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口罩去上学


戴着口罩去上学


戴着口罩去上学


●婉 儿(四川)


戴着口罩去上学


2020年4月13日 阴 星期一


经过两天有序的报名,今天开始正式上课了。天气有点阴沉沉的,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被疫情和网课憋坏的心情终于可以释放一下了。这史无前例的寒假放得太久了,学校也显得格外亲切和美好。校门口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和匆忙,孩子们早早地来到学校排好队,间隔一米,在划好的距离有序进入。值周值护的老师和家长志愿者已准备就序,测体温、消毒,回到各自教室读书。

老师们每天的体温登记和签到由网上转到线下完成。

第一节没课,正准备吃早饭时,工作群里发出通知说,第一节课下后,全体师生在教室里进行升旗仪式。我简单收拾了一下,戴好口罩,来到教室。电子白板已打开,清一色的淡蓝色口罩遮住每个同学大部分脸部,不仔细瞧,有些还真认不出是谁了,呵呵。

9:20,全体起立,行队礼,伴随着熟悉的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一刻,我相信在孩子们的心中五味杂陈,比以往的升旗仪式是否更多了一份神圣和感恩?看着这些个头已蹿出比老师还高的孩子,我觉得我的责任还是蛮重的。这一班的学生天性纯良,大部分学习都很认真努力,虽然少数几个学困生有点让人头疼,但品行纯朴、善良,也有很多可爱之处。

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前段时间我校组织了空中教学,但效果并不理想,有少数同学甚至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等于没学,所以在强调了疫情防控方面的注意事项后,我决定从第一课重新学习,抓住重点和难点,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效率。《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给我们呈现了一幅老北京的风俗画,文章的人文内涵很丰富,像熬腊八粥、过小年、祭灶神、吃团圆饭、逛庙会、赏灯展、放爆竹,每件事都可长篇大论,于是我让孩子们在学习完全文后,谈谈自己最喜欢北京的春节哪些习俗并说说原因。可能因为戴着口罩,可能因为与往日不同的学校秩序,孩子们回答问题没有以前那么活跃了,只有罗城峰同学依然很积极,主动举手。其他同学,你们要像罗城峰学习哟,大胆举手,大胆回答,畅所欲言。在谈到各地方言的趣味后,气氛开始活跃,我也趁机学说了几句方言。看来,只要话题引导得当,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

下课后的操场没有了以往的热闹和喧嚣,各班按照划定的区域活动,三三两两,或坐或立、或小声交谈,或做着一些简单的游戏,只有低年级的小朋友不改活泼习性,蹦蹦跳跳,你追我赶,天真率性!

中午,各个值护的老师除了负责维护食堂的打饭秩序,还要到相应的班级测量体温,各种工作量比以前多了很多,但总算开学了,再累也比闷在家里好。累并快乐着,也不失一种人生乐趣,比起那些在疫情中失去生命的逝者,活着并享有未来,已经很幸运了。

开学的第一天繁忙而有序,前两天因为考勤的不愉快也渐渐消散(此事另有记录)。当校园再一次归于宁静,那棵古老的香樟树唱起了歌,随风摇曳……


戴着口罩去上学


2020年4月14日 晴 星期二


闹钟没响,我就起床了,对于一个爱睡懒觉的人来说,实属难得。

窗外阳光明媚,一缕缕透过纱窗,盈满我的心房。起床、洗头、沐浴,然后来到教室,今天早自习该我辅导。未到门口,便听见朗朗的读书声,甚感欣慰。我没有打扰他们,悄悄地走进去,静静地听他们大声朗读。走廊里不时有学生的身影掠过,想必是晨扫的孩子还在做清洁吧。一眼望去,教室里满满的,62位正在蓬勃生长的少男少女,那淡蓝色口罩也遮不住的朝气,令我怀念和向往。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等他们把该读的课文和生字词读完以后,我叫了暂停,对他们说,今天老师给你们读读《史记》,我边读边讲,孩子们非常高兴。我的目的就是想给他们增加一点历史知识,拓展一下视野,丰富人文底蕴。

中午去食堂吃饭,老师们自觉排队,有点学生时代的感觉。现在把饭菜分发到每个班级,打菜的几个窗口再也难见长长的拥挤的队伍。

今天班上该我分饭,趁抬饭菜的同学还未来,我给孩子们开始量体温,一个一个量下去,正常,正常……当量到XXX的时候,屏幕红了:39℃,再量:38.6℃.一连量了五六次,都在38℃以上,我有点担心。有同学说,是不是我们刚上完体育课运动了造成,等我把剩下的同学全部量完,又有两位同学体温显示不正常。我安排了一下,准备将三位同学的情况报告给安办。这时,有老师提醒我:再量一下看看。再量,全部又正常了,几次反复,都是正常的,虚惊一场。

下午上完课以后,我突然心血来潮,想把《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的五帝的辈分排一下,发现了一个有趣又有点让人费解的问题:尧是舜的爷爷的爷爷辈,那尧的两个女儿岂不是舜的祖奶奶辈,舜和两个祖奶奶结婚,和尧又成了翁婿关系,这关系是不是有点乱?

