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19年“諸暨愚公”在今年夏天迎來大豐收

堅守19年“諸暨愚公”在今年夏天迎來大豐收

諸暨市浬浦鎮梅西村有一片青龍山果業園,這個夏天,果園主人吳國棋終於迎來豐收的喜悅。他種的梨和李子賣出了好價錢,梨的價格是11元一斤,個頭大的一個能賣30元,李子價格為60元一斤,一個李子值20元。昨天,吳國棋感慨地說,在這片果園裡蹲了19年,這回總算修成了“正果”。記者在深入採訪後發現,面前這位40多歲農民的經歷如同一個傳奇。

2000年,在諸暨城裡從事五金生意的吳國棋放棄賺錢的生意回到村裡,承包了200多畝荒山,並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引進一款叫“綠寶石”的梨。吳國棋說,當年他嘗過這種梨的味道,很甜,而且特別鬆脆,入口即化。

隨後幾年,吳國棋滿懷信心,日夜勞作,但等到2004年梨樹掛果快成熟時才發現,樹上90%的果子都開裂了,幾乎顆粒無收。他去問專家,專家說,這個品種的梨樹種植要求氣候乾旱,不適合華東地區,只適合在河套地區種植。這讓吳國棋始料不及,之後他多次請教專家,專家也表示沒辦法。

2004年,吳國棋又種植了200株新品李子樹,譯名“佛來素”,是從國外引進的,口感香甜,水分足。沒想到的是,滿樹的果子到了快成熟時竟然全部掉落,這又給吳國棋沉重一擊。

吳國棋回憶說,他永遠記得這樣一件事:有位客戶品嚐過李子的味道後,讓他採摘20箱,結果他找遍果園只找到了12個李子。在之後的幾年中,李子樹雖然每年掛滿果實,但就是沒有收成。

家人和鄰居勸吳國棋放棄,但他卻說:“我就不信邪,我就是整天泡在果園裡,也要找出失敗的原因。”

於是,吳國棋整天泡在果園裡,這一泡就泡了10多年。在不斷摸索觀察做實驗後,吳國棋終於發現了一些“端倪”。他發現梨樹新枝上結出的果不開裂,老枝條上結的果會開裂。這一發現讓吳國棋驚喜不已,想要果實不開裂,必須要保證枝條在“壯年”。

後來,吳國棋又發現,疏果的環節也很重要。經過不斷試驗,現在梨的裂果率控制在30%以內。採訪時,好客的吳國棋隨意摘了一個梨,邀請大家品嚐。他稱了一下,這個梨重約3斤。“甜,水分很足。”嘗過後,眾人紛紛稱讚。吳國棋稱,此梨品質已超過了北方,因為南方雨水充足。

“綠寶石”的難題攻克了,讓吳國棋信心大增。經過觀察他發現,李子在快成熟時腐爛掉落,是因為雨水多導致病菌侵襲。後來,他反覆試驗,終於找到了病因——土壤裡缺乏一種微量元素,他對土地進行改良後,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

堅守了19年,吳國棋的果園終於在去年有了部分產出,今年迎來豐收。他說,果園裡一棵李子樹結的果就能賣4000元左右。

(原標題《19年的堅守換來今年的豐收》,原作者張學敏 陳軍。編輯王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