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三)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對於養育孩子這件事,每個母親都有自己的技巧,我們要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什麼人,我一直都在摸索,這是第三篇,是孩子2-3歲之間發生的事,我通過觀察孩子語言和行為後寫下,每個做母親的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願我的分享能讓你的路更清晰。

一、做孩子的朋友

晚上躺在床上講完maisy's bedtime,寶寶還不願意安靜,我一直嘗試轉移注意讓他安靜下來,悄悄說:“寶寶我們來講悄悄話吧”,就用很小很小的聲音講了一會白天發生的事。問他:“早上你是不是送媽媽上班騎自行車了?看到蝸牛了嗎?晚上你再接媽媽回家好嗎?今天又下雨了,可是媽媽很幸運帶了雨傘......”他慢慢放鬆,我又問:“寶寶,剛剛隔壁在鑽孔,聲音很大,你害怕嗎?” 他說害怕,我說我也有一點害怕,但是現在不害怕了。我又問他,”寶寶長大後會保護媽媽嗎?”他突然霸道總裁般一把緊緊的摟住我的脖子。呵呵。這是他對我的回應。我再次確認的問:“寶寶長大了會保護媽媽嗎?” 霸道總裁再次把我摟得緊緊的,小聲說:“我們是好朋友。”

我們要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三)

圖片源於網絡

二、堅決維護孩子的專注

我錄了很多兒子小時候的視頻,回看發現自己犯了些錯誤,那就是:我們常常打斷了孩子的專注。

他專心吃手的時候,看一個小物件發呆的時候,專心的探索一個小孔的時候,很耐心的玩玩具的時候...大人的一聲叫喚,就讓孩子停止了專注。我看了一些育兒書,特別是看完孫瑞雪老師的《捕捉兒童敏感期》和《愛和自由》收穫很大。通過自己觀察和思考之後,我跟家人達成一致,儘量不打攪正在專心做一件事的孩子。即便他在認真的在“做壞事”。只要是不危險的事情,都可以被允許。一個孩子能自得其樂是非常難得的,獨處的時候有事做,這是一個健康的狀態。

我們要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三)

圖片源於網絡

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兒子專心玩積木的時候,安靜的翻書的時候,安靜玩水,仔細品味一塊餅乾的時候,大口喝酸奶的時候,我和家人一個眼神就傳達儘量不打擾到他的意思,只有他需要我們了,我們才會響應需求。

三、讓孩子適當瞭解生活真相

我發現,孩子內心自由暢快的時候,孩子對我更貼心,似乎更能與我共情。我每天下班回家,我媽經常帶著我兒子去接我,我下車後都被要求抱抱,我幾乎是毫不拒絕,立刻抱起來。以前我不理解孩子,認為他是“偷懶”,不願意走路。當你理解孩子以後,發現孩子其實會走路的,他只是想暫時擱置這個能力,現在要抱是出於情感需要。

我們要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三)

圖片源於網絡

孩子只要叫我,我都會及時響應。讓我過去陪他玩玩具,如果不忙,我會立馬出現在他旁邊,除非他故意任性。當我感覺孩子真正需要我,我都儘可能收起自己的懶惰和藉口。有時,我累了,我會真實告訴他,媽媽今天工作有點累,手很酸,孩子像能體會我的情緒似的,暫時不讓我抱。甚至會一直叫喚我,想讓我開心起來。

有人會認為,孩子這麼小,你最好是把負面的都隱藏起來吧,把最好的情緒給他。我跟我先生都在往這個方面努力,可是人不是機器,大人也會疲憊,人的情緒不可能總是完全被自己控制。我極力維護,避免吵架的時候被孩子看到,但這面心牆並不是密不透風,也無法阻擋嚴實。原生家庭絕對會影響一個孩子,但孩子也必須學會面對這些讓人痛苦的場面。只是要及時告訴他:衝突、矛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不是小心翼翼,而是袒露真實後,解決矛盾後,我們仍然是相愛的一家人。

我們要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三)

圖片源於網絡

四、對孩子少說廢話

看了兒子小時候的視頻,我發現,成人的廢話可真多啊!在外面帶孩子玩,有些家長的嘴就沒休息過,一直在交代和提醒:“不要上去,不要碰到手了,很危險,不要亂摸,很髒,別放嘴裡,不要玩水,不要碰那個,不要坐地上,不要脫鞋,不要打架,別跑太快,你慢點,快回來,不要這樣!”

其實角色互換,大人換成孩子的角度,如果有個人一直提醒你:水不要濺在地上,毛巾你要這樣擺放,把東西整理好,不要抽菸,不要喝酒,不要罵人,少吃點,不要浪費糧食,不要玩遊戲,不要把尿拉在墊圈上,要勤洗手,不要吃太辣!”

角色互換後就能體會被人約束不是什麼好滋味了吧。

對孩子少說沒有意義的話,少用沒有必要的修辭,少說沒有作用的語氣詞,精簡的去解釋。非常重要。

我們要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三)

圖片源於網絡

我兒子常問我們:“這是什麼?”,我們只用說一個詞,比如長方形,圓形,船,蛋糕,拖拉機,麵粉......在他沒有繼續問我這個東西是幹什麼的之前,我不會給他繼續解釋:麵粉就是做包子的原材料,可以做蛋糕,做麵包......我認為這都是廢話。

走在大街上,有一段路立了很多小動物作為消防標識,每次兒子經過,都要一個個問:“這是什麼?這是什麼?”我們就簡單解釋這是牛,羊,猴子,馬,豬,老虎,斑馬......他現在還沒有發展到通過一個特徵去判斷一個動物的階段,所以繪畫手法不同,常常會讓孩子認不出來。

我們要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三)

猜猜看,誰藏起來了

孩子對相似的東西,會迷茫,比如繪本《誰藏起來了》裡的老虎和斑馬,身體的紋路十分相似。誰頭上長著犄角這頁,兒子他不理解“犄角”,他會理解成誰長了“腳”,就告訴我長了腳的動物有哪些。我慢慢發現在這種事情上,糾正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在孩子迷茫的時候,他說什麼就是什麼,以後他認知更清晰的時候,自然就會了。大人不必把這缸水攪渾。

麗麗心聲

億萬個人裡,只有一個愛因斯坦,我們要做好孩子很平凡的準備。適時“引導”孩子,適時給孩子“創造”認識世界的機會,去匹配“晨霧縹緲”“夜半鐘聲”的感覺,一起分享喜怒哀樂,這或許就是一個普通的家庭能給孩子的愛和自由。我不崇尚打罵教育,但孩子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必須要培養健康的人格,培養規則意識,培養自我和創造力。這些需要成人的陪伴,然而更多的是靠他們自己構建自己。

我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所以我常常跟孩子去觀察除了高樓大廈的東西。

一個孩子的內心狀態是否飽滿是可以看出來的,當他善於仰視天空,觀察地上的螞蟻,牆上的蝸牛,雨後的彩虹,欣賞和好奇一切,而不是摧毀玩弄一切的時候,孩子就是我所期待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