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50歲,3類肉得儘量少吃,為自己健康多著想

“哎喲,醫生,我肚子痛的厲害,你快幫我看看。”來自江蘇的王大爺,捂著肚子前來就診。

這位王大爺今年68歲,是個不折不扣的素食主義者,前幾個月被診斷出脂肪肝,這可嚇壞了王大爺,十分重視身體健康的他,就此開啟了“純素食”之旅,一日三餐一點肉都不吃,只吃蔬菜、水果,想著這樣就能讓脂肪肝趕快消失。

年過50歲,3類肉得儘量少吃,為自己健康多著想

可就在今天上午,王大爺的肚子突然劇烈疼痛,束手無策的他只得趕緊來到醫院就診。

“你這是甘油三酯太高,導致脂質顆粒堵塞胰腺毛細血管,從而導致非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簡單來說也就是高血脂。”

“醫生,我吃素為什麼還會得高血脂?”王大爺百思不得其解。

在中老年人身上,三高的出現概率是非常高的,因此民間一直都有“中年之後要少吃肉”的說法,越來越多人開始忌口吃肉,擔心會導致高血壓、高血脂出現。

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肉是可以吃的,不過要注意方式方法。

人到中年,4種肉可以放心吃

人到中年並不是不能吃肉,而是要吃對肉。以下四種肉可以放心吃!

魚肉不僅脂肪少,而且易消化,是優質蛋白的來源,並且魚肉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甘油三脂,增強血管的彈性,尤其適合老年人食用,當然也要適量食用。

年過50歲,3類肉得儘量少吃,為自己健康多著想

鵝肉富含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脂肪含量比起其他肉類也低很多,口感也很好,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雞肉作為蛋白質的最佳來源之一,脂肪含量比鵝肉還要低,但是選擇雞肉的時候,一定要把雞皮去掉,因為大部分的脂肪都藏在雞皮當中。

最後是豬肉,豬肉當中也含有豐富的高密度脂蛋白,這是好的膽固醇,是人體所需的,但選擇豬肉時儘量挑選精瘦肉,少吃肥豬肉。

總的來說,家禽類的肉脂肪含量都相對較少,魚類更少,所以吃肉首選魚類,優先選擇禽類。另外,吃肉儘量吃瘦肉,少吃肥肉。

但是,不是所有的肉都能吃,人到中年,過了50歲孩子後有些肉就得儘量要少吃!

警惕:年過50歲,3種肉儘量少吃

油炸肉,顧名思義就是經過高溫油炸處理後的肉,此類肉產生的多環芳烴類物質,會增加癌症的風險,並且長期吃油炸肉,也會誘發肥胖。

年過50歲,3類肉得儘量少吃,為自己健康多著想

醃製肉或燻肉也要少吃,儘量不吃,跟油炸肉相似,醃製或燻肉也含有包括苯並芘強致癌物質等,也會增加癌症的風險!

最後要說的就是

殭屍肉,大家可別誤會,這種殭屍肉指的是長期放在冰箱裡冷藏的肉。在短時間內,冰箱確實有保鮮的作用,但是長期以往的話,也會產生一些寄生蟲,還會影響口感。大家還是儘量去買一些新鮮的肉。

那麼,高血脂和高膽固醇人群到底應該如何吃肉?

有效控制血脂和膽固醇,肉得這樣吃,給你3個方法:

首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正常人每天的肉類攝入量在120到200克即可,每週攝入畜禽肉類280至525克,魚肉280至525克。也就是說,每頓的肉的量最好不超過“一個手掌”,厚度不超過一個手指寬。

其次,在選擇肉類時可以根據肉的顏色進行挑選。豬肉、牛肉等顏色為暗紅或鮮紅;雞肉、鴨肉、魚肉等顏色為嫩白色或是肉色;而水生貝殼類的肉顏色幾乎沒有,如蟹肉。

相比於其他肉類,淺色和無色的肉含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低於紅肉,

而體積越小的肉質顏色越淺,也就是說在選擇肉類時,可以優先選擇魚蝦貝殼類體積小的、顏色淡的肉。

年過50歲,3類肉得儘量少吃,為自己健康多著想

有調查顯示,減少紅肉和加工肉的攝入,可以減少血液中“壞”膽固醇的含量,減少心臟病的風險。因為紅肉和加工肉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酸,會導致“壞”膽固醇的升高,在體內會引起阻塞,增加心臟病的風險。所以很多人看到這個,就會斷章取義,索性不吃肉了。

但其實,對於高血脂或是高膽固醇人群來說,少攝入脂肪不代表不能吃肉,肉類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是人體所需的物質。並且,“白肉”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還可以調節和改善血脂異常,調節血脂。

所以,在吃肉上面:需要選好肉,選對肉!多吃白肉,少吃油炸或醃製肉,拒絕罐頭肉!

#健康過五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