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了1200倍,諾獎得主擔心房價,樓市專家:只有房地產能救國

什麼叫“語不驚人死不休?”

意思就是: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我不要你覺得我說得對不對,我只要我覺得對,那就是對的。

泛娛樂圈和泛房地產圈裡,盛產“名人”,也盛產“名嘴”。比如在泛娛樂圈裡能說出:““9歲博覽群書,20歲到達頂峰,以我的智商和以我的能力的話,往前推三百年,往後推三百年,總共六百年之內不會有第二個”的鳳姐;

比如在泛房地產圈能說出:”所有反對房地產復興的想法都是危害國家利益,那些人給我的帽子是‘人民公敵’,但是我給他們的帽子是‘反人類’……房地產業正在拯救中國”的董藩。

漲了1200倍,諾獎得主擔心房價,樓市專家:只有房地產能救國

總算還好,國內娛樂圈已經容納不了鳳姐高尚的靈魂,人家跑到美國大紅大紫去了。董藩卻還依然活躍在房地產市場,除了本身就有的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的行頭,他還撈到了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的肥缺。

但是,鳳姐也好,董藩也罷。他們至多是“外圍”,所進入的圈層充其量只能加個“泛”字。鳳姐只是搞笑,根本談不上娛樂;董藩不過是秀才遇到兵的逆向思維而已。

即使沒有接觸到這兩個圈層的核心部分,鳳姐和董藩也能在各自的“泛”領域大鳴大放,可見,娛樂圈和房地產圈到底有多大的輿論生產力以及捧人的影響力。所以,這兩圈子又叫“貴圈”。

高房價之下,開發商腰包豐盈了,開始到娛樂圈尋找另一半。在開發商看來,這叫郎“財”女貌,在女方看來,這叫天上掉下個灰姑娘……穿過的水晶鞋。攜得美人歸的同時,開發商如果再拍一兩部電影,那一定是極好的。這樣既規避了某些風險,又博取了美人歡心,搞不好電影還大賣一下。白賺了個媳婦,錢又回到了樓市。

漲了1200倍,諾獎得主擔心房價,樓市專家:只有房地產能救國

開發商和公主開啟了“童話”般的生活,卻壓根沒有注意到,社科院除了預測2020年房價漲幅超過六個百分點有過輕微打臉記錄外,他還清晰地從過去到未來,給購房者畫出了一條房地產需求線:兩年前的2018年,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由正轉負”。而央行報告說,我們城鎮居民幾乎家家有房,戶均擁有住房1.5套……

據說,國際上房價收入比超過6,就到了警戒線,現在我們的房價收入比是多少?深圳是35,上海市25,北京23,廣州16。買房的沒錢,賣房的也沒錢。今年房地產企業債務償還總規模有說十幾萬億的,有說幾萬億的,我們去掉所有最高分,發現:中指研究院的最少,是7493.9億元,明年超萬億至10496.2億元,後年行業償債總規模下降,但仍高達7350億。

漲了1200倍,諾獎得主擔心房價,樓市專家:只有房地產能救國

買房的面對高房價沒錢,賣房的因為啥沒錢,不知道,反正是沒錢。都沒錢,卻把一個國家折騰成為了全球第一的“基建狂魔”,卻把一個房地產產業鏈條做成了佔到GDP兩成(有人認為靠房地產吃飯的相關產業非常多,佔GDP的比值也要相應增加,至少是四成。這話的擁躉很多,比如董藩)以上。

這種事就像在菜市場二樓扔下一筐雞蛋,砸中的十個人裡有八個在還房貸,一個正準備買房,還有一個未成年一樣。在國內我們叫“我們們走過最多的路就是套路”,從容淡定,司空見慣。在國外,這叫“Unbelievable! ”翻譯成漢語就是“俺不理屋裡頭”,難以置信。

漲了1200倍,諾獎得主擔心房價,樓市專家:只有房地產能救國

表示不相信的不只是外國普通人,還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而且,諾獎得主對樓市表示“俺不理屋裡頭”的時間,也不是現在,而是在遙遠的2009年,他在上海交大演講中說:“我很擔憂上海的房產價格”。為此,鐵口斷房還特意查了一下11年前上海的房價——不到2萬一平米!因為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的十八線小城市的房價也不止2萬一平米了。

從1986年開始,我們有了第一份房地產開發投資數據,對照2018 年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我們才驚奇地發現,這已經是1986年的1200倍。席勒估計會更加“俺不理屋裡頭”。

沒錢的越發沒錢,開發商的童話故事除了增加了些成人話題,依舊天天上演。你不理屋裡頭的,屋裡頭的說實在的也不希望看到你。兩看相厭,不如不見。

漲了1200倍,諾獎得主擔心房價,樓市專家:只有房地產能救國

和房地產業沒關係的小米雷軍放狠話:“房地產行業除去中間環節,房價可以砍一半!”還算半個開發商的王健林很淡定:“沒有一個國家的房地產行業能興旺超過50年,萬達轉型,正是為了今後的長久發展。”樓市大海里依舊鳧水的恆大許家印在想著怎麼把債務減少,融創孫宏斌想著怎麼兼併小房企便宜拿地,萬科鬱亮想的是我要“活下去”。

然後,還是買房的沒錢,買房的也沒錢。但是,買房沒錢的開始買豪宅,不是雙十一勝似雙十一,秒光一切豪宅,要的就是這股子心氣兒;賣房的消停了很多。江湖中已經很久沒有開發商的傳說,剩下的,只有低調奢華以及內涵在風中迴盪。

漲了1200倍,諾獎得主擔心房價,樓市專家:只有房地產能救國

疫情如火,考驗著我們的各項能力,而且,也在吞噬之前我們取得的各項成績。以前,我們或許能夠刺激房地產,讓我們的經濟再次硬起飛,但是自2016年開始的樓市調控至今未停,2019年開始的“房住不炒”一直未停,2020年曆次提振經濟的各種會議,對房地產隻字未提。

連開發商都懂得“夾起尾巴做人”,買房的人,你這麼高調,橫掃一切樓盤的舉動真的好嗎?連開發商都懂得出頭的椽子先爛,瘋狂買房的購房者們,你們的居心何在啊?

漲了1200倍,諾獎得主擔心房價,樓市專家:只有房地產能救國。我就呵呵了。要知道,我們對房地產的主基調是:“不用房地產短期刺激經濟發展”,房地產一家獨大,估計有點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