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斬件》1.7 賢賢易色|他彌補儒學缺陷卻被孔子批評仁禮不足

《論語斬件》1.7 賢賢易色|他彌補儒學缺陷卻被孔子批評仁禮不足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夏姓卜,名商,子夏是表字,春秋末年晉國溫地人,孔門十哲之一。

子夏才氣過人,尤精詩書,乃是孔門“文學”科的翹楚。孔子把門下弟子按“德行”“政事”“言語”“文學”四項能力進行分類,選拔出十名翹楚弟子作為代表,這就是史上有名的孔門“四科十哲”。

孔子對子夏的寄望甚厚,曾切切告誡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意思是說,你要把才能用在濟世救民方面,不可浪費在追逐個人私利上。

孔子這個告誡語重心長,有著兩方面的背景原因:

其一,子夏才高而家貧,孔子擔憂他日後會刻意追求貨財,而偏離了儒學的仁道,故而告誡之。子夏深領孔子的教誨,後來縱使名滿天下,甚至貴為一國之師,生活卻過得非常清貧。

其二,子夏對於儒學“克己復禮(靠個人自覺來遵行禮制)”的理念並不以為然,反而注重更具實效的政策律令,因而被孔子批評“仁”與“禮”有所欠缺。事實上,子夏的這種思想,恰恰彌補了儒學過於柔弱的缺陷,後來讓他的思想被弟子發揚光大,形成與儒學分庭抗禮的法家學派。到了西漢時期,儒學融合法家思想,形成了以法為骨、儒為肉的新模式,方始真正興盛起來。


子夏中年時,獲孔子保薦,出任魯國莒父的邑宰。

後來孔子去世,孔門群龍無首,子夏聯同子游、子張等弟子,擁立相貌和言行都肖似孔子的有若繼任孔門之師,以維繫孔門的統一。然而,有若雖有才情,卻缺乏足夠的資歷與聲望,去壓制一眾人傑薈萃的弟子,不久就被迫退位了。孔門自此四分五裂,弟子流散,不再復一。

子夏因此離開孔門,赴魏國西河講學。

在講學期間,子夏重新修編《詩》《書》《禮》《易》《樂》《春秋》等儒學六經,創出詮釋經文的“章句”之學,後世的《論語集註》《論語註疏》以及本人著寫的《論語斬件》等,皆為章句之學的傳承。子夏對儒學的傳播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故而被後人譽為“傳經之鼻祖”。

子夏在魏國西河講學的後期,從學者三百多人,門風之盛,甚至被誤認作是孔子。


子夏在西河講學所形成的儒學流派,史稱“西河學派”,或 “子夏氏之儒”,在當時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西河學派培育出大批經世治國的良材,法家鼻祖李悝、戰國風雲人物田子方、段幹木、吳起、禽滑釐等,乃至於開創魏國霸業的魏文侯,皆是子夏門下。荀子、韓非子、李斯等著名的法家人物,也盡是子夏隔二隔三的再傳弟子。

或可以說,子夏的西河學派,就是法家思想成長的搖籃。

韓非子曾這樣評價:“儒分為八,但不及子夏。”意思是說,孔子去世後,儒學分裂成八大流派,這當中,子夏西河學派的成就,遠超其它的七大流派。


【賢賢。易色。】——敬重賢能,親厚以待。

賢賢:敬重賢德之人。第一個賢為動詞,解作敬重;第二個賢為形容詞,解作賢德之人。

易色:改變態度。易,改變;色,臉色。

孔子有一句名言:“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 9.18 及《論語•衛靈公》 15.13 )”孔子在魯國任官時,國君魯定公醉心女色不理朝政,孔子無奈之下,只好離開魯國,周遊列國另謀發展。後來,孔子的列國之旅並不順遂,唯一重視他的衛國君主衛靈公,也是沉迷美色,無心朝政,孔子因而發出浩嘆:我就沒有遇到過好德如好色的君主。

