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數據、建立連接,物聯網在疫情防治中大有可為

世界正面臨一場百年一遇的危機,其規模僅次於1918年至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人們在生活方式上面臨限制,甚至與親人失去聯繫,生計受到威脅。與此同時,世界各國政府都在與這場巨大的挑戰作鬥爭,試圖預測這場危機的規模並做各種計劃,希望挽救更多生命。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使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們如何利用技術克服隔離帶來的不便,以及如何減少悲劇的發生和拯救更多生命。從遠程工作協同程序,到在家上網購物訂單,再到機器人治療危重病人和機器清掃街道,全世界的人們都在以各種方式迅速適應這種變化,無論大小。

物聯網有望將我們日常生活、工作、醫療和城市中使用的各種設備連接起來,帶來巨大好處和便利。物聯網在減輕全球流行病影響方面能帶來哪些具體的好處? 如果這種情況再次發生的話,需要採取哪些創新措施才能確保世界做好準備呢?

挖掘數據、建立連接,物聯網在疫情防治中大有可為

流行疫情的痛點

首先,在疫情期間需要限制人們相互接觸,但研究疫情的痛點又是非常必要的,物聯網和新興技術或許能解決這些問題,包括:

1. 缺乏有關感染人數、病毒傳播速度以及病毒在環境中的傳播方式的實時數據,這些數據對於計劃響應和資源分配至關重要;

2. 無法遠程監控和服務關鍵性的機器設備,特別是基礎設施;

3. 休閒、酒店和零售企業關閉,其他行業必須確保員工能夠遠程工作,這對經濟造成了影響;

4. 醫療系統負擔過重,需要遠程監控病人以平衡護理和床位的可用性;

5. 病毒通過身體接觸和在公共場所傳播;

……

連接響應,物聯網世界如何解決這些挑戰?

1. 物聯網設備可以幫助發現病毒的潛在症狀。通過收集微觀和宏觀層面的數據,政府可以在異常趨勢大範圍擴散之前識別,並生成更準確的模型。從檢測高溫病人數量的智能攝像機,到智能戒指識別病毒症狀,都可以做到這一點。多虧了雲計算,世界各地的遠程設備數據可以被快速整合管理並提供分析結果,然後各地的科學家都可以訪問,從而研究並發展出更快地抗擊疫情的知識。

2. 許多關鍵基礎設施相互不可連接,或者很少能夠提供遠程診斷和狀態更新功能,更不用說遠程修復能力了。在疫情期間,當相互接觸被限制,勞動力被消耗殆盡時,將現場工程師的需求降至最低是至關重要的。完備的物聯網設備可以減少現場訪問次數,提高遠程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和運行時間,保護員工不進入高風險現場。

3. 新冠病毒迫使企業以驚人的速度進行創新。零售商和其他依賴顧客親自進店的業務,現在不得不重新思考他們的商業模式。物聯網有幾種方式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例如,智能儲物櫃和智能挑選、包裝和配送,可以減輕電子商務的運營負擔,這些業務努力應對日益增長的需求,並創造“零接觸”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更安全地管理。對於食品和飲料公司而言,智能自動售貨機可以放置在允許營業的街角商店、雜貨店和加油站等地。使用物聯網將設備連接起來,可以實現更廣的商業智能收集、性能實時監控、並能將營銷廣告推廣到終端設備上。

4. 在疫情期間,衛生保健服務顯然承擔了大部分負擔,但有限的資源超出了能力範圍。物聯網可以在很多方面提供幫助。例如,遠程病人監控可以讓醫生在家中對病人進行監控。交互式遠程健康平臺讓慢性病患者在舒適的家中就可以被監控,還能騰出床位,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同時也確保一旦病人病情惡化,他們可以很快被發現並送往醫院。

5. 減少接觸對減少病毒傳播至關重要。從移動訂購和非接觸式支付,到無需人類手持溫度槍測溫的紅外溫度掃描系統……這些都可以形成適當的社交距離,並使操作更安全,降低成本。

更大的圖景

從人類、醫療設備和廣泛的世界收集全球範圍內的數據對於遏制這次疫情和未來流行疾病的潛在破壞影響至關重要。

當疫情發生時,收集的數據越多,人們就越能更好地模擬結果。在病毒爆發期間,使用聯網設備的人向研究人員提供的數據,同時各國政府需要研究如何利用現有數據源在未來創建集中式監控儀,為決策提供信息。

還在管理著不互聯設備的政府和企業,這裡要敲一下警鐘,在現代世界, 通過遠程連接設備聯合分析產生的數據,並以安全有意義的方式進行研究,才能保護社會中最脆弱的部分。通過這樣做,各國政府將能夠更好地控制這一危機和未來的危機,減輕一線醫療工作者的負擔。與此同時,企業將能夠更好地適應保護員工和公眾,甚至為市場帶來新的機會,幫助經濟復甦。數據是我們戰勝和適應疫情和流行疾病的最強大工具之一,讓我們好好使用它們。


聲明:本文源自iotbusinessnews.com,版權歸原作者或原出處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SENSORO立場。如有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我們;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