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乐观很重要!


教会孩子乐观很重要!

在今天,关注教育、关注孩子的父母越来越多,但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把成功教育奉为圭皋。但在追求成功的无形之中,父母释放了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孩子承受了超额的压力,悲观、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脆弱”“疯狂”的孩子不断增加。


那些必须按照父母意志来学习、生活的孩子,他们往往获得更好的条件,也承受更大的压力,并且看起来取得了更高的成就,成为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这样的孩子缺乏逆境教育,他们最致命的弱点就是无法承受失败。一旦在未来遭遇突如其来的失败,遭遇亲人的指摘和身边人异样的目光,他们就可能激活悲观的阀门,从此一蹶不振。


教会孩子乐观很重要!

乐观者和悲观者看待问题的解释风格有三个维度: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


永久性和暂时性:如果一个人相信发生在他身上的坏事是永久的,那他就是悲观型的。比如“我永远都这么倒霉”;相反,如果相信厄运是暂时的,只是“有时候”、“最近”发生的,那他就是乐观型。他会说“我只是这次有点倒霉” 。


普遍性和特定性:悲观者对不好的事会有普遍的解释,比如“父母一点儿也关心我的感受”。乐观者则对不好的事情做特定的解释,比如“父母可能今天因工作压力,有点疲惫,所以没关心我。”


人格化维度: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对自己的感觉。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悲观者怪罪自己,而乐观者会认为外部环境造成。

按照美国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所说的,悲观的人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这是一种放弃的反应,源自“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的想法的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我们从以往的失败经验中“学会了”无助感,让我们以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没有用了”,于是变得被动,变得绝望,变得悲观。

而乐观的人容易摆脱“习得性无助”。悲观的人遇到挫折,很容易归咎自己,认为失败是自己造成的,这是自己命中注定的,把后果想像成永久的不良影响,会全方位影响生活,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带上的一个枷锁,会让人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而且,这种解释风格是在童年时期发展出来的,如果不去管它,就持续一辈子。

这种悲观的思维方式,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包括在之后发展成为抑郁症的可能。还有,悲观的孩子对生活不会那么热爱,因为他们很难建立成就感,没有信心面对挑战。这一定是作为父母不愿意看到的。

而乐观的人遇到挫折,虽然也会伤心,但是很快就会满血复活,重新再出发,继续进行尝试。


教会孩子乐观很重要!


成为一个乐观的人有很多好处,研究人员发现,乐观会有:

1、更好的身心健康。

2、更高的动机和更好的表现。

3、更高的职业适应性。

除了部分遗传因素外,乐观程度还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包括父母的温暖和经济上的稳定。

塞利格曼的研究指出,乐观其实是一种能力,它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任何人都可以学习这些技能,不管他们原来有多悲观。乐观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同时也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孩子待得时间最长的场所。

这也表明,在儿童期教孩子乐观主义技能是有益的,这样孩子就有了元认知技能来思考他们自己的想法,但要在青春期开始之前。在这个关键时期教授这些技能可能是帮助孩子们抵御包括抑郁症在内的一些心理疾病的关键。

塞利格曼推荐 ABCDE 疗法,也就是通过了解自己对不好的事的看法,意识到自己这样想的后果,然后反驳自己的消极看法,自己跟自己辩护,找到有力证据驳倒自己,然后用激发鼓励自己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解决方案。

A记下不好的事:记录可以是任何你感觉不好的事;

B想法:把你所有的想法填进去;

C后果:由此引发什么后果;

D反驳:针对原有的想法进行反驳辩论转移注意力;

E激发:从另一个层面或角度激发内在的勇气和激情。


教会孩子乐观很重要!


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教家长们习得乐观的四种方法:

方法一,对生活中出现的挫折进行合理归因。比如说被批评了,要意识到这只是自己具体某件事做的不好,不代表整个人的失败。遇到态度不好的服务员,要意识到可能只是他累了,而不是专门给你脸色看。


方法二,多关注美好积极的一面。每天结束的时候,回想自己的一整天,做了哪些事情值得感恩?每天记录三件好事和写感恩信等。


方法三,试着写出自己的优点,自己做过的哪些事情受到了称赞,可以挖掘自己擅长的方面,而不是只盯着缺点。

方法四,靠近乐观积极的人,让自己尽可能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是跟人扎堆抱怨。


教会孩子乐观很重要!


推荐阅读《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和《教出乐观的孩子》,家长们在自己掌握了乐观的技巧之后,就可以在言传身教之中,传递给孩子一种正面的思考方式。


教会孩子乐观很重要!


教会孩子乐观很重要!

【幸福AI邓丹】

#畅谈家庭教育#

#心理成长战线#

#北京幸福公益心理援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