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事件:孩子不願寫作業,親媽把他綁回家
四川德陽,一位媽媽叫9歲的兒子回家寫作業,但兒子不聽,還到處亂跑。
這位媽媽一氣之下,捆了孩子的手腳,騎電車馱他回家。孩子一路哭喊,警察叔叔還以為是綁架小孩呢,趕緊將其叫停。
警察幫孩子解開繩子,發現孩子的一隻小手已經青紫,幸虧解救及時,不然組織壞死,後果不堪設想。
孩子不寫作業,媽媽管不住,著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太偏激也不利於孩子的教育。
孩子天性就是貪玩的,玩瘋了,很少有能夠管住自己的。這個時候父母跟孩子硬剛起來,只會兩敗俱傷。有的家長甚至會打罵孩子,強行“鎮壓”孩子的反抗行為,當時可能看到了效果,但其實只是治標不治本。
二、原因分析:孩子的心結不解開,綁回去也沒用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成長中會經歷3個叛逆期:
2~3歲,出現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寶寶叛逆期”;
7~9歲,迎來人生的第二個叛逆期——“兒童叛逆期”;
12~18歲,是人生的第三個叛逆期,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事例中的孩子剛好9歲,正處於人生的第二個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學會了一些知識和生活經驗,他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是個“小大人兒”了,極力想掙脫父母的掌控,於是就變得處處喜歡跟大人“唱反調”。
這種唱反調,一方面是在表達自我,一方面是在試探家長的底線。
而家長關注的“做作業”,很容易成為矛盾激化的導火索。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學習這件事,是沒有意義的,孩子無法從中找到價值感。
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就知道,學習那麼枯燥,要不是家長整天盯著,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問題也恰恰出在這裡——家長盯得太緊,不學習還要被打罵,在孩子眼裡,父母對學習的關心程度,超過了對自己的關心。孩子會覺得自己是給父母學習的,是學習的“工具”。為了擺脫這種“工具感”,孩子就會牴觸學習,以維持一部分自我。
在這種情況下,把孩子綁回去也沒用。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沒有自驅力,把他綁到凳子上,他一樣可以消極怠工。
所以,擒賊先擒王,幫孩子找到學習的動力,讓他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且能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三、問題解決:如何讓孩子主動寫作業?
樊登老師曾說:“想讓孩子積極、主動、認真去寫作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讓孩子愛自己,讓他認為自己有價值,讓他知道自己要為自己努力奮鬥學習,而不是為了任何別人,學習這件事就是他的權利。”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1.不要一放學就問作業,先建立情感連接
很多父母一下班就心急火燎地趕回去,就為輔導孩子作業。一開門,看到孩子正在寫作業,還好點,但也會習慣性地問:“今天老師留的作業多嗎?寫了多少了? ”
若是孩子正在看電視,心裡的火騰就起來了:“你作業做完了嗎?就知道看電視!”孩子若說寫完了。家長又會說:“那你不知道複習一下嗎?全掌握了呀!”
反正見面第一件事就是作業。我個人覺得這會誤導孩子對作業、對學習的態度。孩子在學校學了一整天了,回到家第一句還是學習,孩子內心肯定牴觸。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你老因作業吵他,不是把你自己和作業都放到了孩子的對立面嗎?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盟友”,而非一個“監督員”。
所以,孩子放學回到家,可以先簡單聊幾句孩子關心的話題,比如,做操的時候,你發現誰做得最認真?那個很逗的數學老師今天又說了什麼好玩兒的事情?晚上想吃什麼?
讓孩子感受到,除了作業,你更關心他本身,你很在乎他這一天是否愉快,是否交到新朋友,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等等。
這種交流,是對孩子一天緊張學習的調節,也能幫你跟孩子建立起情感連接,孩子內心充盈有愛,他才能心無旁騖地去應對作業。
2.把做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孩子
The Self-Driven Child 一書主張:父母要做孩子的顧問,而非老闆。
毫無疑問,做作業是孩子的事,家長只是協助者,但很多家長往往會不自覺地越位。催孩子寫作業,全程監督,最後還要幫孩子檢查錯誤……沒完沒了,搞得自己疲憊不堪,孩子也未必領情。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才能培養孩子主動自覺學習的習慣,在學習中時刻監督、控制孩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為父母而學,變得被動和逃避學習。
有人說,孩子太小,還沒有形成學習的意識,父母總是要引導吧。的確,父母有責任引導孩子養成學習習慣,但請注意,是引導,而非主導。很多家長把引導變成了主導,那孩子就只能是推一推,動一動,不推不動了。
父母需要做的是放下焦慮,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然後選擇相信孩子,讓孩子承擔由作業引起的各種自然後果。
有本書叫《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其中有個觀點非常認同:讓孩子的錯誤,成為學習的開始。
孩子不按時完成作業,孩子作業馬虎,孩子作業有錯誤……不管是哪方面,錯了,才能暴露問題。要讓孩子看到這個自然後果,讓自然後果倒逼孩子發揮主動性,而非家長過度參與,提前把問題消滅。孩子體驗不到自然後果,永遠學不會主動。
3.約定作業時間,傳遞“效率至上”的觀念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很快就做完作業了,覺得時間還早,就給孩子臨時加作業。這會給孩子一種感覺:做完了也不能玩,還不如消極怠工。於是,作業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
我諮詢過一位小學老師,她說學校佈置的作業,一般孩子一個小時就能完成,快的半個小時就做完了。如果孩子每天做作業都超過一個小時,家長就要留心孩子的問題,是寫字太慢,還是心有牴觸,還是沒學會等等。
當然,每個學校的作業可能會有差異,不過家長可以評估孩子的作業量,或者跟老師溝通了解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完成,然後跟孩子約定作業時間,孩子保質保量做完了,時間可以自由支配。這樣,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就會全身心投入,效率高,效果好。
四、寫在後面
關於陪孩子寫作業,很多人想不明白:
小時候,我在寫作業,爸媽在看電視,那時我就想著要快點長大,自己當了家長就可以看電視了。可現在長大了, 卻還要陪孩子做作業……
所以,你到底為什麼陪讀呢?
你陪孩子寫作業陪的是什麼呢?
陪寫作業的盡頭在哪裡呢?
最近看到一本書《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書中關於上述問題的探討,令人深思。
書的作者王莉從事一線教學20餘年,是北京市優秀教師,曾獲北京市最高級別的“紫禁杯”優秀班主任稱號,榮獲多屆全國青少年“春蕾杯”徵文園丁獎。
如果你正面臨陪讀煩惱,想了解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你該讓他擁有哪些特質,你該如何培養這些特質,如何消解陪讀過程中的負面情緒, 緩解自己的壓力,以及如何真的做到不吼不叫卻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這本書會對你有幫助。
與這本書配套的,還有另外兩本《孩子受益一生的專注力》《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分別從專注力和閱讀力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孩子的學習力。
▶孩子專注,聽課、寫作業,效率都會更高;
▶孩子閱讀能力強,能快速理解題意,速度和準確率都會提升;
▶再加上家長的正確陪伴,讓孩子能感受到愛,有學習的動力,每個孩子都可以是優等生!
三本書原價135,小店上新價只要79,不夠出去吃頓飯的錢,從小培養起主動、高效學習的孩子!孩子省力,大人省心,是不是很超值!
喜歡就點擊文末鏈接“去看看”查看詳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