不要急,听我慢慢来把这关系理一理: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和嫘祖(正妃)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玄嚣(青阳),玄嚣有个儿子叫蟜极,蟜极生了个儿子叫高辛,也就是帝喾,高辛又生了两个儿子,和娵訾氏生的叫挚,和陈锋氏生的叫放勋,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尧帝。大儿子一脉先说到这里,现在来说说小儿子昌意这一脉。昌意有个儿子叫高阳,也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颛顼有个儿子叫穷蝉,注意了,穷蝉和高辛是堂兄弟,但是昌意这一脉从穷蝉这一辈开始没落,成为平民。穷蝉有个儿子叫敬康,敬康有个儿子叫句望,句望有个儿子叫桥牛,桥牛有个儿子叫瞽叟,瞽叟的儿子叫重华,也就是舜帝。直到这时,昌意这一脉才重新崛起。另外,鲧也是颛顼的儿子,和穷蝉是兄弟;鲧的儿子叫文命,就是大名鼎鼎的治水英雄——禹。历史上,尧传帝位于舜,舜又传帝位于禹。

这样算来,舜帝和尧帝隔了五辈,而尧帝和禹帝是同辈堂兄弟。

三人的禅让制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关于禅让的真伪,目前也有不同的说法,有待考证,暂且不谈。但三人复杂费解的亲缘关系让我充满好奇:到底是历史真相还是《史记》的勘误?司马迁的《史记》是根据《尚书》来写的,而《尚书》又残缺。跨越几千年的时光,如今越发扑朔迷离,可能这就是考古和史学研究的魅力吧。

写了半天,口干舌躁,不停咳嗽,休息一下吧,明天再接再厉。望望窗外,天已暗下来了,路灯昏暗迷离,池塘里蛙声一片……


戴着口罩去上学


2020年4月15日 晴 星期三


学校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各种花草树木冒出新芽并日渐葳蕤,食堂的饭菜也比以前合了味口,小黑板上的菜单每日更新。

中午打饭的时候,见后勤的代老师用一个小小的塑料碗在盛饭,好奇地问道:“你吃这么点饭呀?”“哦,不是的,留样。”他说。原来如此,我明白了,非常时期,安全第一。以前也要留样吗?我忘记问了。这是我不知道的一个工作领域,却与学校的正常运转息息相关。

食堂和厕所的周围新安装了一些水笼头,每个水笼头的旁边焊了一个小小的长方形架子,上面放上一块肥皂。这一场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疫情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奈。

目前,中国境外输入病例依然源源不断,本地新增关联病例也零星冒出,让人不可掉以轻心。西方各国确诊数量还在上升,死亡人数也越来越多。

操场上,各班上体育课的同学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着各种动作,间隔距离比平常宽了,老师的指导也更加细心周到。经历了这场疫情,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将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春日的阳光散发着淡淡的花香,沐浴着大地,温柔而慈爱。如果不是戴着口罩,这美好祥和的一切,让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此时此刻,地球的很多地方的人们正在被新冠肺炎病毒肆虐。

今天是开学的第三天,因为前期的耽搁,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很紧,我们每天学习一课,各项作业也必须及时完成,及时批改。虽然有点累,但这两天的作业质量较上学期有明显的提高,令人开心。作文批改较慢,从批改的几组情况来看,同学们对此次疫情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即使讨厌口罩,觉得戴着口罩不舒服也还是坚持佩戴,这比国外好多总统首相都强。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就此可见一斑。对于网上沸沸扬扬的小留学生事件,我也认为把未成年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是不妥的。不论是孩子的身心成长还是将来对国家的贡献,副作用都肯定居多。

一个国家的强大,除了军事和经济的强大,更有杀伤力的应该是文化的强大和渗透力。只有自然和人文科学具有世界影响力了,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复兴。《孙子兵法·伐谋》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一滴之水,微不足道;无数滴水,汇成江河;无数条江河之水,汇成大海。

有时独坐发呆,想着死亡,隐隐有些恐惧,但谁人能拒绝得了呢?不如趁着肉身尚在,活出自我,也不枉来此一遭。

(图片:网络)

作者:婉儿

编辑:蜀中野人


戴着口罩去上学

●作者简介●

婉 儿,70后,祖籍浙江温州,重庆巫山人,现居四川泸州。从事教育工作。从小热爱文学、音乐,喜爱文字,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多篇散文和诗歌。


戴着口罩去上学


戴着口罩去上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