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陪讀”,聰明的家長看這裡

我不建議父母停薪留職照顧孩子,看見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曾經看過的一部電視劇《陪讀》,裡面講述了一位媽媽的陪讀之旅,雖然是電視劇有浮誇的成分在裡面,但是還是啥反應了當下的一些陪讀現象。

該不該“陪讀”,聰明的家長看這裡


一、“陪讀”現象產生的原因

1.擔心孩子不能照顧好自己

不放心讓孩子去學校住宿,說白了也就是擔心孩子的自理能力。陶行知說: “ 中國社會對於小孩的教育普遍只有兩個階段:一是全然依賴,二是忽然自立。”孩子讀小學的時候肯定是全方位照顧周到,只需要放心學習就行了,如果讓孩子初一突然一個人生活,孩子能自理嗎、能夠獨立生活嗎?

關於這點,我想請媽媽們放心,初一的孩子是能夠料理自己生活的,吃飯有食堂,衣服可以帶足換洗衣物週末回家洗,再說有班主任的照顧,不怕的。現在有的地方小學都在讀住宿了,小學生都能照顧好自己,初一了,可以獨立了,能照顧好自己的。

該不該“陪讀”,聰明的家長看這裡


2.擔心孩子吃苦

現在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家長覺得孩子離開了家就會吃不飽,穿不暖,擔心外面的東西不乾淨,吃外面的東西會感染病毒。是一百個不放心,擔心孩子會吃苦,想為孩子方方面面都照顧到。

關於這點,我想大家都聽過一句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所以放心的讓孩子去吃苦吧,少年吃的苦越多,成年就會受益更多,古人云”欲成大器,必先勞其筋骨”,家長不要把外面想象的那麼險惡,也不要把自己的孩子想象的那麼脆弱。

3,擔心孩子的自律性

( 1)懷疑孩子的學習自覺性

長期以來,家長和其他人一樣,也是以考試分數評價自己的子女。一旦孩子考試的分數有所下降,那肯定就是認為沒有認真學習,認為沒有大人在身邊孩子的學習自覺性不行。據調查顯示,中國家長注重子女學業取得好成績並獲得好學歷教育的比例達到了45%,遠超我們的鄰居日本5%,可見中國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分數,這表明家長非常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但又擔心其學習自覺性,只有親自看護才能放心。

關於這點,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孩子從小學到初中,環境突然改變,以前在班上是數一數二的,到了初中發現比自己優秀的多的是,所以心裡難免產生落差。

該不該“陪讀”,聰明的家長看這裡

( 2)擔心孩子受到環境影響。受“ 孟母三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傳統觀念薰陶,加之現代社會的開放性、多元化這把雙刃劍,使家長普遍擔心孩子受不良的社會影響而失足、墮落。

在初中生家長的確應該管好自己的孩子,孩子在初中抵抗外界誘惑的能力是非常弱小的,在小學的一些問題會被無限放大,沉迷遊戲,沉迷網絡,早戀這些都是有著無數的案例擺在眼前的,我現在回想起我的初中生活,我都為自己沒有同流合汙而感到慶幸,吃煙,打架,打牌,打遊戲,早戀,等等在我周圍是隨時都在發生的。

二、陪讀造成的不良影響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之前,我在網上翻閱了一下,發現90%的網友都是反對父母去“陪讀“的,可見父母陪讀切實是不值得提倡的。關於“陪讀”所產生的不良後果,我大概列舉一下

1.造成精神缺失,具體表現就是:缺乏責任心、自私、偏激、傲慢、狹隘、懶惰;社會公德稀少等等。

2.能力缺失症,現在父母的全方位照顧,那肯定孩子是沒有多大機會能夠獨自生存的,何時能夠獨立生存?

3.親自關係惡化,孩子初中的時候處於青春期這個敏感的時間段,父母一旦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親子對立,影響家庭和諧。

三、復讀的好處

“ 陪讀” 確實有利於看管一些自律性很差或已經有不良行為的學生,使他們在一段時間內能被強制約束,不至於被品行不良的人或環境繼續影響而變壞;有利於家庭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有利於身體有特殊原因的學生邊治療邊學習,不至於因疾病而耽誤學業。同時,學校也要改善後勤工作,增強服務意識,在吃、住等方面創造條件,讓學生在校內能愉快、健康地生活,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以解決家長們的後顧之憂。

該不該“陪讀”,聰明的家長看這裡


結語:讓我們慎重對待“ 陪讀”,放手而不放任地對孩子實施大愛,使他們進入社會後不至於被淘汰而能自立自強於激烈競爭的社會,則孩子幸也!家庭幸也!

我是小向老師呀,專注教育,慢慢學習之中,不要忘記關注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