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炒股集體滑鐵盧?17家一季度自營收入腰斬,海通等輸最慘

此前,隨著自營業務連續蟬聯券商營收第一大業務,股票“炒”的好不好,已經成為各大券商核心能力。

一季度,在疫情和外圍股市暴跌雙重影響下,A股出現大幅波動,給各大券商自營業務帶來艱難考驗,最終大部分券商表現不盡人意。

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券商一季度整體自營收入同比下滑43%,不少券商自營業務紛紛“折戟”,甚至出現虧損,導致一季度淨利潤大幅下滑。

37家上市券商中,僅有8家券商自營收入同比增加,29家券商自營收入同比下滑。其中,多達17家券商自營業務收入下滑幅度超過50%,10家下滑超過80%,財通證券自營業務甚至出現虧損。

就頭部券商來看,自營收入分化顯著。其中,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和廣發證券一季度自營遭遇滑鐵盧;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和中國銀河等自營逆勢增長,使得一季度的業績表現亮眼。

券商炒股集體滑鐵盧?17家一季度自營收入腰斬,海通等輸最慘

17家券商一季度自營腰斬,甚至有券商出現虧損

2019年,各大券商度過了完美的一年,尤其是自營業務“賺嗨了”。數據顯示,2019年證券行業的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為1221.60億元,佔比33.89%,為證券行業佔比第一大的業務。

不過,緊隨而來的一季度,券商的自營投資就遭遇巨大考驗。

整體來看,2020年一季度券商全行業的證券投資收益為291.92億元,去年一季度為514.0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43.21%%,自營收入在券商總營收中佔比下降至30%以內,被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含席位租賃),即傳統的經紀業務收入反超。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37家上市券商中,僅有8家券商自營收入同比增加(自營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29家券商自營收入同比下滑。

其中,多達17家券商自營業務收入下滑幅度超過50%,出現腰斬;10家下滑超過80%,財通證券的自營業務甚至出現虧損,可謂慘烈。

不過,也有券商自營異軍突起。其中,紅塔證券逆勢大增139.07%,自營收入達到9億元,使得其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增長135.77%至4.84億元。

37家上市券商中,有9家2020年一季度自營收入超過10億元,比去年少了6家。其中,中信證券自營穩居行業第一,高達57.24億元,華泰和中信建投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分別為25億元和18.82億元。多達23家券商一季度自營收入低於5億元,有6家券商低於1億元。

一季度自營業務的“折戟”,也導致多家券商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甚至有券商虧損。

其中,興業證券一季度自營業務收入僅有2.77億元,同比下滑86.50%,導致一季度淨利潤僅2.71億元,同比下滑72.83%;中原證券一季度自營下滑75.29%,僅有0.84億元,拖累了一季度的業績,歸母淨利潤出現虧損0.67億元。

此外,國盛金控一季度則虧損1.23億元,主要是旗下國盛證券的自營業務形成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下降導致,其一季度自營就虧了1.16億元。

頭部券商分化顯著,國君海通廣發遭遇滑鐵盧

就頭部券商來看,一季度自營業務收入則分化顯著。

其中,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和廣發證券三家頭部券商一季度的自營業務出現大幅下滑,這也意味在這三家券商在權益市場的投資風格較為激進。

國泰君安一季報顯示,投資收益14.07億元(同比-10.11%),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3.23億元(同比-272.67%),自營業務合計收入僅0.8億,較去年同期下滑96.49%。金融資產的浮虧部導致國泰君安的一季度業績下滑明顯,歸母淨利潤僅為18.26億元,同比下滑39.25%。

海通證券一季度則顯示,自營業務收入12.54 億元同比下滑74.07%,佔營收比由去年同期 47.11%大幅下滑至17.95%。自營業務收入的大幅下滑,明顯拖累了一季度的業績,導致一季度淨利潤僅22.83億元,同比下滑39.35%。

另一家自營業務大幅下滑的頭部券商廣發證券,一季度自營收入11.48 億元,同比大幅下降 67.15%,使得廣發證券一季度的歸母淨利潤下滑至20.71億元,同比下降29.07%。

中銀證券分析,截至期末,廣發證券金融投資規模2162.08億元,規模較年初增加11.8%。若後期市場回暖,自營業務有望邊際改善。

不過,也有頭部券商的自營投資逆勢增長。其中,中信證券自營業務收入56.94億元,同比增長11.91%,表現遠勝行業水平。

華泰證券一季度自營收入為25億元,同比增長13.41%,這也使得華泰一季度的淨利潤升至28.88億元,同比增長3.9%。

華泰證券高管此前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2019年公司自營收益的增幅與其他一些券商相仿,但公司權益類自營比例偏低,公司自營業務實現增長主要緣於,在交易端公司加槓桿和擴大交易性金融資產規模。這或是其一季度自營增長的重要原因。

中信建投一季度則實現投資收益16.34億元,同比增加140%,使得一季度的歸母淨利潤達到19.51億元,同比大增31%;中國銀河證券一季度則實現投資收入14.44億元,同比大增1245.45%,主要原因為自營收入大幅增長。

據光大證券研報顯示,中國銀河自營投資逐步向多策略並行的投資模式轉型。其中,權益類自營投資開展多量化投資策略,固定收益類自營擴大債券規模,加大了中低風險量化對沖策略規模。顯然,量化投資策略讓中國銀河的自營收入在一季度遠遠跑贏行業。

在自營方面的表現,令頭部券商的業績拉開了差距,“炒股”能力越來越考驗券商的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