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工作組不吃茼蒿—真是怪事兒”是怎麼來的

俗語“工作組不吃茼蒿—真是怪事兒”是怎麼來的


俗話往往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不同的時代會產生不同的俗話,不同的俗話也有著迥異的時代內涵。“工作組不吃茼蒿”,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產物。

那個時候,縣鄉(公社)為了促進農村工作,經常會往農村派駐村幹部。駐村幹部吃在農村,住在農村,工作在農村。

現在幹部駐村,一般自己開灶,想吃什麼做什麼。條件好一點的,找個食堂蹭飯吃,省錢又方便。以前,沒這個條件,吃飯靠派飯解決。

派飯由村幹部安排,今天通知張三家準備飯。飯準備好了,張三就到駐村幹部住的地方去領,駐村幹部吃完了,當場結賬,支付飯費。第二天,村幹部再通知李四家準備,以此類推。

那時的駐村幹部守紀律,講規矩,吃飯從不挑食,給什麼吃什麼。不論吃的好壞,都一樣的價錢付款。鄉下人則好面子,加上對黨的幹部有感情,所以聽到上級來人吃飯,總要想法設法做得好點。用威海話說,是“兩好佮一好,好上加好”。所以,一般不會出現糾紛。

“工作組不吃茼蒿”說的是駐村幹部到一個村裡吃派飯,那個時候村裡最好的菜就是茼蒿,結果家家戶戶做茼蒿給工作組的人吃。一來二去,工作組的人有點招架不住了,就跟派飯幹部溝通,能不能不吃茼蒿。於是,派飯幹部每到一家總是要提醒“工作組不吃茼蒿”。村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相互提醒“工作組不吃茼蒿”。結果,不給工作組吃茼蒿竟成了慣例。只是群眾一直很奇怪:這麼好的東西,工作組為什麼不願意吃呢?

俗語“工作組不吃茼蒿—真是怪事兒”是怎麼來的

這件事兒說奇怪也不奇怪, 別說吃茼蒿,就是肉吃多了都膩歪,更何況是茼蒿呢。只是,那個時候的群眾很樸實,把駐村幹部的話當成了聖旨,不分時間、場合堅決執行。

說到派飯,其實在威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抗日時期,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或黨政工作人員到根據地甚至是敵佔區的村裡工作,需要吃飯,就由村幹部安排吃派飯。那時候吃完飯後不是現金結賬,而是發飯票給派飯戶。區財糧委員會不定期地到村結賬,群眾則拿飯票兌換糧食。抗戰期間,曾有財糧委員到村結賬時與敵遭遇犧牲。那時候,群眾被吃了派飯不但利益不會受損,家人還有榮譽感。

與我黨幹部吃派飯不同的是,當時的國民黨頑固派則逼著無償提供飯菜,猶以要油餅最多。所以當時的威海有個順口溜:“油餅隊(注:國民黨頑固派看見鬼子就撤退,所以當時的威海百姓稱國民黨頑固派武裝為游擊隊,又因為經常向百姓索要油餅,所以稱為油餅隊),吃飽睡,見了鬼子向後退;今日捐,明日稅,禍害百姓罪累累。”

俗語“工作組不吃茼蒿—真是怪事兒”是怎麼來的

瞭解了這段歷史,我們也就理解了那時群眾對駐村幹部的感情。

撥開歷史的迷霧,我們從“工作組不吃茼蒿—真是怪事兒”這句話裡,看到的是農村普通群眾與黨的基層幹部之間的血肉深情。

“工作組不吃茼蒿—真是怪事兒”這句俗語後來演繹成了“工作組不吃茼蒿—怪個病兒”,就另當別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