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天看:1990世界盃,中國男乒開始步入“至暗時刻”

1990年世界盃 男團決賽 中國2比3瑞典

第40屆世乒賽後,當時的國乒一哥、 25歲的江嘉良正式退役,中國男乒陷入 青黃不接的艱難境況。這時候,蔡振華臨危受命,開始進入中國乒乓球隊男隊教練組,並在1989年末帶領兩名年輕隊員馬文革、於沈潼角逐第10屆世界盃。#體育充電季節##歷史今天看#

令人驚喜的是,21 歲的馬文革在世界盃上大放異彩,他先後擊敗了阿佩伊倫、塞弗、佩爾森、格魯巴等世界名將, 以6戰全勝的戰績勇奪冠軍。這個冠軍大大地鼓舞了團隊士氣,也為半年前在世乒賽上鎩羽而歸的中國隊挽回了一點顏面。

然而,馬文革的快速成長雖然填補了江嘉良退役後的隊伍主力空缺,但是 並沒有幫助中國隊完全擺脫困境 :歐洲 方面,瑞典人勢頭正盛,法國蓋亭、希 拉和德國羅斯科夫等一批歐洲新銳紛紛 崛起 ;亞洲方面,以弧圈球為主要打法的韓國隊和朝鮮隊實力上也具備了衝擊爭奪冠軍的絕對本錢。1990 年亞運會,中國男乒半決賽不敵朝鮮,繼1988年亞運會後再度無緣團體冠軍。

歷史今天看:1990世界盃,中國男乒開始步入“至暗時刻”

1990年首屆世界盃團體賽,中國男隊派出老將陳龍燦、陳志斌和新秀馬文革出徵。小組賽和半決賽,中國隊未遇到太多挑戰,順利 躋身決賽。中瑞兩強在第40屆世乒賽後再度交鋒。前兩盤,陳志斌 和陳龍燦分別擊敗佩爾森、瓦爾德內爾,距離冠軍僅一步之遙,就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中國隊必勝無疑的時候,比賽轉折出現了。第三盤, 陳志斌/馬文革首局以21:19獲勝後,阿佩伊倫 / 瓦爾德內爾加強攻勢,兩面強勢的弧圈球讓陳志斌/馬文革全面處於頹勢,瑞典組合後兩局均以懸殊比分勝出, 瑞典隊把總比分扳成1比2。喘過這口氣後, 瑞典隊士氣大振,佩爾森重演第40屆世乒賽擊敗陳龍燦一幕,雙方重新回到同一條起跑線。決勝局,經驗老道的阿佩伊倫戰勝出道不久的馬文革,使瑞典隊反敗為勝,而中國男乒繼40屆世乒賽後,又一次敗在瑞典人拍下。

大好形勢下被翻盤, 這場比賽看似有偶然之處,其實也是當時中國男乒整體能力下滑的縮影,即:仍處在世界第一梯隊,但已經缺少了爭奪冠軍的絕對本錢。究其原因,直板快攻打法的滑坡已是無可辯駁的客觀現實,而中國弧圈球打法 仍處在啟蒙階段,難以與世界頂級選手 一較高低。這個現象在1991年千葉世乒賽被進一步放大,幾乎派出了“全反膠陣容”的中國隊遭遇慘敗,僅獲得團體第7名,男單爭奪也是一敗塗地,最後僅馬文革一人進入前4,最終收穫了一枚銅牌,中國男乒進入至暗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