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沒有混合雲,它根本無法存在

去年,企業運行在邊緣的應用迅速增多,這包括使用由人工智能 (AI) 引導的自動駕駛汽車,以及依賴5G實現即時連接和緊急響應的龐大傳感器網絡。無論是物聯網(IoT)、霧計算還是邊緣計算,其目的都是使處理能力和存儲等計算資源更靠近最終用戶或數據源,從而提高擴展能力、響應能力和整體服務經驗。

我們可以將邊緣視為最新的IT環境,從而成為數據中心的延伸,就像裸機、虛擬環境、私有云和公有云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說,邊緣計算是其他四個環境的總和,將每個環境的各個部分融合在一起,創建一個滿足特定客戶需求的基礎架構(而傳統IT模型無法滿足這些需求)。但是,與其他環境不同,邊緣計算具有兩個關鍵的描述要素:

邊緣計算兩大要素

  1. 如果沒有混合雲,它根本無法存在。
  2. 邊緣計算的基礎必須是開放的,否則就會失敗。
邊緣計算:沒有混合雲,它根本無法存在

這些說法是不是很大膽?是的,但在我看來,它們完全準確。如果邊緣計算要成為企業IT的事實未來,其蓬勃發展離不開混合雲和開源。

為何邊緣計算“要麼混合,要麼消亡”

邊緣計算徹底改變了雲計算的概念。“傳統”雲部署要集中在可以根據業務需求而擴展的單個基礎架構上,而邊緣則注重地理上的“橫向擴展”。


這可能是手機發射塔上的小型服務器、監視全球能源網絡的傳感器,或者預測維護需求的下一代工廠自動化系統。無論邊緣的特定工作負載是什麼,其需求都一樣:更快做出響應,以提供更及時的服務,無論是什麼服務。例如,eBay採用邊緣計算的方式是將其數據中心分散化,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將數據和在線服務更靠近用戶,從而創建更快、更一致的用戶體驗。


由於邊緣計算的性質不同,因此,一致性至關重要——理論上講,邊緣部署可以是連接到數據聚合層的成千上萬個微型傳感器,這有助於為傳感器實際監視的對象提供實時反饋。如果這些部署沒有通過自動化、管理和編排能力共享更安全的控制面,根本無法管理這些部署。


這種一致性通過混合雲而實現:從邊緣設備到網絡,再到集中的數據中心,這種混合雲部署方式為整個技術生態系統提供了明智的選擇,否則,這種一致性無從談起。這為所有不同組件提供了共同的基礎,無論是Linux、Kubernetes還是Ansible,使IT團隊能夠像管理集中式IT環境一樣管理一萬臺互連設備。


開放而非封閉:數據中心和邊緣都如此


創新能力可能會因碎片化而很容易削弱,更糟糕的是在引入“專有”或開放核心模型的情況下。我們回顧一下UNIX的25年發展史,就知道這一挑戰是多麼棘手,因為每個硬件供應商都有自己的定製操作系統,只有在自己的產品上才能使用。企業級Linux的推出打破了這一鏈條,並加快了創新速度,從而產生了虛擬化、雲計算、容器、Kuberentes以及現在的邊緣。


如果這種創新是通過“邊緣版本”技術鏈接在一起,而不是由通用的、整個行業範圍的開放標準驅動,那麼碎片化趨勢將再次抬頭。這正是紅帽和我們的行業合作伙伴一起推動邊緣的原因——通過在LF Edge、Kubernetes Edge & IoT工作組、OpenStack Edge工作組、Akraino Edge Stack、OPNFV等上游社區和行業工作組中創建這些標準而實現。


這並不是說每個邊緣解決方案都基於開源技術,儘管供應商精美的宣傳材料可能會這樣說。對開源的承諾不僅適用於方便時,或者在邊緣計算之類的新穎事物出現時。同時,將專有特性或功能分層放在“開放核心”上與開源標準相反——半開放就意味著完全封閉,無論是對於操作系統還是邊緣。


紅帽的邊緣願景:創新、混合和開放


紅帽幫助推動了圍繞企業Linux早期標準的制定,而企業Linux已經成為一個平臺,為創新和處理生產工作負載提供數據中心馬力。我們幫助推動KVM成為業務計算的首選開放虛擬化平臺,並且在使Kubernetes成為容器編排主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在,隨著我們和整個商業界將目光投向網絡的邊緣,我們看到了另一波原始的創新浪潮。邊緣計算的前途和力量切實存在,紅帽、開源社區以及我們的合作伙伴生態系統致力於幫助商業界利用這些優勢,而不必擔心碎片化或受制於特定供應商。


邊緣是開放的。邊緣是混合的。邊緣由紅帽驅動。


(本文來自紅帽產品與技術總裁Paul Cormi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