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訓練日記——全情投入的陪伴孩子

家庭訓練日記

上午帶著孩子去了小區附近玩,一棵樹下有好多孩子在玩土,我家孩子看見挖掘機、翻斗車就喜歡得不行了,就想玩。不過小哥哥不給他玩兒。我跟他說,奶奶回去拿你的車玩好不好,他說好,我們看了會鳥耐心等待,奶奶來了,他還說奶奶謝謝。那個小朋友看見我家孩子車了,就把他的車給我家孩子玩了,兩個人交換玩,都開心了。那個小朋友還要給我和我家孩子做蛋糕,太逗了。現在我陪我家孩子玩很有耐心,也很投入,其他小朋友也都喜歡我了。

後來我家孩子發現自己車被別人拿走了,拉著我去要,因為以前沒有過這種情況,我都沒反應過來他要幹嘛,估計有意識的覺著這是自己的東西,對物品有了歸屬感,也不太願意別人玩自己的玩具,上去就要回來了。我說你的玩具可以給弟弟玩嗎,他搖頭,我說那你就跟小朋友說這是我的,我不想給你玩。雖然有點殘忍對別人,但是我很開心我的孩子知道了什麼是我的,什麼是別人的,知道了拒絕。我家孩子今天還很開心跟小朋友揮手打招呼,說嗨,兩個小朋友還握握手,都很開心。


家庭訓練日記——全情投入的陪伴孩子

中午回家前看到好多水地上,就開始玩起來了腳印手印,我知道很髒,但是孩子很開心,我就沒阻止過,褲子鞋全都髒了,回家洗澡再換唄,奶奶說我這樣的媽媽很少,哎,我說開心就好。

中午不睡覺,抱著我一通親,最近特別喜歡我老是抱抱,親親,都是主動要求並說出來,真是一個可愛的孩子,我覺著這也跟我自己的心態變化有關係,全情投入的陪他之後,他是能夠感受到的。晚上我們還一起回憶白天發生的故事,用他僅會的幾個詞彙量我們能聊好久,他也越來越願意溝通,跟我互動,期待他越來越多越來越能跟我聊天。

家庭訓練日記——全情投入的陪伴孩子

大賽爸爸說

教會孩子分清你的,我的,是件特別好的事情。我們總是讓孩子學會分享,卻忽略了事物的本質就是有邊界性的。也有很多是不能分享,只能獨有的。鼓勵孩子分享的同時,也教會孩子自有物品的所有權和支配權(這其實就是一種獨立的表現)。

孩子最近狀態不錯,學會等待了。在等待這個過程中,是一個特別好的情景,家長需要再加以引導。安撫他,告訴他,寶貝,我們需要耐心等待哦,奶奶馬上就過來啦!多輸入一些情感類的詞彙,如:耐心、愛、關心、開心、悲傷、寬容等。這些詞彙必須建立在相應的情景中,運用進去,教起來才輕鬆。一次兩次孩子可能理解不了,需要反覆多次,家長耐心點,情景中代入感一定要強。


家庭訓練日記——全情投入的陪伴孩子

孩子開始粘媽媽了,親子關係促進不少。這跟媽媽的全情投入有很大關係,我們不僅僅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而是做孩子的好夥伴,孩子就更容易投入感情,也更容易激發出自主互動。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會發現孩子逐漸學會了主動表達出愛,喜歡抱著媽媽,喜歡親媽媽,因為他們打心眼兒裡愛爸爸媽媽。

我們也可以適時的教孩子主動表達——表達愛的感受

在親子游戲裡,氣氛熱烈時——

媽媽問:寶貝,愛不愛媽媽

寶貝答:愛媽媽

媽媽說:愛媽媽就和媽媽抱抱吧,抱抱~來再親親一下,啵啵~

看似很簡單的互動,由語言——視覺——觸覺,多做幾次,孩子自然而然明白愛的含義,而且會主動表達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