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鉅虧3500億元,他還能創造股神神話嗎?

韜光養晦ZTG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非常肯定股神肯定會繼續續寫傳奇。

首先我們先來看幾個數據。

1:1965年至2020年4月30日,伯克希爾股價從18美元漲到281700美元,漲幅15650倍,年複合增長率是20.3%,而同期標普500年複合增長率為10.0%。

2:幾次危機時期,巴菲特更能獲得超越市場的表現;1987年、1997年、2000年,2008年。

從歷史數據可以看出,巴菲特在每次危機之後收益都是大大優於市場表現,特別是08年金融危機之後大大優於市場表現。

其次:我們看看巴菲特股東大會重要內容。

1、4月份美股反彈了,巴老賣出了65億美元股票,買入4億多,淨回籠現金61億美元,三月份暴跌沒有淨買入而是選擇淨賣出。

2、美國經濟還是非常強的,不要在美國身上下錯賭注,不做空美國。從長遠來看,股市上漲是大趨勢,美國經濟總會走出危機,每次危機之後美股又是開啟牛市。

3、伯克希爾一季度持有1250億美元,現金充足,但不輕易買入股票。

4、股票的回報會比國債高,會比你持有的現金好。

從這個裡面可以看出,股神覺得美股還有二次探底預期,現在持有1250億美金現金,接近9000億人民幣。可以預見一旦美股二次探底,股神大手筆抄底,兩三年之後又會重現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神話。

綜合:股神持有9000億現金,等待美股二次探底之後,大概率續寫08年金融危機的輝煌。


作手一葉孤城


股市裡賺錢更多靠著是國運,美國印鈔到了無節操的地步,金融危機隱形的泡沫隨時都會再次破裂,鉅虧3500億可能就是剛剛開始!

巴菲特的價投理念失效

在疫情期間,巴菲特不僅沒有買入最活躍的特斯拉,而且錯過了屢創新高的亞馬遜。疫情來臨,也沒有建倉最受益的醫藥股。雖然持有大量現金,卻沒有在市場最恐慌的時候抄底。期間唯一抄底買入的達美航空,甚至在地板價割肉。

所有的操作都符合巴菲特的一貫作風,不愛科技股,喜歡傳統行業!但美國近幾年經濟發展一靠科技創新,二靠美國不斷寬鬆的貨幣政策!

沒有重倉科技股而是選擇了美國貨幣政策利好的傳統行業,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讓原本不可一世的老美,開始顯露原形,表現出了的卻是貧富差距的巨大反差。居民當前每週領取失業金人數達到了3000萬人,美國的疫情拐點遲遲沒有出現,美聯儲印錢還能支撐多久?

美聯儲在透支美國的60年前建立的美元霸權體系的價值,一旦美元崩盤,美聯儲就是印再多錢也都是廢紙!

建立在美元虛假繁榮上的美國傳統行業,面臨著土崩瓦解的風險,這才是讓巴菲特坐立不安的原因!

巴菲特積攢了一輩子財富,錢太多一旦逃離美國,只能加速美國經濟的打擊,甚至導致美國股市泡沫破裂!現在只能是硬著頭皮扛下去,所以就出現了股東大會的邏輯上已經有些顛三倒四,自相矛盾的一幕:

語氣堅決的表態絕不做空美國,實際操作卻是清倉航空股;一邊割肉離場,一邊喊現在是買股票的好時機,同時希望人們做好長期對抗疫情的準備,要做好買入的股票會下跌50%以上的準備

……

這次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說白了就是巴菲特鼓勵自己的擁躉著主動抄底美股,好讓自己減少虧損!

巴菲特也是人,難逃美國國運的衰微!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陸哥財經


巴菲特之所以稱之為股神,並不在於他常年不虧損或是短期內的大幅獲利,而是其大半輩子實現的持續複利效應帶來的巨大規模收益和其倡導的投資價值理念在投資領域中的影響力。

“股神”也會在投資上失策從而造成虧損,但其勇於承認。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公司發佈的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中顯示,公司第一季度虧損497億美元,是公司成立以來的最大虧損,主要原因在於疫情期間美國股票市場大盤的暴跌,所有的公司都受到了波及和影響,導致公司持有的股票市值嚴重縮水,伯克希爾也未能逃過這一市場的洗劫。

截止一季度末,伯克希爾目前持有的前5大重倉股,市值均出現明顯回調:

同時一季度的美國股市,在短短10天內接連發生了4次熔斷,就連身經百戰的股神巴菲特也難以獨善其身。在這次的投資中,也犯了一個“錯誤”。在過去幾年,巴菲特對航空股偏愛有加,美國四大航空公司在巴菲特的持倉中佔據重要位置。而在今年2月股市下跌之時,巴菲特還曾“抄底”達美航空,可是隨著疫情的蔓延,眾多航空股遭到腰斬,巴菲特套在了半山腰。航空股在未來何去何從,也是市場最關注的焦點。在這次大會上,巴菲特給出了明確的回答,表示不看好航空股,並已經全部清倉四大航空公司的股票。

股市裡不存在永不失手的戰士,就算是股神也會有失手的時候。投資中,正確評估公司的投資價值,當基本面與當初的投資邏輯發生背離時,及時認錯離場,並不丟人。但即使是本次大盤牽連所帶來的資產減值和股神的判斷失誤所造成的“大出血”也無法抹去股神在投資界所作出的貢獻和其大半輩子所實現的資本價值積累與增加,即無法撼動股神的地位。

