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消灭鸦片才发动战争?或许我们应该加深对鸦片战争的认知

最近,香港的一位教师火了,因为他在网课中向说“英国为消灭鸦片才发动战争”。这件事让我们对香港的基础教育产生了深深的质疑。这么多年来,他们教育出了什么样的人啊。所谓“忘记历史就是背叛”,难道才100多年,人们就忘记了英国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行了吗。

一,英国为什么要搞鸦片贸易

时间回到18到19世纪,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统治之下,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农耕文明国度。而英国已经开始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英国利用其强大的工业实力,成为了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的中心。为了获得更大的销售市场,英国将矛头瞄准了中国。他们企图打开中国的大门。

当时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只有在广州可以进行贸易。但是中国对英国的产品根本不感兴趣,英国却需要大量在中国进口茶叶、瓷器等。结果就是导致英国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为了扩大在华市场,英国在1793年派遣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在面见乾隆皇帝的时候,提出了五点要求,分别是:

一,英国派遣全权大使常驻北京,如中国愿意派大使到伦敦去,英国皇室必将以最优等礼仪款待。

二,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三,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四,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希望中国有固定的,公开的海关收税标准


英国为消灭鸦片才发动战争?或许我们应该加深对鸦片战争的认知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然而,这些条款和清朝的闭关锁国体制是违背的,于是乾隆拒绝了这些要求。英国的企图破灭,这下就他们就开始想其他办法了。由于白银的大规模流入中国,导致了英国的货币体系不太稳定。为了扭转这种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对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最早在明朝传入中国,但是一直是作为药材输入的。1729年,雍正得知云南广东一带有吸食鸦片的行为,于是开始下令禁烟。《大清律例》中有对买卖鸦片行为的处罚。然而,由于地方政府的腐败,清朝根本无法禁止鸦片的输入。从1799年到1816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3000箱鸦片,到1836年已经上升到了33万箱。

英国为消灭鸦片才发动战争?或许我们应该加深对鸦片战争的认知

鸦片大规模的输入,导致白银大规模流出。1793年,中国的白银库存为7000万两,到1825年只有1000万两了。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茶叶的绝大部分资金都是来源于同中国的鸦片贸易。

二,西方媒体是如何为鸦片贸易辩护的

英国作为当时的工业文明国度,对于鸦片的危害那是十分清楚的。当时为了从鸦片贸易中获得利益,英国人早就把所谓的文明抛到了九霄云外,就如同他们在非洲将人权抛弃一样。1839年的《悉尼先驱报》已经将鸦片的危害写得淋漓尽致。“他们抵制诱惑的能力不那么强,身心虚弱,没有能力维持一贯微薄的薪水,终有一天,烟瘾再犯而买不起鸦片时,只能撒手归西。”

英国为消灭鸦片才发动战争?或许我们应该加深对鸦片战争的认知

文章也对中国鸦片屡禁不止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广州以及沿海其他地方的清朝官员都是鸦片吸食者。给海关大楼的官员送一箱鸦片,就足以贿赂他们同意卸下一整船货”。《新西兰殖民报》认为“中国当局表现上禁止鸦片的进口和吸食,但从未采取任何决定性的措施去终结鸦片贸易,相反,中国各级官员都鼓励这种交易并从每箱鸦片中得到一定比例的抽成,虽然他们有时会发布公告反对鸦片贸易。”

这些报刊将当时中国的情况解析得十分准确,正是旁观者清。但是鸦片贸易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还是英国人走私、贿赂行为。英国的另外一些报刊则为英国的鸦片贸易进行了宣传。如1840年,澳大利亚的《快报》说从土耳其到中国,吸食鸦片就是人们民族风俗,还具体说土耳其人和中国人吸食鸦片的区别,感觉就像介绍文化一样。文章说中国人吸鸦片就如同喝酒,只要不大量吸食,就不会有害。甚至他们举出一些例子,说某些人吸鸦片的数量比吃的饭还多,而且活得好好的。

英国为消灭鸦片才发动战争?或许我们应该加深对鸦片战争的认知

但是中国皇帝早已知道了鸦片的危害,于是派遣林则徐到广东销毁鸦片。然而,此事却引发了英国人的不满。他们借口:鸦片不是中国人的财产,而是英国人的财产。即使禁烟也不能没收英国的人的鸦片,而是通知英国人拿走鸦片,并且禁止再来。英国媒体甚至认为没收商品比鸦片贸易更加不道德。这完全就是歪理邪说,因为之前清朝早就禁止鸦片输入,而英国却公然违法走私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

三,如何看待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耻辱历史的开端。自从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就不断入侵中国,导致中国领土和主权被大量破坏。因此,绝大部分中国人想到鸦片战争莫不咬牙切齿,或者再三感慨。

如果我们从文明的角度来讲,鸦片战争是新兴的工业文明国家和传统农耕国家的一次对抗,这种对抗已经在亚洲发生了很多次。农耕文明国家是无法击败先进的工业文明国家的,这一点无可置疑。因此,在鸦片战争中被击败并不是耻辱,耻辱的是中国并未立马向日本那样学习西方,自强自立,最终一雪前耻。

英国为消灭鸦片才发动战争?或许我们应该加深对鸦片战争的认知

有人说,如果鸦片战争爆发早100年前,或许中国人能够更早开始学习西方。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在100年前,西方对中国的冲击还不会深入统治核心,因而无法改变中国的走向。但是在1840年,英国基本实现了工业革命,此时西方对中国恰好可以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至少也发动了“洋务运动”。如果西方对中国的第一次大规模冲击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那么中国就危险了,或许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沦为殖民地了。

英国为消灭鸦片才发动战争?或许我们应该加深对鸦片战争的认知

鸦片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要对外开放,努力学习各大文明的先进成就,千万不要妄自尊大、闭关锁国,闭门造车,这样会落后于世界潮流。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认清楚中国和全世界发达国家,甚至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不要因为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自认为可以吊打全球,实际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不能学习“义和团”,将一切外国的事物都视为“仇敌”,将学习外国称为“崇洋媚外”,这样反而不利于社会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有民族自信,对于自己的缺陷我们可以指出,对于自己的优势我们保持乐观。只有如此,我们才是一个真正自信的民族。

英国为消灭鸦片才发动战争?或许我们应该加深对鸦片战争的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