲傷,也引人關注。雖然學生死亡的真正原因仍需進一步調查,但這已經激起了不少人心中的疑問——佩戴口罩上體育課跑步,是否妥當?學生猝死與戴口罩究竟有無關聯、有多大關聯?復學開課後,如何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

現實是,自從這場疫情襲來後,不少孩子已在家連續“宅”了多月。如果學校突然在運動上提量“加餐”,學生的確可能一時難以招架。與此同時,有專家表示,佩戴口罩進行劇烈運動,容易造成呼吸不暢和缺氧等問題,甚至造成肺部損傷。

隨著天氣轉暖,氣溫升高,長時間佩戴口罩運動或上體育課,更可謂風險重重。一邊是可能尚未準備好的身體狀態,一邊卻是正常教學內容所需,以及擺在大家面前的升學壓力。如何平衡,怎樣找到“最大公約數”,考驗著教育部門和教育管理者的智慧。

事實上,即使疫情已經相對穩定,怎樣有序開學,保證安全復學的效果,依然是個“技術活”,需要相關方面精準再精準的研判和施策。這不僅是校門口測溫、校內佩戴口罩和減少聚集等那麼簡單,更需從具體的課程設計、授課內容、應急保障機制等層面加以完善改進。

比如,教育管理者可以根據疫情形勢和地方風險實際,細化各年級體育課的授課內容和方式。在保證上課效果的前提下,根據學生年齡段選擇更為合理的運動內容,設定相對科學的運動和休息時間,並提示師生應當佩戴哪種類型的防護口罩上課。

而在復學之時,學校層面也應聯合醫療後備單位,針對學生可能產生的突發情況,預備好相關的應急處理辦法。一旦學生在復學上課過程中身體出現異樣,可以第一時間介入救治。未雨綢繆,做好細節,才能將安全風險提前扼殺。

在未來一段時間,疫情防控這根弦必須繃緊,還沒到一兩天就能“鳴金收兵”的時候,全社會各方面都要做好打“持久戰”的細緻準備。“學生戴口罩跑步猝死”事件,對於家長、學校和教育管理者想必都難以面對承受。即使是極端個案,也為我們的安全復學敲響了警鐘。

特殊現實下,相關各方均需因時而動,因勢而動,及時補上短板,提前消弭風險,才能讓類似悲劇不再上演。

作者 李松林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快評丨學生戴口罩跑步猝死 越是“小概率事件”越考驗“精準再精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