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刎前的项羽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宁死都不肯过江东?

日落西山,江水滔滔。身披盔甲,雄风依旧的西楚霸王站在江边遥望江水。

狂烈风中,他在想什么?他想起了,那一日,虞姬和着家乡那如歌如泣的歌谣缓缓地舞着,眼中满是惆怅。突然,一道寒光掠过,虞姬卧地,鲜红的血顺着那寒铁划过美人雪白的脖颈...... 善良的虞姬死了,她是怕突围时成为霸王的累赘,而做出了自己的“生死选择”。她临死时的眼神是那样的明澈,她要求霸王突出重围,渡过乌江,保全自己和众将兵。她,合着双眸,嘴角浅浅的笑还未隐去,她的香魂如歌般散去,却又如歌般余音绕梁。

自刎前的项羽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宁死都不肯过江东?

“不!”项羽抱着他心爱的虞姬,眼中流淌着从未有过的悲愁......

“大王,渡江过去吧,来日再与刘邦那小人决一死斗!”将士那坚定的声音令项羽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卷土重来?项羽摇了摇头,他想起了鸿门宴,悔当初不听亚父范增之言啊,那日亚父命项庄宴会舞剑,我却任由项伯拔剑起舞,以身掩护刘邦,白白浪费了几次杀他的机会,是我轻敌,没有把刘邦当成对手,是我的高傲自负害了我呀;更悔当初我听信小人反间计,疑心亚父,是我亲手将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亚父寒了心,并间接害死了亚父啊,我怎么就如此有勇无谋、不识人心呢?是刘邦那小人害我到了如今这种地步!项羽的心头一阵愤恨,握住剑正要冲出去。突然一阵阵肝肠寸断的歌声隐隐传来,心头一震,那是家乡的楚歌,在这残阳之下愈发悲伤苍凉。项羽的胸口像是受了重重一击,家乡父老那饱含感激、期盼的目光在脑中一闪而过!“他们指望着我能够推翻暴秦,给天下的老百姓一片安宁,可我呢?我辜负了他们,无颜面对父老乡亲啊!”

自刎前的项羽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宁死都不肯过江东?

这一刻,项羽才真正体会到:“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然亡国不可复存,死者不可复生,故为将发令者当谨记先人教诲,万万不可做亡国殃国之罪人!”这句话的含义。“是我的高傲自负、我的有勇无谋、我的胸襟狭窄让跟着我出生入死的几十万战士的性命白白牺牲了啊......”项羽仰头望着苍天,心里一阵悲凉.....猛然他脑中一阵清醒:“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应求无愧于心,如今我愧对江东父老,当以死谢罪,你刘邦是君主,而我项羽,留给后人的将是英雄!”项羽终于做出了心灵的选择。他知道,后世一定会有一笔浓彩重墨于此。

他,手执那已血祭的寒剑,如雕塑般屹立良久。一个闪电划破长空 没有听到雷声,世界好像已沉寂。他,举起剑,放在了脖子上.... 又一闪,是那剑光,和着那并不耀眼的闪电。于是,雷的轰鸣中英雄应声而倒。于是,大雨倾盆......血,沿着刀口流淌出来,在雨水的冲刷下融进了泥土,汇入了乌江......就这样,一代豪杰用他的生命告慰了随他踏过乌江的父老乡亲,用同样鲜红的血保护了楚国的将士,以及千万追随他的黎民百姓......

自刎前的项羽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宁死都不肯过江东?

她为他而选择放弃了生命,而他又是为了谁?为他自己?为战士?抑或是为了她?乌江为了谁而悲鸣,这重要吗?他和她将永留汗青,不需要记载功过的碑,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滴滴,自有后人评说。

刘邦赢了,在那个楚歌四起的夜晚,当楚地的乡愁悠悠地飘向楚营时,项羽与将士们的意志一点一点地消磨、瓦解,那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成功地摧毁了项羽的意志,使他永远无法翻身。

自刎前的项羽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宁死都不肯过江东?

项羽的一生大喜大悲,他是个著名的军事家,他是败在了政治上、性格上。他作战勇猛,历史上无人能与他相比,他创下了三个世界第一,无人超越。

一、项羽身高八尺,力拨山河气盖世,能够将很重的鼎举起来,这样的记录在世界上只有项羽一个人能做到,或许有人会说,能够举鼎的不是还有一个战国时期的秦武王嬴荡吗?秦武王能举起鼎没错,但最后却是被鼎砸死了。

自刎前的项羽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宁死都不肯过江东?

二、战争上两个世界第一

其一巨鹿之战,项羽仅率领两万大军打败了秦国名将章邯和王离率领的四十万大军,巨鹿之战是史上最著名的首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其二彭城之战,汉二年,刘邦趁项羽在攻打齐国的时候,亲自率领五路诸侯,大军共五十六万,向东攻打楚国的彭城,项羽知道后让其余人继续攻打齐国,他仅带领三万精兵去营救彭城,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从西打到东,杀死汉兵十余万。

自刎前的项羽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宁死都不肯过江东?

可惜昔日的霸王已经回不来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代英雄如此悲壮落幕,着实令人唏嘘不已,如果他肯过乌江的话,也许历史将会改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