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之讀書筆記:有志青年馮世傑


《遙遠的救世主》之讀書筆記:有志青年馮世傑

電視劇《天道》


《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或者看過不止一遍,無論是書還是電視劇中,每個人物的刻畫都很精緻,每看一遍你是否也會有想對號入座的衝動。

好作品之所以被稱為好作品,是它能與讀者產生共鳴,是它能經久彌香,越品越純,回味無窮,是他人在讀或者談論的時候也禁不住的想去參與、去討論,去幫幫場子。


《遙遠的救世主》之讀書筆記:有志青年馮世傑

小人物的是非觀


一、既要有一顆上進之心,也要有為抓住一個機會去積極行動的‘無恥’之心。

文章中展現的王廟村村民有血有肉,苦於貧窮而致富又不得其法,扶貧貧不去,勤勞而迷茫無助。

而馮世傑恰恰在此時因音響之事接觸並目睹了芮小丹宴請丁元英的整個過程,讓他敏銳的察覺到,自己可能遇到了一個‘高人’,要想改變自己和村子的狀況就得想方設法的牢牢抓住,這才有了後來借製作箱體為名去巴結芮小丹,並‘無恥’的借芮小丹之力搭上了‘高人’丁元英的大船。

你會為了自己的追求去唐突的行動起來嗎?哪怕自己就覺得很‘無恥’!


《遙遠的救世主》之讀書筆記:有志青年馮世傑

求人之事


二、可以聚集個一起做事的團隊,使得所有人能司其職、勞其事、盡其力。

隨著芮小丹因生死經歷而與丁元英情感的升溫,以扶貧之名的‘得救之道’禮物被丁元英運籌帷幄起來。

很多事成不成你得先‘求’,沒有馮世傑的‘無恥’行動也不會有此時的扶貧便車。

有做事的可能,你能迅速的聚集起可以共事的團隊嗎?你有多少可以調動的資源可用?而葉曉明、劉冰及王廟村所有的可用勞動力,都是丁元英可以以扶貧之名調動起來的馮世傑的資源。

自我觀照,你自身有什麼,有可用之物或者自己是他人手裡的可用之人!


《遙遠的救世主》之讀書筆記:有志青年馮世傑

資源整合


三、知進退。‘掙得起、賠不起’是現實,雖然因眼界、格局有限不能看的更遠,但要牢記及時止損並儘可能的留下可使自己新入局的資源。

當這些小人物懷著小富即安的心在一步步努力的時候,他們其實是不知道市場競爭的殘酷的,即有眼界、格局的侷限,又有缺乏商業行為的競爭之心,沒有市場的敏銳性和經營策略的導向性,在遇到突發狀況(自我判斷的突發狀況)的情況下亂了方寸,失了初心,迫不及待的進行止損,以‘死道友不死貧道’之心失去了把上井沿的機會。

馮世傑的知進退在於他還有點自知之明,在自己可承受的風險之內儘可能的保留下了自己還有可能入局的機會,把關鍵性的一點資源牢牢保住,這是本能也是小人物的智慧。

最後與丁元英的坦白或者道歉正是底層人的良知與道德底線,可憐但可敬!


《遙遠的救世主》之讀書筆記:有志青年馮世傑

止損


四、有始有終,不在聰明人前耍聰明。不是他人不知,乃是他人不屑,但自己要是再不自知那就不善了,自誤最可憐。

本書中丁是智者、智玄大師是智者、林雨峰的老大哥是智者,這些都是身份和地位達到一定程度而相對應該具備的,而馮世傑應該算是底層人民社會大學混出來的智者,該無賴的時候無賴、該承認的時候承認,雖然在丁的眼中,其行為從來就一目瞭然。

所有他人的不屑不是我們自認為聰明的遮羞布,要有自知之心,切勿自誤,成為似劉冰之人,可悲、可憐、更可恨。


《遙遠的救世主》之讀書筆記:有志青年馮世傑

自悟之心


五、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管是得救之道還是自救之法,都不能等、靠、要,市場不是一塊無限大的蛋糕,你想吃就得比別人做的更多、更好、更用心。

作品最終對王廟村和馮世傑來說是圓滿的,通過丁的運作,整個村子既能拜託貧窮,又能不等不靠,通過勞動實現自救,這也是馮世傑和辛勤勞動的人民應得的,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事情的本來,初心不忘,始終方得。


《遙遠的救世主》之讀書筆記:有志青年馮世傑

方得始終


做自己該做的事,能做的事兒,堅定不移,過程是艱難的,當你實現後回頭再看,那些所有都是值得懷念一切。

從來沒有救世主,救世主也只救自救之人,只有自己做的更多、更好、更用心,天見尤憐奮蹄人。

其實馮世傑才是我們芸芸眾生中常見的人,你能做到這樣嗎?找找自己的初心,存點志向,做個小小的有志青年,不委自己這大好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