我們之所以給予巴菲特“股神”的稱號是因為他實現了常人所難以達到的保持年均20%左右的持續複利收益、對於優質投資資產和標的公司的獨特自我判斷以及在他身上的許多值得學習和傳播的投資價值理念。

巴菲特自身財富的快速增長,首先與其幾十年在股市中屢戰屢勝以及實現的複利效應脫離不開關係。巴菲特幾十年的時間,從一百美元發展到現今身價數百億,經濟頭腦讓人歎服,其在股市中屢屢上演利潤翻幾十倍、上百倍的神奇操作,“股神”之名由此而來。

據統計,巴菲特的部分投資戰績如下:

業績的複利: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年均ROE為19.2%

最終得出的數據是:巴菲特54年的投資生涯,累計獲利62021.72倍,年複合收益率22.67%。這樣的投資收益可以配得上投資界第一人即“股神”的稱號了。

而投資給予投資者物質上的收益是果,而過程中得到的認知和經驗昇華才是精和因,果源於因,因此我們因應更關注因,發掘股神實現這樣驚人收益背後的原因。

“股神”實現如此持續暴利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是他在投資上的眼光和對資本的理解深度超出了常人。

股神巴菲特的其中一條投資秘訣是“兩條腿走路”:即實業利潤+投資收益。實業利潤是指伯克希爾保險公司的保險主營業務為投資提供的巨大資金。伯克希爾的業務實際上分為兩大板塊,第一大板塊是保險業務。而伯克希爾表面上是一家財險公司,但實際上為保險業務帶來大量利潤資金的卻並不是一般的財險業務,而是伯克希爾的巨災保險業務,由於自然災害會導致許多不可抗力的風險變為事實,所以實現的銷售額很高,但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又比較低,因此巨災保險所帶來的利潤是難以想象的,也是伯克希爾賺大錢的秘訣,規模也比一般的財險要大得多。

有了保險業務帶來的巨大持續性資金來源和支撐的基礎後,巴菲特便把這些資金用來投資在股票市場中和進行投資併購、收購。巴菲特最厲害的地方其實不在股票市場的投資上,而在於其併購投資的能力。伯克希爾併購的鐵路和能源公司佔據了主要收入的1/3左右,可見巴菲特在做投資併購時看的遠、看的準、看的穩。

這樣的“保險+投資”的資金流動增值的邏輯框架走下來,自然就使得巴菲特所持有的資產和資金能夠實現自循環式的增值從而形成越來越大的資金規模。

第二是因為他所倡導的投資理念和邏輯在投資屆中非常適用、有巨大的影響力且獲得了普遍性的高度人可,很多出色的投資人都以此為標準進行學習。

在股票市場上,巴菲特不在意短期內的收益或是虧損,即他不喜歡也不倡導藉助短期的波動實現收益的這種投機行為,因為投機派的關注往往不是企業的真實能力、真正的內在價值和長期價值,而是一些市場上其他外界特殊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往往不是長期且頻率較高的,而是特例性的,所以帶來的風險也極大,雖然投機的行為的確可能實現短期內資產價值的大幅提升,但其實現的盈利不具有長期性和足夠的參考性。

恰恰相反巴菲特倡導的是長期價值的投資邏輯,是從這種長期價值投資角度出發的,他考慮的其實是公司的“護城河”和長期價值,“護城河”這一概念其實也是股神巴菲特提出的,護城河其實就是公司是盈利具有實現長期持續性盈利的能力,在《巴菲特的護城河》一書中,護城河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了四個:無形資產(品牌護城河、專利護城河、政府授權壟斷護城河等)、轉換成本、網絡效應和成本優勢,這些都是長期可持續性收益和長期價值的主要衡量因素,也都被後來的投資者們廣為傳播。同時護城河的長期價值能充分體現出優質資產在公共層面對於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公共價值,這種公共價值是真實的、持續性的,而且可能會很高,大家對這些優質資產的評價也隨之升高,自然其股價就會由於市場良好的預期而實現持續、穩定的上漲,這其實賺的是優質資產發揮其長期持續的真實價值所帶來的發展紅利,而不是短期內極其不穩定且很有可能不能持續的風險投機收益。巴菲特的護城河理論,全面揭開了企業持續盈利的底層終極源泉,對投資者和創業者帶來了全所未有的價值。

同時,股神巴菲特還提出了許多在股票市場中尋找優質資產和投資的金句,譬如“選股如選妻,收購如結婚”、“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價值投資只會遲到,不會缺席”、“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藥,應該要把他們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兒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等,這些在投資屆赫赫有名、廣為流傳的經典名言其實也都是基於長期價值投資這一核心投資理念提出的。

以上兩點足以支撐起巴菲特源遠流長的“股神”稱號,同時也值得我們多閱讀巴菲特股神相關的讀物去細細研究和品味投資背後所隱藏的精華和內涵。

最後,一千人種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你是這種價值投資的或者長期的信奉者,那麼這個巴菲特還是那個巴菲特,股神依然會長久地存在於你的心中,但是如果你僅僅是出於對財富和英雄人物的崇拜,你不相信也不願意去研究和學習這種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和內在邏輯,或者不贊成、不認同這種長期投資的理念,僅僅是為了巴菲特的名氣或者借個好彩頭去盲目崇拜他,那他可能的確經過這次疫情的“洗禮”後就不是你心中的那個真正的股神了。

不管怎樣,筆者的建議和看法是不要過於糾結於“股神”這個概念或者說給為“股神”的標準劃清界線,而重點應該放在從“股神”身上我們能學到什麼或者學到了什麼,短期內的投資結果其實相對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恰恰相反,投資的過程、邏輯、心理和原因等才是投資的精華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