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民政職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為科技成果轉化注入催化劑

長沙民政職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為科技成果轉化注入催化劑

科技是創新創業的重要基礎,創新創業活動又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依託科學技術開展創新創業立項,通過創新創業活動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通過創業促進就業,取得了一定成效。4月30日,該校又重點召開了創新創業項目科技成果轉化推進會,提出今後進一步依託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舉措、新方法,讓創新創業活動為科技成果轉化注入催化劑。

為保就業促創業,疫情防控期間,長沙民政職院積極備賽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做到“早動員 、早發動、早調研”,組織創新創業訓練營、備賽指導服務、過程跟蹤等活動,積極備賽創新創業大賽。如該校被媒體爭相報道的“監廁靈智慧物聯廁所管理系統”“‘電梯小姐姐’AI電梯智控系統”等一批科技類創新創業項目就是疫情防控期間師生團隊研發出來的新項目。這些團隊能夠很好地找準了市場痛點,並結合所學專業知識,開發出能很好地解決實際問題的產品和方案,其創新性強、市場前景廣闊。近三年來,該校在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賽、“挑戰杯-彩虹人生”創新創業賽、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賽(黃炎培職業規劃創新創業賽)等省賽、國賽中共獲獎項65個。其中,獲得國賽4金5銀11銅、省賽17金11銀17銅。在這些國賽獲獎項目中,科技類項目佔75%;在省賽獲獎項目中,科技類項目佔67%。這些項目正是因為它的科技水平的高含量,才彰顯了項目的競爭優勢。

長沙民政職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為科技成果轉化注入催化劑

近三年來,經過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及創新創業項目團隊的申請,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共入駐孵化項目80餘個,其中有33%的項目為科技類項目。經過三年的孵化運營,孵化基地有13個項目獲得了專利和軟件著作權、還有10多個項目正在申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70個項目註冊了營業執照、40個創新創業項目順利出殼並進入社會運營且經營狀況良好,並帶動近千名畢業生實習就業。這些創新創業項目讓養在深閨中的科技成果成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成為市場上受人親睞的服務品牌,更好地促進就業。

近日來,長沙民政職院經過深入研究探討,重點召開了創新創業項目科技成果轉化推進會,進一步明晰了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實踐指導與競賽指導隊伍建設、參賽項目優化及其激勵扶持政策、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工作思路,並提出了一些新措施與辦法:一是要建立有助於推動創新創業項目的應用研究、成果轉化的長效機制,更好地促就業、穩就業;二是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突破自身束縛,注重科技項目的培育孵化及行業專家的指導。要以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抓手,“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賽孵聯動”,吸引更多科研能力突出、創新水平較高、行業引領的專兼職教師加入到實踐指導和競賽指導隊伍中來,真正形成師生共創的創新創業工作新格局,實現科創融合育人才、創新創業促就業的互融互通大好局面;三是結合“雙高校”建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深入挖掘企業科技資源,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科創融合,進一步健全協同創新機制;四是要完善創新創業項目扶持機制、科研成果轉化激勵制度,全力推動創新創業項目的應用研究,把已有的科技成果進行轉化、推廣及其市場化運營,併發揮示範輻射引領作用,全面推動創業助力就業。

通訊員趙絢麗 瀟湘晨報記者李柯夫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