本句便是脫胎於此,本意是說:敬重賢德之人,要超過對美色的渴求。不過,本句“易色”的涵義有所引申,當解作以親厚以待。

有一些註解版本,把本句理解作“娶妻求賢淑,不求姿色”,乍看也是通順,然而卻是曲解。這是按現代的詞義和思維方式來理解古文,所產生的錯誤理解。於古人而言,娶妻求的是門當戶對,賢淑與姿色都不是必要條件。


【事父母。能竭其力。】——孝順父母,能夠全心全意。

事父母:事奉父母。

竭其力:全力而為。

本句所言,其實是子女行孝的原則。

因為各人際遇不同,子女不一定能夠富裕,讓父母過上優越豐足的生活。故而,子女孝順父母,並不取決於供養物質的多寡,而是取決於子女的心態,是全心全意的進行事奉?還是敷衍了事?……若是後者,縱然讓父母過上錦衣玉食的富足生活,也不能算是孝順。

在後面的章節,孔子對此有進一步的見解:“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 2.7 )”意思是說,現在的人認為,讓父母衣食無憂就是盡孝了。就算是家中的犬馬,你也會好好餵養。為人子女若心中不存敬重,父母與犬馬有什麼區別?


【事君。能致其身。】——事奉君王,不惜犧牲。

事君:事奉君王,出任官職。

致其身:以生命投入奉獻。致,投入;身,生命。

本句所言,其實是對“忠”的闡述。

前文說過,在孔子時期,儒學還是一個初創的雛形,沒有形成嚴謹的系統,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理念,各有不同的闡述方式,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概念,……後來經子夏、曾子等弟子重新修編儒學典籍,再後來孟子、董仲舒等無數儒家學者進行各種增補,儒學才漸漸發展為理論嚴謹、系統完善的學說,成為中華文明的基石。

事君要盡忠,能致其身,就為之忠。也就是說,事奉君王,出任官職,就要把治國安民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惜犧牲的進行守護。

當然,此言置於現代社會,也是廣具意義的。不論從事任何工作,我們都應全身心的投入奉獻,盡力做好自己職責內的每一件事情,不因私廢公,這是職業道德,也就是古人所云的忠之德。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人際交往,能夠言而有信。

朋友:朋為同學,友為有交情的人。

信:誠實不欺,信守承諾。

與人交往,須言而有信,這是立足之本。若言而無信,就會被疏離,甚至是被唾棄。

言而有信,有著兩重涵義:一、真誠不欺,凡應諾的事情,一定會認真去做,絕不敷衍了事;二、信守承諾,凡應諾的事情,一定會如實執行,不管如何困難,都絕不背棄約定。……這兩者合起來,才能算是言而有信,缺一不可。

一個人言而有信,便呈現出成熟和負責任的人生態度,因而會廣受敬重,極具威望。


【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即使自認沒有受過教育,我卻認為他已經掌握了精深的學問。

未學:沒有接受教育。學,經由老師結授知識。

吾必謂之學矣:我一定會說,他已經掌握了精深的學問。學,學問,即已經掌握了知識。

正如前文所說,當一個人具備了親賢愛能、孝順父母、盡忠職守、信守承諾等美德後,事實上已經成為一個道德高尚、辦事牢靠的賢德之人。人們拜師學習,苦苦的鑽研學問,目的就是希望能成為這樣的人。

子夏本句所言,其實是闡明學問的真諦。記錄在書籍上或經口頭流傳的知識,只是學問的一種呈現形式,利於傳授,但並非學問的真正來源,也不是獲取學問最直接的方式。學問來自於生活實踐,生活實踐得來的真知,才是最直接的學問。


鑑於此,我作註解如下。

子夏說:敬重賢能,親厚以待;事奉父母,全心全意;事奉君王,不惜犧牲;與人交往,言而有信。能夠做到這四點的人,即便自認沒有受過教育,我卻認為他已經掌握了精深的學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