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臉識別到刷臉支付,是機遇,也是挑戰

我第一次接觸刷臉支付,是在支付寶發佈第一臺人臉支付設備“蜻蜓”前兩個月。

儘管設備還未與世人見面,各種小道消息已經開始層出不窮。對於新技術的好奇、對於市場新風口的嗅覺,讓吃瓜群眾以及敏銳的商人都提起了興致,紛紛投入精力去關注刷臉支付的發展。

人臉識別,新風口

那麼,人臉支付為什麼會成為人們嚮往的新風口呢?

從人臉識別到刷臉支付,是機遇,也是挑戰

讓我們回想一下早期的科幻影視作品中關於人臉識別的技術畫面,就像人類的指紋、DNA,人類的面部特徵也是人類身上的“生物密碼”,是具備著唯一性的。

早在上世紀50年代,科學家就已經展開了對人臉識別系統的研究,此後,在什麼樣的場景、什麼樣的狀態下應用這項技術,更是迅速地被提上了研究的中心。

到了1991年,一項名為“特徵臉”的技術出現了,它也是目前的人臉識別系統的老祖宗。

什麼叫特徵臉呢?即通過掃描描繪出人類面部錨點,對掃描到的人臉與資料庫中的數據是否相匹配。但由於彼時計算機性能的缺陷,以及過於死板的對比方式,使得這項技術幾乎就此停滯,直到21世紀,才又有了全新的突破。

從人臉識別到刷臉支付,是機遇,也是挑戰

21世紀,計算機“學習”論誕生,人工智能開始發展,人們發現,計算機可以鎖定特徵進行學習,從而提高人臉識別的準確率,甚至還可以分辨活體與照片的區別。(當然,這個學習也是需要資料作為基地的,數據庫越大,學習越完整,識別的精度也就越高,正確率也就越大。)

直到近幾年,人臉識別技術又有了長足的發展,數據庫基數的層架,和神經技術的累計,刷臉技術逐漸變得成熟了起來。

人臉識別技術需要識別的項目有很多,例如表情、角度、光照、遮擋物、年齡、妝容等等。而目前的人臉識別技術是基於紅外傳感的多光源識別技術,基本上克服這些難題,給人們創造出了比較好的識別體驗。

而支付寶的刷臉識別系統準確度已經達到了99.5%以上,也正是因此,“蜻蜓”等刷臉支付設備才可以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得以推廣普及。

支付時代的革新

支付時代的革新,講究的就是一個“減負”,最開始我們免去了沉重貨物的交易,開啟了金銀交易;然後我們把金銀存了起來,開啟了錢幣交易;再然後,我們把錢幣也放了起來,帶著卡片,開啟了刷卡時代;但是帶著卡片同樣不方便,在這個信息時代,手機交易便成為了人們的首選;但手機也會沒電、也會損壞,還是有著種種不便,所以現在,我們要把手機也解放出來,直接使用自己的臉,進行交易。

把握時代的商機,向來說著容易做著難,這不只需要豐富的經驗、出色的市場眼光、還需要有一個遇到好服務商的機遇。

從人臉識別到刷臉支付,是機遇,也是挑戰

每個刷臉支付服務商的政策都有所不同,選到最有競爭力的政策,才能為自己在市場裡佔得一份先機,也才能夠為自己拓寬一分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