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人生目標?你需要一份人生備忘錄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25歲時,在一次晚點4小時的火車旅途中,想到了《哈利波特》的靈感,在那天晚上她開始寫第一本書,隨後她辭掉原來的工作,專注寫作。5年後她完成第一部作品並順利出版。此後,《哈利波特》系列作品風靡全球,JK羅琳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家。

25歲,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特別的一年,如果說18歲是告別稚嫩進入青澀,那麼25歲就是告別青澀進入成熟,正式成為一個“大人”。也許才初出社會不久,充滿無限熱情和滿滿能量,盡情探索自己喜歡的各種領域,同時也發現現實世界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即感覺新鮮,又充滿驚險。

25歲,也是人生中的一個坎,是未知卻又無可限量的階段,是最沒有壓力和時間成本的時期。這個年紀如果多方嘗試、摸索,定位出屬於自己的方向,並且堅定地專注於此,那麼通向成功的道路就會一帆風順。25歲正值人生起飛階段,也是黃金時期, 25歲時你選擇了怎樣的道路, 10年後你將獲得怎樣的人生。

可是,很多人在25歲時卻總是很迷茫,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更加不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25歲,如何規劃你的人生》是全亞洲備受歡迎的青年導師松浦彌太郎,寫給千萬青年的人生規劃指南。他以獨特的人生歷程和生活哲學激勵了無數年輕人,涵蓋人脈積累、自我提升、職場晉升等人生最重要的各個方面。

松浦彌太郎高中輟學,一句英文也不會說,便遠渡重洋到美國,從時薪兩美元的工作開始,打過各種工,終於開了一家小書店,開始進入出版業,到現在成為“COW BOOKS”的負責人,並擔任《生活手帖》的總編輯,被譽為生活美學家。松浦彌太郎在書中分享了50條人生規劃方法,這些唯有過來人才知道的人生哲理,給年輕人指明逆襲人生的正確路徑。

《25歲,如何規劃你的人生》中也分享了一些關於如何嘗試、摸索、定位人生方向的小秘訣,這些看似簡單的小行動,卻能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前進方向,提升生活效率,走上更好的人生道路。

找不到人生目標?你需要一份人生備忘錄


01

深度探究喜歡的事物,培養自己成為專業人才

找到一件“喜歡的事”,並深度地挖掘、探索下去,只有深度地研究一件事,才能發現這項事物的本質,而這些發現將成為你的獨特觀點。當你充滿自信地與人分享你與眾不同、富有深度的觀點時,在別人眼中,你就是這方面的專家。

就算現在你還無法確定自己喜歡的是什麼事,從你眼前最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多花時間探索下去,在探索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很多隻有深入瞭解才能發現的東西,同時還會冒出更多有趣的東西。真正喜歡的事情無法唾手可得,只有深度挖掘才能獲得。不過,不要芝麻西瓜一把抓,什麼事情都想學,卻都只學了一點點,這樣的結果是感覺學了很多卻沒有特長。

比如法國作家莫泊桑,從小聰明伶俐。莫泊桑每天的學習時間安排是這樣的:上午兩個小時讀書寫作,另兩個小時彈鋼琴,下午一個小時學習修理汽車,三個小時練習踢足球,晚上學習怎樣製作燒鵝,星期天則去鄉下種菜。

當他想拜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時,福樓拜說:“我每天上午四個小時讀書寫作,下午四個小時讀書寫作,晚上四個小時讀書寫作。”莫泊桑不解:“難道您就不會別的了嗎?”福樓拜沒有回答,而是接著問:“你有什麼特長,比如有哪樣事情你做得特別好的?”這下,莫泊桑答不上來了。他問福樓拜:“那麼,您的特長又是什麼呢?”福樓拜說:“寫作。”

於是莫泊桑下決心拜福樓拜為文學導師,一心一意地讀書寫作,最終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特長便是專注某項能力成為專業人才,而不是什麼都只懂一點點皮毛。

今後,具備專業能力的人,才是真正不可或缺的人才。而想要成為專業人才,就必須找到一項專長,然後不斷地訓練自己深度地研究事物的本質規律,不滿足於瞭解事物的表面,對於某項事物特別有研究的人更能在社會上立足。


