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五子良將之一,被曹操稱為“韓信”,他真配得上這稱讚嗎?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各路豪傑脫穎而出。在這亂世中,英雄輩出,相信大家聽說最多的就是蜀國“五虎將”吧,但曹操麾下也有“五子良將”,他們分別是前將軍張遼、後將軍徐晃、左將軍于禁、右將軍樂進、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他們的實力毫不遜色“五虎”,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五子良將”中有“韓信”美稱的徵西車騎將軍——張郃。

他是五子良將之一,被曹操稱為“韓信”,他真配得上這稱讚嗎?

雖說張郃是魏將,但一開始他其實是袁紹的部下。中平四年,黃巾之亂爆發,張郃也應徵入了伍,並作為韓馥的軍司馬參與了官渡之戰。只因郭圖獻計,導致戰事失敗,他反而誣陷張郃。張郃怕被袁紹追究,於是離開東吳,轉而投奔了曹操。

他是五子良將之一,被曹操稱為“韓信”,他真配得上這稱讚嗎?

我們應該都知道韓信是誰吧?他可是幫助劉邦打下江山的重要功臣,可以說沒有他韓信,就不會有劉邦的漢室江山。張郃既然出身不是曹魏嫡系,為何曹操見張郃來投靠自己,不僅高興還把他比作“韓信”呢?他的身上到底有什麼本事呢?

他是五子良將之一,被曹操稱為“韓信”,他真配得上這稱讚嗎?

張郃在曹營將領裡面,武藝只能說是一般,但他的身上有一點,是很多武將所不具備的。那就是張郃帶兵用頭腦,他擅長運用兵法戰術,這一點倒和韓信有幾分相似。在歸順曹操不久,他便屢獲戰功。先是平定袁紹,徵柳城,後又是幫助曹操,在平定關中的渭南之戰中,大破名將馬超。

他是五子良將之一,被曹操稱為“韓信”,他真配得上這稱讚嗎?

218年,劉備統領兵馬萬餘人,進攻漢中,張郃與夏侯淵領兵迎戰。在夜晚,劉備兵分十路,猛攻張郃部隊,但久久不能攻破。於是便退走馬谷,還吩咐士兵把營帳給燒了,製造退兵的假象引誘曹軍,結果曹將夏侯淵中計被黃忠所殺。劉備聽說死的是夏侯淵,不經失望地說道:“要殺就殺張郃,殺夏侯淵有什麼用!”可見劉備對張郃是很忌憚的。

他是五子良將之一,被曹操稱為“韓信”,他真配得上這稱讚嗎?

也許還有人質疑張郃的能力,會覺得以上戰役他能贏,全是因為對手太“弱”,假如換個厲害點的對手,他一定會輸的很慘!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他是五子良將之一,被曹操稱為“韓信”,他真配得上這稱讚嗎?

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敗在了張郃的手下。當時諸葛亮順應民意,率領蜀兵10萬出祁山,直指曹魏。曹主曹叡任命張郃為大將軍,統領各路軍馬來抵擋諸葛亮。張郃沒有被諸葛亮的來勢洶洶所嚇住,他冷靜地分析判斷,得出蜀軍舉國出擊,補給站街亭一定薄弱。於是他帶兵襲擊街亭,並擊敗了馬謖,還奪得了重要的戰略地,街亭。

他是五子良將之一,被曹操稱為“韓信”,他真配得上這稱讚嗎?

諸葛亮知道街亭失守後,被迫只能撤軍。這次張郃的對手是諸葛亮,相信大家不會認為他也很“弱”吧?而且,張郃在後來諸葛亮再度出祁山,攻打陳倉時,又一次準確的判斷了蜀軍的行軍狀況。他得出蜀軍會因糧食補給不及時,在長攻不下後會撤出陳倉。果然在張郃奉命前往陳倉的時候,還沒有等到他到,諸葛亮就已經退兵了。

他是五子良將之一,被曹操稱為“韓信”,他真配得上這稱讚嗎?

張郃一生為曹魏立下過赫赫戰功,同時他也是諸葛亮最怕交手的魏國將領之一,請問,縱觀整個三國,有幾人能讓諸葛亮“忌憚”呢?所以說張郃的軍事能力毋庸置疑,曹操對他的評價“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也不為過。不知道大家認為張郃和韓信,誰更勝出一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