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笑話引發的血案:劉備被嘲“潞涿君”,為何一直懷恨在心?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本期《墨說三國》欄目我們聊聊三國時期關於劉備的兩個笑話故事,其中一個笑話讓以仁慈著稱的劉備懷恨在心,多年後依然報復了對方,另一個笑話則讓劉備開懷大笑,並救人無數……

一、讓劉備忌恨的笑話“潞涿君”

劉備佔據荊州後,當時的益州牧劉璋因為和張魯有仇,於是請同宗的劉備入川幫忙打張魯。倆人在涪見面會談時,因為一個笑話,竟然讓以仁慈著稱的劉備忌恨了多年,甚至佔據漢中稱王后依然懷恨在心,最後還是殺了這個講笑話的,諸葛亮都勸不住。


一個笑話引發的血案:劉備被嘲“潞涿君”,為何一直懷恨在心?

這人就是蜀中的張裕,當時會談時就是他作為從事陪著劉璋。因為張裕這個人是個大絡腮鬍子,估計和張飛差不多。

劉備為了活躍氣氛,就拿劉璋部下講了個笑話,劉備的笑話是這樣的:我以前在涿縣住,縣裡有很多人姓毛,縣城的東邊、西邊、南邊、北邊都有毛姓居住,於是涿縣的縣令很納悶地說“怎麼這麼多毛都圍繞著涿居住啊?”

按照《廣雅》的解釋,“涿”字和“”字古音相似,“”字又有“臀部”的意思,劉備的意思就是:調侃張裕一臉的絡腮鬍子,是長了一臉(屁股)毛

【張飛:???我躺地下怎麼都中了一槍?】

一個笑話引發的血案:劉備被嘲“潞涿君”,為何一直懷恨在心?

話說劉備和劉璋同宗兄弟見面,拿對方部下開個玩笑很正常,但是這個玩笑開得有點過,惹怒了張裕,張裕直接不顧劉璋的面子反擊了。

張裕也講了一個笑話,張裕說:我聽說之前有一個上黨郡潞縣的縣長,調到涿縣去當縣長,給人寫信署名的時候開始糾結了,他署名潞縣縣長就沒了涿縣縣長,著名涿縣縣長就沒了潞縣縣長。他糾結了半天,靈機一動,乾脆署名“潞涿君”。

潞就是露的意思,張裕的意思是這個人的署名就是“露屁股君”,因為劉備據記載“先主無須”,張裕就嘲笑劉備是“露屁股君”,劉備這下非常尷尬,但是當著劉璋也不能咋樣。


一個笑話引發的血案:劉備被嘲“潞涿君”,為何一直懷恨在心?

這裡需要注意一下,今天我們把男生臉上的毛髮統稱為鬍鬚,但是古代每個部位的毛髮都是有專門的字來表示。

口上曰髭,口下曰須,在頤曰胡,在頰曰髯。

意思是上唇的鬍鬚叫作“髭(zi)”,下唇的鬍鬚叫作“須”,腮下面的叫“胡“,頰旁的鬍鬚叫作“髯(ran)”。

先主無須“,是說劉備沒有下唇的鬍鬚,而不是我們今天字面意思上認為的劉備沒鬍子

等到劉備攻打下來益州,張裕也就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等劉備攻打漢中的時候,張裕又說:打漢中不好,我算了一卦,劉備你最多得到漢中的地,得不到漢中的人!

一個笑話引發的血案:劉備被嘲“潞涿君”,為何一直懷恨在心?

這下劉備可算找到藉口了,馬上以擾亂軍心的罪名把張裕給殺了,諸葛亮勸劉備說這是人才,另外因為言論而獲罪,這種做法不太好。劉備壓根不聽勸,直接說:哪怕是蘭花這樣的高貴植物,長在正門口擋路也得剷掉!

於是講了個笑話的張裕就這麼領便當了。

初,先主與劉璋會涪時,裕為璋從事,侍坐。其人饒須,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縣,特多毛姓,東西南北皆諸毛也,涿令稱曰'諸毛繞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黨潞長,遷為涿令者,去官還家,時人與書,欲署潞則失涿,欲署涿則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無須,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銜其不遜,加忿其漏言,乃顯裕諫爭漢中不驗,下獄,將誅之。諸葛亮表請其罪,先主答曰:"芳蘭生門,不得不鉏。"裕遂棄市。——《三國志-周群傳》

二、讓劉備開心的笑話”沒收作案工具“

劉備稱王后,因為多年戰亂,糧草是必須首先解決的大問題。於是劉備提出禁酒令,要求所有人不得釀酒。


一個笑話引發的血案:劉備被嘲“潞涿君”,為何一直懷恨在心?

這個政策在執行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家中有釀酒工具,但是他沒有釀酒,這樣總不犯法吧?

執行的人建議,有釀酒工具的表示他們都有違令的打算,這些人應該和釀酒的人同罪,都要給抓起來。但是這樣的話勢必要引發許多無辜的人被處罰,大家都想勸勸劉備,但是都不知道怎麼說比較好。


一個笑話引發的血案:劉備被嘲“潞涿君”,為何一直懷恨在心?

有一天,劉備和簡雍上街視察工作,簡雍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於是故意指著街道上的一男一女對劉備說:你看,那兩個人要犯淫亂的罪了,趕緊把他們抓起來!

劉備很納悶,就問:這倆人好好走路呢,你簡雍咋就知道他倆要犯罪了?

簡雍說:這還不簡單,他倆都帶了犯淫亂罪的工具啊,這道理不和你禁酒沒收釀酒工具一樣的嗎?

劉備聽完哈哈一笑,也覺得自己這個政策有點太過了,就取消了家裡有釀酒工具和釀酒同罪的法令。

一個笑話引發的血案:劉備被嘲“潞涿君”,為何一直懷恨在心?


時天旱禁酒,釀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釀具,論者欲令與作酒者同罰。雍與先主遊觀,見一男女行道,謂先主曰:"彼人慾行淫,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釀者。——《三國志-簡雍傳》

都是給劉備講笑話,一個被劉備忌恨多年,最後還是被劉備除掉一洩心頭之恨;

而另一個則讓劉備哈哈大笑,從而救活了很多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不會講,就不要亂講笑話,否則招人忌恨可不是鬧著玩的,張裕的例子就在前面啊。

文/以史為鑑

圖/網絡

參考資料/《三國志-周群傳》,《三國志-簡雍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