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德國橫掃西歐,為什麼有人說蘇聯功不可沒?

白楊樹下談歷史


二戰初期法國投降後,整個西歐只剩下英吉利海峽對面的英國,德國達到了其歷史上最鼎盛的一刻。殊不知,原本以為會求和的英國,卻堅稱將戰鬥進行到底,自我感覺良好的德國元首惱羞成怒,決定實施“海獅計劃”,逼迫英國就範。

生氣歸生氣,德國元首對入侵蘇聯始終沒有放下,在空襲倫敦的同時,巴巴羅薩計劃也在悄悄地擬定。仍矇在鼓裡的蘇聯卻依然在“撿漏”,絲毫沒有感到危險的來臨,而“幹啥啥不行”的意大利也在趁機擴大地盤,德國該何去何從呢?

蘇聯的訛詐,徹底激怒了德國。

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讓蘇聯巧妙地化解了西方國家“禍水東引”的企圖,反而“禍水西引”,靜觀德軍在西歐肆虐。不僅避免了戰爭,而且在德國後面瓜分波蘭、吞併波羅的海三國等,佔盡了便宜事。那麼,這些底氣從哪裡來呢?

首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在蘇聯與西方國家倡導構建集體安全機制,共同防範德國的背景下籤訂的。換句話說,這是德國挑撥其聯盟的權宜之計,無形之中有“請求”的意思,而這恰恰是蘇聯訛詐的開始,德國人只得答應。

在《條約》的秘密條款中,蘇聯要求拿回一戰中失去的領土。於是就有了德軍衝鋒在前,蘇軍幾乎兵不血刃地瓜分波蘭,以及吞併波羅的海三國,甚至要求已歸順德國的巴薩拉比亞交給蘇聯,吃相很難看,但有《條約》在,倒也心安理得。

其次,法國投降,在歐洲大陸只剩下蘇聯和德國,蘇聯統帥想當然的認為,德國在打敗英國之前不可能進攻蘇聯,並“獅子大開口”,就劃分歐洲勢力範圍與其進行談判。否則,蘇軍參戰,德國將再次陷入“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

更讓他有底氣的是,根據《條約》規定,德國發動戰爭期間,蘇聯要提供全部的戰略物資。說得難聽點,德國在歐洲挑起戰火,蘇聯也“功不可沒”。正是這些“功勞”,蘇聯統帥又對黑海、希臘、南斯拉夫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這些分明是訛詐的行為,在德國上下引起了強烈的不滿,一些高級將領紛紛要求儘快發動戰爭,教訓一下不可一世的蘇聯人。他們哪裡知道,此時的德國元首早已不耐煩了,已經制定了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並加快了軍事準備。

但沒有想到的是,盟友意大利又惹出了一堆的麻煩。

1941年春,“巴巴羅薩計劃”已基本準備完畢,300多萬大軍按照出發路線,先後陸續秘密集結到位。然而,巴爾幹地區的戰事,一下子打亂了德軍的步驟,並且達到了不管不行的地步,因為意大利軍隊在希臘被打得落花流水。

原來,“墨老大”眼看法國就要戰敗,慌忙出動54萬人的部隊準備趁火打劫,不料被18萬人的法軍阻擋了一週,不能前進一步。讓“墨老大”倍感羞辱的是,意大利只獲得了佔領的幾百平方米的法國領土,也就夠在法國建一個大宅院。

顏面掃地的“墨老大”,回國後大罵部下的無能。更讓其難堪的是,以往凡事都與他商量的德國元首,居然在不通知的情況下,將羅馬尼亞收入囊中。而巴爾幹地區是他早就垂涎欲滴的地方,德國這麼做,完全沒有把“老大”看在眼裡。

在一連串挫折和羞辱後,終於失去理智的“墨老大”,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不通知德方的情況下入侵希臘,不為別的,只為爭口氣。當然,更多還是不願成為德國的“小跟班”,儘管德國提出警告,但他一意孤行。