找不到人生目標?你需要一份人生備忘錄


02

思考不想做的事,從中找到自我核心價值

25歲時是夢想開花的時候,也是唯一擁有權利去編織夢想的時光。夢想並不是虛無縹緲、毫無根據的自信,而是人生啟航的方向標。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時,不妨從思考自己不想做的事和讓自己開心的事,找到自己內心最渴望成為的人,和自己將來最想要的生活,從而找到自我核心價值,這個核心價值是以後做任何事情都遵循的原則。

作者松浦彌太郎在25歲時一直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滿腦子盡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於是,他開始從認真思索自己不想做的事,想到了有什麼事是讓自己開心的事,逐漸地,他找到了他的核心價值是:正直、親切、笑容、真誠有禮。從此,不論他做多麼瑣碎的工作,都以這個核心價值來要求自己,從此他再沒有感到茫然。

憑著《黑天鵝》中精湛演技而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娜塔莉波曼,雖然13歲便在《終極追殺令》擔綱演出並一砲而紅,隨後又出演電影《星際大戰》三部曲而廣為人知,然而,25歲時的她,並沒有眷戀五光十色的好萊塢,反而潛心向學,取得哈佛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她曾表示:“比起當電影明星,我更喜歡當聰明人。”

核心價值就像是手機導航一樣,一直在前進的路途中不斷提醒你。核心價值能夠表現出你最純粹、最獨特的一面,無論是待人接物,或是完成一項工作,因為帶著你特有的個人標籤,呈現出來的最後成果就是獨一無二的。


找不到人生目標?你需要一份人生備忘錄


03

歷練五年,就可以考慮自立門戶

美國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辦人,被人們冠以“蓋茨第二”的美譽的馬克-扎克伯格,25歲時已創立Facebook5年,那一年,Facebook公司首次實現盈利,吸引了近3億用戶。扎克伯格曾就讀於哈佛大學,主修的是心理學,不過他痴迷於電腦,更瘋狂愛上編寫程序。為了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馬克·扎克伯格從哈佛大學輟學,專心致力於Facebook網站開發,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豪。

扎克伯格的成功,讓很多年輕人羨慕,大家都想趁著年輕闖出一番事業、名利雙收。然而,想要創業成功就要具備一定的實力與運氣。

如果你剛大學畢業還不具備這些條件,不妨先進入一家知名企業打工歷練,但是要養成以客觀的角度看待、思考事物的習慣,比如假設自己是領導者或經營者,會怎麼做呢?如此一來,就能明白經營一家公司需要什麼,就會學到很多與創業有關的經驗。

比如在公司中學習工作原理與基本的職場常識和技巧,學習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理解社會組織架構,訓練自己洞察各項事物的能力等。累積各種創業必備的經驗之後,最快五年後就可以計劃今後要如何創業。

剛開始創業時,並不需要離開公司或者全職,也可以選擇一邊在公司上班,一邊利用下班時間做些副業,等到自己的副業具備一定規模後,再考慮辭職也不晚。


找不到人生目標?你需要一份人生備忘錄


25歲時,找到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培養自己成為專業人才,以自我核心價值為方向標,養成以“領導者”的角度思考事物的習慣,不斷地提升自我,這些秘訣就是邁向成功的快捷方式。

《25歲,如何規劃你的人生》是松浦彌太郎回顧自己高中輟學就投身社會直到獲得目前的成功,所收穫的人生經驗和各種學習法則,雖然,作者是針對現在的25歲的年輕人所提出的建議,但是,這些建議也適合任何年紀的人作為人生指南。

在人生成長的規劃上,最重要的是反思和改善,時不時地停下來思考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想做的事、想學的事、要注意的事,將覺察到的新發現或者心得逐條記錄下來,做成一份備忘錄時時提醒自己,那麼很快你也將擁有一份自己的50條人生規劃手冊。這樣的一份備忘錄,即是改善方案,也是護身符,它會成為一股支持自己的力量,也能成為指導正確之路告別迷茫的人生規劃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