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前街道農大社區衛生服務站:居家醫療讓老人老有所“醫”

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看病、養老成為廣大老人繞不開的話題。對於一體多病的老人來說,頻繁的住院、檢查、治療,讓他們不堪其苦。在家就能享受“一站式”醫療服務,已成為很多老年人的強烈訴求。

著眼於此,泰前街道農大社區衛生服務站自2018年開始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暨居家醫療服務舉措,讓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尤其是那些失能半失能老人在家就能享受親情化的醫療服務,有效破解了老人老無所“醫”的難題,受到老人及其家人的高度讚譽。

泰前街道農大社區衛生服務站:居家醫療讓老人老有所“醫”

楊愛華(中)帶領醫護人員入社區提供居家醫療服務。

民生需求,“一站式”服務受青睞

“這兩年來,多虧了服務站的醫生和護士們,我和老伴的身體才沒有出現什麼問題。”談起農大社區衛生服務站推行的居家醫療服務,今年72歲的鄒女士直言獲益頗多。

鄒女士和老伴都是典型的老年病患者,兩人都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多年,她的老伴還患有慢性支氣管哮喘。每到秋冬季節,兩位老人就成為醫院常客。由於子女常年不在身邊,看病就成了他們的心頭病。“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最怕去醫院看病拿藥,既累心又累身。”鄒女士告訴記者,得知農大社區衛生服務站推行家庭醫生上門服務後,她和老伴就主動與服務站簽了約,“一週來家裡一次,給我們查體、送藥。平時覺得身體不舒服了,只要打一個電話,他們也是隨叫隨到。”在鄒女士的心裡,家庭醫生提供的居家醫療服務幫助她和老伴解決了以往的看病、拿藥、住院等問題,更提高了晚年生活質量,“有家庭醫生在身邊,我們心裡踏實多了,感覺更幸福了。”

其實,像鄒女士這樣享受泰前街道農大社區衛生服務站居家醫療服務的老人並不少。自2018年1月起,農大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楊愛華就帶領服務站十餘名醫護人員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並藉機推行居家醫療,讓居家老人享受便捷、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兩年多時間來,已有百餘名老人嚐到了居家醫療帶來的幸福感。

泰前街道農大社區衛生服務站:居家醫療讓老人老有所“醫”

家庭醫生上門服務,為患者治療。

專業規範,打造居家醫療品牌

“慢性病是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風險,由於多數老年人行動不便,就需要在家中獲取必要的醫療服務。”楊愛華表示,居家醫療作為一種醫療服務“新產品”,實現了老人看病不出門、取藥不排隊,避免了一人治療、全家跑醫院的局面,可謂有效破解了老人老無所“醫”難題。

泰前街道農大社區衛生服務站提供的居家醫療服務包含診治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疾病、預防和管理疾病、看護、護理等。“一般是定期一週上門一次,針對情況比較特殊的老人,醫護人員就一天一次,為老人提供檢查、治療、送藥等服務。”楊愛華告訴記者,農大社區衛生服務站訓練有素的家庭醫生能夠通過綜合性的診斷,提高老年患者的醫療效果,切實承擔起健康“守門人”的責任。

泰前街道農大社區衛生服務站:居家醫療讓老人老有所“醫”

家庭醫生詢問老人身體情況。

楊愛華告訴記者,農大社區衛生服務站根據醫、護、公衛組合分為5個小組,定期到老人家中進行體檢,並給予相應的用藥、飲食指導。體檢內容主要包括血壓、心肺聽診等體格檢查,還有血糖檢測、心電圖檢查等健康指標檢查。“平時,社區老人只要給我們打電話,醫護人員幾分鐘之內便可趕到,保證他們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楊愛華表示,經過不斷培訓和鍛鍊,服務站的醫生和護士都具有較強的綜合業務能力,能及時準確處置一般的醫療突發狀況,更能滿足老人的日常醫療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