打臉的是,近9萬人的意軍,被2.7萬人的希臘軍隊層層阻擊,進攻了10天僅推進了50公里。並在希、英聯軍的反攻下,一口氣退回了出發地,儘管多次組織進攻,但都以失敗告終,還丟失了部分阿爾巴尼亞,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戰役進行了半年,意大利軍隊沒有絲毫的進展。但讓德國元首氣憤的是,由於意大利的蠻幹,將英國人拖入了巴爾幹半島,並以希臘為基地,對羅馬尼亞的油田進行轟炸,這對德國來說是個不小的威脅,入侵蘇聯必須先解決巴爾幹問題。

再加上南斯拉夫發生兵變,德國決定同時出兵希臘和南斯拉夫,僅24天就佔領希臘全境,再一次狠狠地扇了“墨老大” 一巴掌。從此,心甘情願地跟在德國後面不敢造次,但意軍糟糕的戰鬥力,不僅幫不上忙,反而成了德軍的累贅。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41年6月22日凌晨二點,就在幾百萬德軍在布格河西岸枕戈待旦,準備按“巴巴羅薩計劃”大舉進攻蘇聯的前三個小時,一列長長的火車還從蘇聯隆隆駛入德佔區,上面滿載著蘇聯出產的糧食。當然,這也是斯大林運送給“盟友”的最後一列糧車,隱蔽待命的許多德國士兵對此大惑不解:咱哥們這麼鐵的關係,為什麼還要進攻蘇聯?

(裡賓特洛甫)


從1940年2月10日到1941年6月22日戰爭爆發,期間共約16個月的時間裡,蘇聯方面嚴格按照蘇德有關貿易協議,向德國提供了多達150萬噸的糧食,成為德國軍糧最大的供應國。所以在西線德軍嚼著麵包橫掃法國時,蘇聯還真是“功不可沒”,因為這些麵包有不少是用烏克蘭小麥製作出來的。


蘇聯人提供的不僅有小麥、燕麥和黑麥,還包括100萬噸石油、2700公斤鉑金、大批的錳礦石、鉻礦石和棉花,物資總價值4.67億德國馬克。由於德國支付貨款比較拖拉,到蘇德戰爭爆發時,貨款尚欠2.39億德國馬克——我們嚴重有理由懷疑,小鬍子發動戰爭就是為了賴帳!哈哈。

(蘇德兩軍將領)


還不止於此,蘇聯甚至幫助德國海軍建造了“呂佐夫號”重巡洋艦的船體,可謂是全方位合作。換句話說.,德軍在西線使用的坦克、裝甲車和汽車裡面,確實有燒著蘇聯油料,投向英法聯軍的炸彈和炮彈裡,肯定也有一些炸藥是用蘇聯的棉花生產出來的。如此巨大的戰略物資輸送量,對於戰略物資匱乏的德國而言,當然是雪中送炭。


在21個月之前的1939年8月23日,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在莫斯科,與莫洛托夫簽定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也是小鬍子敢於發動侵波戰爭的最基礎條件。這份條約規定:任何一國都不得進攻對方,如果其中一方成為“第三國的敵對目標”,另一方將不給第三國任何形式的支持,意味著波蘭被侵略時蘇聯不會伸手,同時也意味著,德國進攻西歐時,蘇聯更是可以坐山觀虎鬥。

(小鬍子接見莫洛托夫)


所以蘇聯提供一些物資事小,帶來的更大麻煩是給德國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東方,從而使德軍沒有後顧之憂,全力對付西方盟國而避免陷入兩線作戰的危險局面,而本來這才是小鬍子最擔心的事情,蘇聯不鬆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還是未知數。比如在蘇德條約簽署的前一個夜晚,小鬍子曾經緊張的徹夜難眠,足見當時蘇聯態度的重要性。


1939年9月22日,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和蘇軍科利沃申坦克旅在佈列斯特會師,波蘭徹底被兩國瓜分,根據協定雙方以布格河為界,已經過河的德軍需要退回去。再次簽署軍事協議後,蘇德兩軍舉行了聯合閱兵式,互相交換了旗幟,最後還必須舉行了慶祝酒會,在蘇聯人看來,沒有乾杯慶祝的協議是無效的,總之好的跟一家人一樣。

