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和努力哪個更重要?

天賦和努力哪個更重要?

天賦和努力哪個更重要?

肯定很多人會說天賦最重要,關於這個問題要從不同的維度去解讀。

我們最早接觸天賦和努力是愛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等於1%的靈感加99%的汗水”。在學校和老師的循循善誘下,我們相信了努力比天賦更重要,因為天賦才佔1%,而努力佔99%,是天賦的99倍,我們只要努力學習還不把天才秒成渣。但這句話還有後半段,後半段才是重點:“但那1%的靈感更重要,甚至比那99%的汗水還要重要”。多麼痛的領域,不禁為學校和老師們的用心良苦而感動,就想問一句校長和老師們:“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我們被你們騙得好慘啊!難怪我們這些學渣這麼努力也比不上那些愛玩的學霸,學神。好想哭T﹏T”好了,玩笑開夠了,那麼到底天賦重要還是努力重要?這句話又該怎麼解讀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這句話要從2個角度解讀:

天賦和努力哪個更重要?

第一,從量(也就是比例)的角度:努力比靈感重要,因為努力佔99%,天賦才佔1%,確實是這樣。李時珍花了27年才寫就《本草綱目》,他做出寫書這個決定可能才花了幾秒鐘,但要把這件事完成則花了他小半輩子。無獨有偶,達爾文也是經過5年的遊歷考察,才有《物種起源》的問世,天賦在他整個考察,實踐,創作過程中的時間佔比同樣微乎其微。就算是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他的努力訓練時間也貫穿了他的整個成長階段,整個職業生涯,從來不會有人說他只靠天賦,從不訓練,單純從時間,從量的角度,他的努力的佔比不知道比天賦超出多少倍,我從未聽說有人一出生就站在了世界的終點,一出生就擁有施瓦辛格的身材,愛因斯坦的大腦,不用花時間努力學習就充滿了知識,不用花時間努力訓練就擁有強健的體魄。不管一個人多有天賦,付出長久的努力都是一個他繞不過去的人生課題。當然,除非他根本就不想成功,只想混日子,那就當我沒說;

天賦和努力哪個更重要?

第二,從質(也就是重要性)的角度:天賦更重要,無論天賦佔比多少它能起到的作用都比努力大。因為有的領域天賦就是敲門磚,沒有天賦你空談努力,一點用也沒有。喬丹確實很努力,但如果你沒有喬丹那樣的天賦,你付出比喬丹多出百倍的努力也沒有用。在喬丹同期的籃球明星中最努力的是馬龍,結果他一個總冠軍都沒有,一個得分王都沒有(七次第二)。兩進總決賽都被喬丹終結,悲催到極致,可他總得分比喬丹還高36000多分(NBA歷史總得分第二名)。這還是天賦稍遜喬丹的人,如果是一個普通天賦的人,NBA都進不了,就算喬丹給面子和他來個1對1,那毫無懸念只有被打爆的份,無論這個人付出多大的努力。

這句話還有一點沒提到,那就是稀缺性。

從稀缺性的角度:天賦更重要,努力的人滿大街都是,有天賦的人鳳毛麟角。

綜上所述,天賦更重要,但努力也必不可少。有些事是隻有有天賦的人才能做,才能解決的(比如,哥德巴赫猜想)。但也有很多事是需要像我這樣的凡夫俗子來完成的,平凡也沒什麼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