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针式管理 解开防控难题的“钥匙”|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

经过一段时间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境内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目前境外疫情仍在蔓延,当前我们仍必须牢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即日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与东方网联合推出系列文章《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聚焦党的领导、精神力量、精准防控、社区防疫、国民经济、心理疏导、党员干部、法治保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

硬核文章,一起关注。

今天,小红和大家分享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汪仲启副教授的文章

绣花针式管理 解开防控难题的“钥匙”

绣花针式管理 解开防控难题的“钥匙”|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早在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精准施治”“精准施策”“精准管控”,“精准”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精准防控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

2020年1月17日,九省通衢武汉封城前一周,在武汉工作的王某打算完成年前的最后一次公务出差后回到长春老家欢度春节。一路上,他辗转乘坐高铁、飞机、普通列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途经郑州、呼和浩特、沈阳、长春等地。1月29日,王某在长春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一路上,可追踪到的被王某直接感染的新冠肺炎患者达到11人,其中出租车司机万某在确诊前共密切接触一百多人……

这是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报道的一例新冠肺炎疫情人际传播的典型案例。它充分说明新冠肺炎疫情令人恐怖的传播速度与范围,以及对之进行有效防控的巨大困难。

高流动性、高密集度、高关联性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这一社会形态一方面创造着非凡的人际关联和经济生产力,但另一方面也为流行病的传播提供了绝佳的社会温床。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无法精准识别并有效管控传染源,那么每一个感染者都有可能成为新的移动“病原体”,从而造成疫情在巨大的空间范围内指数级的快速传播。

这也是包括英国、德国等世界上公共卫生体系最为发达的国家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社区传播时都显得束手无策,甚至寄希望于获得集体免疫力这样的“佛系”抗疫战略的根本原因。一位德国专家曾表示,对于传染链的密切追踪,只有在感染人数很少的时候才会有效。而一旦病毒传播超过了一定的临界值,再对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全覆盖式的追踪,将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这一公共卫生管理的“铁律”,在中国似乎失效了。在疫情已经造成大范围社区传播的武汉市,我们通过“地毯式”的入户拉网排查,要求“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确保没有居家的确诊和疑似病人。在疫情相对较轻的其他地区,我们则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实现了对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的详尽追踪和隔离、收治。在人际网络密集复杂、人员快速流动的社会,如何使得对所有潜在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做到滴水不漏呢?

精细化管理的多样应用场景

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病毒传播和人员流动的基本规律,设计严丝合缝的防控流程,并利用恰当的技术手段加以精细化的管理。疫情防控千头万绪,但核心环节在于有效甄别、详尽追踪、严密隔离和全面收治。其中,除全面收治主要依靠医疗系统以外,其余三个环节都涉及到精细化管理手段的应用。

首先是有效甄别。在一个人口规模极大且人员快速流动的社会,准确识别出潜在的感染者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是,上海“一网通办”打造的“随申码”,实现了对流动人群的有效甄别和分类管理。依托遍及各类公共交通工具和重要商务楼宇的测温点,上海织就了一张布满磁铁的密网,能够不知疲倦地对大海中的那根“针”进行吸附和甄别。

上海市大数据资源平台依托其汇聚的国家及本市公共管理机构数据,经过数据建模、分析评估等技术手段,“一网通办”可测算出市民的“风险状态”,并用红、黄、绿三色“随申码”进行标识,成为市民在出入居住地和办公场所时的一张特殊的“通行证”。“随申码”的三色动态管理让个人健康信息汇总为居民防疫大数据,能有效分析每一位在沪及来沪居民的“千人千面”,并按其情况定制化防疫管理举措。

“随申码”建立了人群健康身份的精准识别机制,并促成健康身份信息在社区、机构、单位和公司之间的互认互通,解决了人员出行与隔离的矛盾,让该出门的人出门,该隔离的人隔离。在人流如织的上海门户——铁路上海站,通过管理流程化、扁平化、闭环化,严格落实“逢车必检、逐人筛查”,守住入沪的“第一道关”。上海站引导旅客登录“来沪人员健康云APP”填写信息,帮助老年人等旅客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