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姐妹取名“愛中愛華”,祖父曾幫中國抗日,父親已拿中國綠卡

引言

飛虎隊大家應該不陌生的,這是由美國軍官組建的援華航空隊。飛虎隊成立的時候正是中國抗戰階段,這支航空隊無疑給予我國極大幫助。在戰爭時期飛虎隊就擊落了日本敵軍六架飛機,中國能取得了勝利,這支隊伍幫了不小的忙。

所以這支軍隊不是即使由國人組建的軍隊,我國人卻很感激這支隊伍,因為他們確實幫助了中國,戰爭最後取得了勝利無疑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美國姐妹取名“愛中愛華”,祖父曾幫中國抗日,父親已拿中國綠卡

飛虎隊穆愛仁之後,自小在中國長大

飛虎隊的成員在戰爭結束後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但是都將中國視為第二個故土,時常會來到中國看看。在其眾多的成員中,穆愛仁一家是最深愛中國的。即使完成任務後很多成員都回國了,但是他卻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繼續留在中國,福建從教了一段時間。後來穆愛仁回國後又再次來到了中國,這次不是自己孤身一人,而是帶著妻子一同前來。之後他們還有了一對可愛的孩子。

美國姐妹取名“愛中愛華”,祖父曾幫中國抗日,父親已拿中國綠卡

後來1988年穆愛仁有來兩個孫女,取名愛中、愛華。這對美國姐妹取名“愛中愛華”,祖父曾幫中國抗過日,父親已拿中國綠卡。愛中、愛華兩人自小就在中國生活,接受中國文化的薰陶。在這裡愛中、愛華個年中國本地的孩子一樣,並沒有受到任何的排擠,兩個孩子也很喜歡中國的朋友,經常在一起玩耍。

在中國的生活豐富多彩,後進藝術團學習

愛中、愛華兩姐妹在中國一直待到上大學的時候。她們才到南京的時候,剛好本地正在舉辦了一個會談,但是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就是需要懂得英文的孩子為開幕式解說,可當時在中國很少可以看到外國孩子,更別說是會英文的孩子。所以愛中、愛華兩人就被選為這次會談的解說人。兩個孩子表現得很好,颱風十分穩當,一點也沒有怯場。而且經過這次會談大家都認識了這兩位飛虎隊穆愛仁的後代。

美國姐妹取名“愛中愛華”,祖父曾幫中國抗日,父親已拿中國綠卡

此外兩人的表現被當地小紅花藝術團的老師看重,覺得是為可塑之才,同時兩人的媽媽也很希望孩子可以進藝術團,雙方都十分滿意,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愛中、愛華自然抓住這次機會成功的進入了小紅花藝術團,在這裡她們接觸了中國傳統的藝術文化,京劇、越劇一一學過。

藝名不斷更換,最後還是覺得采用愛中、愛華

愛中、愛華倆姐妹在藝術團學藝多年,直到十幾歲的時候才隨師出演,她們第一個出演的地方是江蘇,受江蘇衛視的邀請表演相聲,當這倆位被問及叫什麼的時候,她們說的不是愛中、愛華,而是愛江、愛蘇。明星藝人改名字很常見,但是大都只改一次。可是這兩姐妹每到一個地方演出都會更改自己的藝名,而且這個名字也不是隨意更改,而是根據自己演出的地點來修改,有次去了華東演出,於是叫作愛華、愛東。

美國姐妹取名“愛中愛華”,祖父曾幫中國抗日,父親已拿中國綠卡

愛中和愛華姐妹

之後兩人一直從事著演出事業,並且會說地道的中國話。1995年愛華因為家庭的緣故,舉家搬來了北京。不久《正大綜藝》這檔由央視開播的節目邀請愛華參加,就這樣這位美國姑娘被中國人民知道。此外愛中、愛華除了會出演一些節目,她們也非常的關注中國的公益,因為她們的母親是位富有愛心的人,她們搬來中國的時候,雖然不是本地人,但是卻很關心中國的公益。在母親的影響下,兩個人經常會參與一些公益活動,傳授自己學到的知識,幫助有困難的人民。

結語

“封建諸侯各世其位,欲使親民如子、愛國如家。”這是封建王朝理想的社會狀態,現在已成為常態,不僅國人愛國,外國同樣也有這樣喜愛中國的人,愛中、愛華就是如此。她倆雖然不是中國孩子,但是從小留在中國,在中國長大,學習中國的文化,大半輩子的時間都留在中國,兩位都將這裡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所以她們熱愛這裡的人,喜歡這裡的風土地貌,山川河流,願意為了公益事業而奉獻。這份愛國之心,為社會奉獻的心就算是真正的國人也很少有人做到如此。這兩位美國人值得我們尊敬,更要學習她們身上那份愛國之心。

參考文獻: 

《舊五代史·晉書·安重榮傳》

《漢紀·惠帝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立即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