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增多的原因分析

有相當一部分中醫粉,甚至有中醫師認為,今天的病人,尤其是重大疾病比過去增多了,而且重大疾病出現了年輕化趨勢。

他們認為,以前的疾病跟營養不良疾病有關;現在的疾病跟營養過剩有關。他們解釋疾病原因,將環境汙染排在第一,食物安全排在第二,心理壓力排在第三。

疾人從數量和種類上增多,這是客觀現象,但病因與環境、食物安全和心理壓力掛鉤,而且還排在前三位,顯然缺乏數據支持。即使有個別博士專家,甚至院士為此發聲,也有過分誇大、混淆視聽之嫌。

我反對這種缺乏權威數據支持的倉促結論!我認為,病人增多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一、科學認知水平的提高,新認定、新發現了很多疾病

隨著科學認知水平的提高,對於疾病病因的認知也大幅度提高。一些過去已經存在,但未確認為傳染病的疾病,如T細胞淋巴瘤白血病、毛細胞白血病等;或者可能早已存在,但未被認識,近期才被發現和鑑定的疾病,如軍團病、萊姆病、丙型及戊型肝炎等;還有那種可能過去並不存在,確實是新出現的傳染病,如艾滋病等。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範圍新發現了數十種傳染病。

比如1975年發現由細小病毒B19引起的“5號病”;1976年發現由隱孢子蟲引起的隱孢子蟲病;1977年發現由埃波拉病毒引起的埃波拉出血熱、由嗜肺軍團菌引起的軍團病、由漢坦病毒引起的腎綜合徵出血熱、由空腸彎曲桿菌引起的空腸彎曲菌腸炎和由丁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丁型肝炎;

疾病增多的原因分析

丁型肝炎病毒

1980年發現由人嗜T淋巴細胞病毒1型引起的T細胞淋巴瘤白血病;1981年發現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綜合徵;1982年發現由大腸桿菌O157:H7引起的出血性結腸炎以及幽門螺桿菌,還有由伯氏疏螺旋體引起的萊姆病、由人嗜T淋巴細胞病毒2型引起的毛細胞白血病;1983年發現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1986年發現由環孢子球蟲引起的環形孢子蟲病;

疾病增多的原因分析

隱孢子蟲

1988年發現由人皰疹病毒6型引起的突發性玫瑰疹;1989年發現由查菲氏歐利希氏體引起的人歐利希氏體病、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丙型肝炎;1990年發現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戊型肝炎;1992年發現由巴爾道氏體引起的“貓抓病”、由0139群霍亂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亂;1993年發現由漢坦病毒分離株引起的漢坦病毒肺綜合徵;1995年發現由庚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庚型肝炎;以及前幾年發現的禽流感和薩斯(SARS)等。

疾病增多的原因分析

薩斯病毒

另外,最早在英國發現的瘋牛病(牛海綿狀腦病)引起舉世震驚,它與人類Creutzfeldt-Jakob病的關係密切,一種新的傳染性致病因子---朊毒體被揭示,它的發現使人類對於病原體的認識又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二、現代醫學科學儀器的精密程度提高,也是疾病增多的重要因素

荷蘭人列文虎克,第一個發明放大鏡並用放大透鏡看到細菌和原生動物的人。隨著放大鏡的研製成功,細菌和病原微生物等諸多原來不被認知的疾病源被發現,新的疾病隨之被新認定和發現。

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的放大倍數達到數百萬倍,觀察的深度和廣度更被擴大。CT、核磁共振等其他科學儀器的出現,又幫助人們發現更多疾病。

三、環境變化、微生物進化迭代等因素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凍土帶的解凍有可能將封存了幾百萬年的古老細菌或者病毒釋放出來,新的疾病還會不斷出現;隨著細菌微生物進化迭代的快速演變,一些新出現的變異會產生新的超級病毒或者致病微生物。這些都是新疾病增多的重要因素。

結束語:

把病人增加的原因直接歸結為環境汙染、食物安全和心理壓力,既沒有數據支撐,又沒有臨床支持,有失公允,不是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