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小孩總是心情不好怎麼調整?

賽賽9608


青春期的孩子普遍會出現情緒波動,一來受激素影響,二來也是心理成長的必經過程。

我從你的描述中看到孩子情緒變得不好的原因,似乎與你們搬家有關,因為孩子總說沒以前的家好。

在我看來,小孩子對於居家環境並不那麼敏感,她們更看重家人間的和諧,只要家裡溫暖,她們就覺得家好。

我想可能的原因是

1、我大膽猜測一下,你們會不會因為拆遷、選住址,家人有矛盾產生?孩子才覺得沒有“以前的家”好了。

以前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個美好畫面,如果在拆遷這個過程中,有比較明顯的矛盾,讓孩子知道了,她就會偏向“弱”的一方,平衡家庭。

孩子會表現出各種“症狀”來吸引父母注意,這樣,就轉移了矛盾。(這一條因為信息有限,是一種可能性,如果不對,請忽略。)

2、以前的夥伴都不在一起玩兒了,這肯定是個重要原因。青春期的孩子是格外重視夥伴關係的,忽然間沒有伴了,會有喪失與孤獨感。


我想,你沒有打孩子,給了孩子最基本的尊重,是位好媽媽。你還試著與孩子溝通,希望問清原因,我想你做的挺好。

另外,我覺得還可以做的有如下幾個方面:

1、如果孩子以前比較活潑,那她一定有感興趣的事情吧,還是需要在這些方面帶動她。小女孩兒都喜歡漂亮,帶她買衣服打扮一下,或者去遠一點的地方旅遊,換換環境。

2、一起去圖書館,這種地方有一種氛圍,能引起孩子共鳴,喚醒求知慾。好書總好過整天看電視。

3、家裡如果真的因為房子問題,你有過明顯的不開心,就讓它過去吧。畢竟住址已經定下來了,多想想好的方面,你開心了,孩子就可能開心了。

4、放下你的焦慮。媽媽的焦慮會讓孩子感覺到,你相信她可以恢復,這種相信,本身就具有能量。青春期,誰還沒點兒焦慮呢?婆婆嘮叨孩子,你可以保護孩子,讓她覺得媽媽愛我,讓她理解奶奶只是脾氣急,但願望是好的。

5、問問她與同學的相處,不要問多了,否則孩子覺得你在“審問”。通過了解,可以發現孩子與同伴的相處情況。即使沒有在一起玩兒的附近夥伴了,如果能建立友好的同學關係,搬家造成的這個負面影響,應該不是太大問題。


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歡迎多交流。


舒蘭心理


這個年齡段正是廣交朋友的時候,搬家了身邊沒有熟悉的小夥伴,難免不開心,也對未來重新認識新朋友有點害怕和擔心。

有時間帶孩子約以前的小夥伴玩,或者讓孩子打電話,視頻什麼的,讓孩子知道搬家了也不會影響友誼。

多製造認識更多新朋友的機會,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入手,報個什麼班,認識有話題可聊的新朋友,也讓孩子有一門優秀,從而提高自信心。

青春期女孩心思細膩,這個時候,家長更多地是信任和聆聽。


俊毅媽媽育兒記


你好。

孩子在青春期心情總是不好,總是心煩,對你來說那個影響是什麼呢?

也就是說你的孩子她只是心煩,敏感,她並沒有覺得這樣不好。而是家裡的成人不耐受她這樣的情緒,或者說孩子的不耐煩,敏感,不高興是家長不允許的。因為家長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情緒,如何與這些情緒相處。

很多家長們都認為,孩子應該高高興興的,開開心心的,這樣才是正常的孩子。當孩子不高興的時候,不開心的時候,家長要用打來讓孩子開心。你想讓孩子開心,你要用打的方式來讓孩子開心。

其實孩子有這些情緒是很正常的,特別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隨著他們心理和生理的發育,他們經歷著一個前所未有的波動期,他們內在有很多情緒,有很多矛盾和衝突。但是家長們不知道如何引導孩子,或者當孩子想跟家長溝通時,家長不能耐心的跟孩子溝通,想想有多少家長在孩子問您一些問題的時候,您會跟孩子說學習好就行了,其他都不用管。慢慢的孩子就不跟您溝通,也不向您訴說她的煩惱了。但是青春期時他們內在的這些波動,他們又無法排解,也沒有人可以幫助他們排解。所以他們經常會心煩憂鬱。但是如果家長連孩子心煩憂鬱的權利都不給,那這個孩子真是要無所適從了。

那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怎麼做呢?允許孩子是有情緒的,當情緒被允許時,就會流走。特別注意的是不能用打的方式來讓孩子開心,打會讓你們的親子關係破裂,那孩子更不會跟您好好講話,會積累更多的情緒。

其實青春期的孩子是特別需要家長的引導的,但是前提是你們要有一個好的親子關係,並且您能夠接納她,接納她的情緒。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觀點不同的人,以及你們的每一個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