(蘇德兩軍會師)


如此親密的關係當然使德國放心地將主力西調,西歐戰役爆發前德國三軍總兵力為540萬人,其中野戰陸軍總兵力約為350萬人,而當時的法國三軍總兵力已達600萬人。即便是部署在北部的盟國陸軍部隊,法國、英國、比利時和荷蘭的部隊總數也超過了330萬人,儘管德軍擁有相當的質量優勢,但面對如此龐大的敵軍數量,它也必須儘可能的集中所有能調動的可戰之兵。


德國陸軍在完成了第11批次動員後,當時也總共擁有157個陸軍師,其中有93個師(10個裝甲師、6個機械化師的全部)在西部前線,另有39個師作為最高統帥部預備役師也被部署在西線的二線,總數達到132個師約320萬人,在總兵力佔比中師的數量為85%、兵力的數量為91%。也就是說,德軍留在東線警戒蘇聯的只有不足20個師20萬人,近乎於“無限敞開東線”。

(兩軍一家親)


如果斯大林不是那麼“認真熱情”地遵守蘇德之間的協定,或者為了避免西歐崩潰做出一點軍事威脅的姿態,小鬍子都不敢如此放心地將東線兵力抽調一空,當時的德國本土除了一些預備役步兵團,幾乎沒有軍事力量了。如果蘇軍主力從布格河發動進攻,用不了一週時間就能攻到柏林城下,小鬍子能不害怕麼?


然而事實是,蘇聯只是忙著鞏固自己的“國境線”,對付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波羅的海三國等等,並沒有給東線德軍以任何實質性的威脅,甚至按時履約給德國送來了大批急需的戰爭物資,可不就是德國橫掃西歐的“神助攻”嗎?帽子雖大,並不壓頭。

(兩軍相談甚歡)


度度狼gg


可以說二戰是誰都不想在重演的一場悲劇,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人口被捲入這場戰爭中。據不完全統計,二戰中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納粹德國

二戰中,德軍前期可謂是所向披靡,橫掃了整個西歐。當然了德國能橫掃西歐,蘇聯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1939年蘇聯與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沒有東部壓力的德國可以放心大膽的在西歐大幹一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實在蘇聯與西歐各國構建安全體系共同防禦德國的背景下籤訂的。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德國瓦解他們聯盟的一個權益之計,所以蘇聯無形中多了一枚的籌碼,可以就條約對德國進行敲詐,而德國也只能乖乖接受。

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條款的規定,蘇聯可以拿回一戰中失去的領土,德軍在前面衝鋒陷陣,自己則在後面瓜分和吞併波蘭等國,可謂吃相難看。但,德國對此也無可奈何。

畢竟,當時法國已經投降,就剩下德國東部的蘇聯和西部的英國,如果蘇軍參戰,德國又會再一次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與己不利。

說完了條約的背景,我們在來說說德國得以橫掃西歐蘇聯人的“功勞”。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規定,蘇聯要向德國大量出口戰略物資,而德國以出口機械設備作為回報。在英國海軍的封鎖下,這些物資對德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一方面德軍可以沒有東線的壓力,另一方面蘇聯還為其提供戰略物資,真的是“功不可沒”啊

此外為了更好地敲詐德國,但在大戰前,蘇聯加快對德國物資出口,哪怕德國沒有按照要求及時交付機械設備,蘇方沒有一絲責怪,還將進口的橡膠用專列轉口供應德國。

哪怕,德國飛機越境偵察,蘇聯還命令不對不得開火。同時,拒絕邊境部隊進行戰爭準備,要求國內的報刊、媒體不得發佈破壞蘇、德兩國友好的文章,各方面“跪舔”!

可令蘇聯怎麼也想不到的是,自己各方面討好的德國,在1941年6月22日德軍190個師分三路突然對蘇聯發起了進攻,蘇聯統帥最終還是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痛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