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髮愁,孩子越來越調皮,原來都是因為有了弟弟或妹妹

最近幾位媽媽跟我吐槽,說孩子不好管,我摘錄下幾位媽媽的自述。

培培媽:我兒子現在學習好難教,做作業不認真,氣得我每天打他,他現在知道反抗了,會衝著我吼:“你為什麼打我!你就喜歡弟弟,不喜歡我!”我都不知道怎麼引導了,今年三年級,成績沒以前好了。

家長髮愁,孩子越來越調皮,原來都是因為有了弟弟或妹妹

欣欣媽:我女兒把我氣哭了,這才二年級,怎麼叛逆得這麼厲害……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真的是熊孩子……

家長髮愁,孩子越來越調皮,原來都是因為有了弟弟或妹妹

小清媽:我工作忙,沒時間管兒子,他基本上每天的作業都沒完成,老師天天在微信群裡點名批評,我也沒辦法呀,每天回家都半夜了。

家長髮愁,孩子越來越調皮,原來都是因為有了弟弟或妹妹

暢暢媽:我這個兒子脾氣怪,老師說他上課走神,批評他吧,他一言不發,完全不在乎,老師放棄了,回到家我跟他說話,他自己玩自己的,完全不聽,打也不怕痛,吭都不吭一聲,都不知道怎麼管了。

家長髮愁,孩子越來越調皮,原來都是因為有了弟弟或妹妹

以上四個孩子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二孩或三孩家庭,四個孩子都是哥哥或姐姐,他們的情感需求都在有了弟弟或妹妹後被剝奪了一半,或者更多,造成這個局面的是誰?是家長本身。

家長髮愁,孩子越來越調皮,原來都是因為有了弟弟或妹妹

有了二孩後,家人主要關注點都移到了二孩身上,而老大卻被我們忽略了,慢慢的,老大越來越調皮,通過調皮來引起家人對他的關注,而家長因為忍受不了孩子調皮搗蛋,就開啟了打孩模式,相比之下,越看越覺得小的可愛又聽話,大的就成了家長“嫌棄”的對像了,當然我說的嫌棄不是真的嫌棄,而是慢慢忽略了對老大的關心和溝通。

家長髮愁,孩子越來越調皮,原來都是因為有了弟弟或妹妹

想想,在沒有小的之前,老大是不是我們心裡的寶,走路怕摔著,喝水怕燙著,這樣高的關注度突然因為多了個弟弟或妹妹被分走了一半,心裡的失落感油然而生,可他們不懂怎麼去適應這樣的生活,叛逆的種子慢慢發芽。

家長髮愁,孩子越來越調皮,原來都是因為有了弟弟或妹妹

到了小學,學習帶給孩子的壓力,每天在學校的情況,我們家長有了解嗎?回到家沒有得到一個好的溝通渠道,每天面對他的就是做作業,不做作業就捱打捱罵,長此循環,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就像家長對待他的態度,簡單粗暴。

孩子永遠都是孩子,永遠需要父母的關注和鼓勵,誰都需要愛,我們大人也不例外。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讓兩個孩子都得到充足的愛,我想這是家長們需要反醒的。

家長髮愁,孩子越來越調皮,原來都是因為有了弟弟或妹妹

有了一視同仁,我們再來談學習,制定一份詳細的學習計劃表,獎懲分明,幾點寫作業,幾點完成等等,帶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生活勞逸結合,分解孩子的學習壓力,讓孩子輕鬆面對自己的學習,現在的孩子學習內容比我們以前要難太多,所以孩子也不容易,我們家長要多些耐心和包容。

我們要和孩子一起成長,多換位思考,多一份溝通,我想這是我們父母要努力改變的方向。

家長髮愁,孩子越來越調皮,原來都是因為有了弟弟或妹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