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自己玩?不要一昧教導人際關係,這樣做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作為過來人自然懂得社交對於人的發展有多麼重要,所以這也引發了一些家長髮現自己孩子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特別焦慮。

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只在15%是依靠專業技術,而80%卻要靠人際交往。

我從公園路過的時候,看見一位媽媽一直推搡著孩子,我走近才聽清楚媽媽對孩子說:“你怎麼不和別的小朋友玩呢?去啊,去試試和他們一起湯鞦韆”。

但是這個小孩子卻是十分不情願,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孩子的媽媽嘆氣道:“你不和別人的孩子玩,怎麼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呢?長大後該怎麼辦呢?”

家長們都很擔心孩子形不成自己的人脈關係,社交作為軟實力被家長們重視,自然是個好事,但是如果家長不注重孩子的發展規律,一昧去教導人際關係,也很可能出現拔苗助長的情況。

孩子喜歡自己玩?不要一昧教導人際關係,這樣做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一、孩子建立同伴關係的階段

同伴關係是孩子跟其他孩子進行的互相協助關係,這種友誼關係對孩子心理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幫助孩子獲得健康的人格。

並且對孩子的社交技能提升有幫助,之前有這樣一個實驗,一組讓孩子跟自己認識的孩子看動畫片,另一種是孩子和陌生的人一起看動畫片,結果發現孩子在和自己認識的孩子看動畫片會更歡樂。

那麼孩子建立這一關係的階段發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年齡選擇就按大眾送孩子上幼兒園的3歲為界限,可以把孩子的同伴關係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一歲前孩子的無意識階段,這一階段孩子並沒有自己獨立的意識,孩子會以自我為中心,並不會在意周圍的人情感,孩子不論是對待父母還是對待自己的身體都會認為這只是玩具,家長會發現孩子喜歡啃玩具、吃手等現象。

2,一歲到孩子歲半左右,孩子可以進行簡單的社交:這一時期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對於周圍的人也要表現出興趣,但是這一階段讓孩子結交朋友還是為之過早,孩子更多的是以自己為中心。

3,1歲半後到3歲之間補性交往階段:孩子慢慢地會和熟悉的同齡人在一起玩,有了比較複雜的社會化

孩子喜歡自己玩?不要一昧教導人際關係,這樣做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二,兩歲前孩子喜歡自己玩耍是正常的現象

在瞭解孩子同伴關係的發展階段後,很多家長髮現兩歲前喜歡自己和自己玩,✍家長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不要著急。

這些其實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常的現象,在這些是無可厚非,但是孩子過了兩歲之後,還不和別的小朋友玩,這會讓很多家長焦急起來。

多多是我表姐家的孩子,我在她家做客的時候,發現他喜歡自己玩遊戲,進入了“單獨遊戲”階段。有時候發現別的小朋友玩自己也是無動於衷,這是典型的“旁觀者遊戲”行為,但是這樣做也會讓孩子更加敏銳的觀察到別人的行為

例如多多就是如此,他看到別的孩子玩推沙灘,能退出很多漂亮的形狀,多多通過自己的觀察模仿自己也能夠掌握該如何做出漂亮的圖案。

孩子喜歡自己玩?不要一昧教導人際關係,這樣做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除此之外,孩子會有一些其他的表現也是正常的

1,和自己的玩具說話

在孩子眼中這些布娃娃是有生命的,他們是孩子的玩伴,孩子會通過自己的想象與布娃娃交流,這是孩子童年時期的正常現象,家長不需要對其阻止。

也就是說,孩子正處在自我和交流的矛盾階段,並不會心悅誠服的和別的孩子一起玩遊戲,自然也不會有真正意義上合作遊戲。

2,喜歡和大孩子玩

其實家長們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不也是喜歡追著隔壁的大哥哥大姐姐去玩耍嗎?並且對這種稍微比自己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正是如此,家長可以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不用可以阻止孩子這樣的行為。

孩子喜歡自己玩?不要一昧教導人際關係,這樣做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三,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家長想要幫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可以在孩子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開始,這時候孩子就進入到了一個小小的社會,對於提升孩子交際能力也是個非常好的契機,那怎麼樣才能提升孩子的交際能力呢?

1、為孩子創造適合社交的環境

這裡並不是指讓孩子多認識些優秀的孩子,並不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孩子在這個階段一般都是比較單純善良的,並且家長也不要讓孩子那麼功利的結交朋友。

這裡是誰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環境能夠玩耍,這可以是遊樂場、或是小孩子聚集的沙灘,也可以邀請別的孩子來家裡做客,為孩子交朋友創造機會。

2,孩子對社交的不良情緒,家長要注意引導

有一部分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和別人相處,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內心,也不知道該如何尊重別人的感受,這些情況在孩子比較自卑或是比較霸道的時候經常會出現。

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出現這種不良的情緒,要積極引導,向可以暫停一下孩子的社交活動,對孩子有些耐心,讓孩子慢慢做出改變,切忌心急,這樣才能讓孩子正確地融入群體。

孩子喜歡自己玩?不要一昧教導人際關係,這樣做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3,讓孩子懂禮貌

禮貌對於交際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良好的禮貌對於交際來說會讓人感到如沐春風的感覺,那怎麼讓孩子有禮貌呢?

有好吃的食物,先請父母、長輩吃。吃飯時不搶食、不挑食、咀嚼時不要出聲;大人問話時,要認真聽,並有禮貌地回答;

家中來客時,要熱情接待,有禮貌地稱呼。家長同客人談話時,不打擾不插copy嘴;不隨便向客人要東西,別人給的東西必須得到家長同意才能收下,並要致謝;

求人家幫助時,zhidao要用商量的口吻說“請”,事後,要向人家道謝等等,孩子能夠做到待人有禮貌是需要長期培養的,這也是孩子教養的很好體現,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禮貌的過程一定要有耐心,禮貌的培養貴在堅持。

孩子喜歡自己玩?不要一昧教導人際關係,這樣做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4,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孩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