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關注】看,疫情大考中那些年輕的身影……

津雲新聞訊: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強調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併為在疫情中,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真情奉獻的全國各族青年感到驕傲!

  獲得總書記“點贊”的,是這樣一群年輕人。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戰鬥中,他們的身影穿梭在紅區病房中、方艙醫院的床位間、社區值守的風雪中,復工復產的轟鳴裡……他們是天津青年中的優秀代表,也是這次疫情大考的答卷人。他們挺身而出、衝鋒在前,不畏生死、擔當奉獻,以實際行動回應總書記的囑託,踐行五四精神,展現偉大的愛國情懷,彰顯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津雲關注】看,疫情大考中那些年輕的身影……

【津雲關注】看,疫情大考中那些年輕的身影……

  他是於洪志,天津市海河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在重症隔離病區,搶救患者的高風險操作,他都衝在前面。他堅守紅區38天,不幸感染新冠病毒,住院後還通過電話交接病情,康復後毅然申請重返抗疫一線。

  他是馮瑞豐,寶坻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天津市醫療隊最早進入武漢紅區的醫生。疫情初期諸事繁雜,他與隊員迅速設置規劃重症區,爭分奪秒開展接診救治工作,竭盡全力讓每一位病人轉危為安。

  他是於茂河,天津市第十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和隊員完成湖北恩施州全部252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質控,傳染源排查、病例及疫情分析。他也是天津市援鄂醫療隊中堅守最久,最後一批撤離的隊員。

  她是肖婷,天津醫科大學朱憲彝紀念醫院護士。身為“90後”的她在醫療隊中年齡最小,卻主動請戰上一線。在武漢第一醫院重症病區,扎針、喂藥、搬運氧氣瓶……工作強度超大。衣服被汗水浸溼,臉上是防護設備留下的道道勒痕,然而在患者眼中,她是最美的“白衣天使”。

【津雲關注】看,疫情大考中那些年輕的身影……

  不僅是他。

  還有他,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丁丹,帶領團隊快速研發出了新冠病毒IgM/IgG抗體檢測免疫熒光層析試紙卡,用於為疑似患者排查提供血液樣本的現場快速檢測,15分鐘以內即可完成測試。

  還有她,和平區五大道街福林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趙瑩,連續奮戰社區抗疫一線61天,直至拿到《強制休息通知單》,然而僅僅休息了一天,就偷偷“溜回”工作崗位,繼續戰鬥。

  還有他,天津市高速公路集團收費員高應衛。這個從15歲開始擔負起照顧全家三個病人重擔的男子漢,主動請纓參加“黨員突擊隊”,支援高速服務區疫情防控檢測工作。當天津市血庫受疫情影響而嚴重告急時,他毅然擼起袖子,主動獻出自己的青春熱血。

  還有她,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君婷,疫情初期毫不猶豫捐款1億元用於支持天津湖北等地疫情防控,第一時間為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供應鋼材100噸。其援助物資已送達多國醫療前線,助力世界戰“疫”。

  還有他

,天津市公安局強制治療管理總隊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二級警長穆湘。將年幼的孩子、身患癌症的老人託付給同在醫療戰線的妻子,他赴恩施州宣恩縣快速組建了一支心理團隊,通過“空中熱線”,用專業知識慰藉那些焦慮、恐懼、悲傷的心靈。

【津雲關注】看,疫情大考中那些年輕的身影……

【津雲關注】看,疫情大考中那些年輕的身影……

【津雲關注】看,疫情大考中那些年輕的身影……

  他的身影並不孤獨,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他不僅是他,他是他們,是支援湖北醫療救治隊、公安疫情應急處置小分隊、海關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出入境邊防檢查執勤隊、公益家教志願團隊……他們是一個個團體,抗疫一線的一個個紅色方陣,在危難時刻,用最年輕的生命擋在了人民群眾前面,與黨和國家一起共同迎接這場特殊的“大考”。

  “只要我在,我第一個上!” 於洪志說。

  “每一個患者感謝的話語、手勢甚至眼神,都是我最大的工作動力,不計生死。” 肖婷說。

  “社區的事兒太多了。要是我懈怠了,可能會影響到很多人。使命所在,我必須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趙瑩說。

  “我的成長離不開黨和政府、社會的關心關愛,現在正是我回饋社會的時候。” 高應衛說。

【津雲關注】看,疫情大考中那些年輕的身影……

【津雲關注】看,疫情大考中那些年輕的身影……

【津雲關注】看,疫情大考中那些年輕的身影……

  青春如朝露,似朝霞。人們常常感慨青春易逝,韶華難在。在相對短暫的青春時代,如何才能實現人生真正的意義?

  “進前而勿顧後,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中國共產主義先驅李大釗早就給出了答案。他曾在《青春》中鼓勵青年一代,要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中華。朝暉夕陰,唯有讓青春面向光明,融入時代,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洪流之中,才能鑄就青春永恆的意義。

  勇敢、正直、勤奮、堅毅。這次疫情中逆行的年輕人,在與病毒的鬥爭中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壯麗絢爛的青春的之歌。作為中國明日之棟樑,必將開創中國嶄新之未來。

  然疫情大考尚未結束,吾輩青年仍需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