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實質名單,為何非美國企業也考慮向華為斷供?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第一強國,無論經濟、文化、軍事、教育以及科技都獨步於世界。美國的高科技企業依靠不斷輸出的一項又一項尖端科學技術,站在了全球高科技產業鏈的頂端。

進入實質名單,為何非美國企業也考慮向華為斷供?

說美國掌握著全球科技企業的生殺予奪可能言過其辭,但美國絕對可以讓全球科技水平倒退十年。

英倫對抗之際特朗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華為等70家相關企業列入美國的出口禁運名單,華為深圳蹲,鍋從天上來。出口禁運即在沒有獲得美國商務部的許可之前,禁止任何美國企業與之進行任何商務往來。

因此,美國半導體大廠英特爾、高通、博通、美光停止了向華為供貨。與此同時,關於日企、德企以及英國ARM公司對華為斷供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進入實質名單,為何非美國企業也考慮向華為斷供?

就在美國高科技企業宣佈向華為斷貨後,為何非美國企業同樣考慮向華為斷供甚至對華為部分斷供?

據一位外資分析師講述,ARM公司內部的禁令發出之後,禁止所有業務員、工程師與華為員工見面,連打來的電話都不能接。ARM員工表示,兩家企業之間的所有聯繫都斷掉了,因為見面也算是給技術啊!

進入實質名單,為何非美國企業也考慮向華為斷供?

可見企業之謹慎,到底什麼使得他們如此害怕?

這無關Local Politics,而事關Enterprise Interest!

因為美國商務部頒佈的“實質名單”可不簡單,處於名單上的企業不僅美國企業不能和其進行往來,而且外國相關聯的企業也禁止與其往來,而這則源於美國強大的科技實力。

實質名單中規定,源自美國的外國製造超過美國所設條件也屬於禁運範圍,一定程度上屬於美國企業。

進入實質名單,為何非美國企業也考慮向華為斷供?

在這個規定中,伊朗、朝鮮、蘇丹、敘利亞的外國製造不能超過10%,中國則是25%。通俗點講,就是如果你外國企業的產品中含有10%、25%或其它限定值的美國產品,那麼你的企業也被視為美企同樣要聽命於美國。

除非,你的企業想上美國黑名單以及不進入美國市場。

在華為被列入黑名單後,與華為有關聯的外企和臺企都開始自查供應鏈,查明其向華為供應的產品有多少來自美國廠商多少來自自產,這對於一家科技企業而言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進入實質名單,為何非美國企業也考慮向華為斷供?

21日,德國半導體公司英飛凌發表官方聲明,經過初步統計我司不受美國出口法令限制,將持續向華為供應。而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授權給華為的其中一個或幾個核心,其研發中心正好設在美國,ARM向華為斷供。

幸運地是,ARM對華為採用的是永久授權,所以幾年之內對華為影響不是很大。

華為將海思推到聚光燈下宣佈備胎一夜轉正之後,曾有一篇文章就指出華為最大的威脅不是美國企業而是一家來自臺灣的科技企業——臺積電。

進入實質名單,為何非美國企業也考慮向華為斷供?

因為華為的芯片基本上都是交由臺積電生產,而海思已是臺積電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客戶。

雖然臺積電在第一時間表示,經初步評估後我司應符合出口管制規範,決定不改變華為的出貨計劃將繼續出貨華為。

但臺積電晶圓廠內的生產機臺,如蝕刻、CMP製程等核心設備大都來自美國設備大廠,光設備至少有六成來自美國公司。

進入實質名單,為何非美國企業也考慮向華為斷供?

因此,臺積電仍是一個不確定因素!

在芯片製造領域臺積電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佔據世界芯片製造80%的市場份額。大陸芯片製造比較優秀的企業就是中芯國際,但與臺積電相比差距不小,臺積電已經可以量產7nm製程的芯片,而中芯國際才突破14nm的技術大關。

進入實質名單,為何非美國企業也考慮向華為斷供?

不過,一名臺灣科技產業分析師說,我在華為的朋友說,料都備好了,短期內沒有什麼問題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