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五飛天,陳凱歌昔日故事再現!馬特達蒙硬核科幻電影離我們不遠

牧民之中一直流傳一個傳說:“誰能看見白晝流星,好運就會降臨在誰的身上,就能擺脫貧困”。

茫茫戈壁,漫漫草原上的兩個浪蕩兒——沃德勒(劉昊然飾)和哈扎布(陳宇飛飾)。無家可歸,猶如無本之木,無根之水。整日裡遊手好閒,偷雞摸狗。派出所的拘留室就成為了他們的落腳點。

胖五飛天,陳凱歌昔日故事再現!馬特達蒙硬核科幻電影離我們不遠

哈扎布和沃德勒兄弟倆

虎行匍匐,勇者病容的李主任(田壯壯飾)把一輩子都貢獻在扶貧事業上。而這項事業的核心就在於“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及“立志方能立業”

剛剛出生的羊崽,倒在羊圈中。哈扎布看著這可憐的小羊崽,感同身受想著幫它站立起來。李主任看到這一幕說道“你扶它,能扶一輩子嗎?”

胖五飛天,陳凱歌昔日故事再現!馬特達蒙硬核科幻電影離我們不遠

羊的故事

是啊,少年郎當時不懂這話的意思,不明白“人窮,志不窮”的道理。顛沛流離的生活讓他們心中熱血不在。

但是當李主任帶著這兩個混小子,策馬奔騰在草原上,帶著他們目睹了宇宙間的遊子歸家過程,猶如白晝流星。傳說中的神話故事在一刻變成了現實,這一刻他們胸中的冰冷再次暖起來,心中丟失多年的“志”也再次被尋回。

這是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白晝流星這一章節的故事。故事中的白晝流星指的是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這一壯舉也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取得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要成果。

胖五飛天,陳凱歌昔日故事再現!馬特達蒙硬核科幻電影離我們不遠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劇照

1.白晝流星再次出現

我們航天事業起步也是如同《白晝流星》中浪蕩兒一樣,無依無靠。但是我們的志氣熱血一直不曾丟失。靠著自己摸索,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變化,逐步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中心,“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送入近地點441千米、遠地點2368千米高空軌道上。雖然衛星壽命只有短短28天。但是我們成為第五個獨立研製併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東方紅一號”衛星直徑約為1米,重量達173千克,比前蘇聯(斯普尼克一號)、美國(探險者1號)、法國(A-1)、日本(大隅號)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重量總和還要重。

胖五飛天,陳凱歌昔日故事再現!馬特達蒙硬核科幻電影離我們不遠

各國第一顆衛星

而就在2019年12月27日,“胖五”(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它採用3型12臺全新研製的大推力發動機,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進行了200餘項技術改進,其中比較重大的技術改進有9項,包括了發動機設計改進、長排整流罩設計改進、利用系統調節方案改進等。

胖五飛天,陳凱歌昔日故事再現!馬特達蒙硬核科幻電影離我們不遠

圖片來自微博@大火箭胖五

它的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達到25噸左右,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4噸,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呢?

探月工程三期中肩負月面取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重量達8.2噸,完成這一目標的任務就必須依靠“胖五”。還有探尋火星的任務也少不了它。

胖五飛天,陳凱歌昔日故事再現!馬特達蒙硬核科幻電影離我們不遠

嫦娥五號模擬圖

而說起火星探測,不得不提及電影《火星救援》。

2.火星救援場景還有多遠?

①關於赫爾墨斯號

片中由於風暴突襲,馬克沒能及時乘坐上戰神3號上升運載器MAV——它能夠乘坐6名宇航員。並且有充足燃料可以返回赫爾墨斯號飛船。

胖五飛天,陳凱歌昔日故事再現!馬特達蒙硬核科幻電影離我們不遠

電影《火星救援》劇照

宇航員降落在火星表面之前,NASA已經通過數十次運載火箭將火星任務所需的物資提前到火星,其中包含船員返回赫爾墨斯號的推進器MAV。由於它使用的燃料是通過火星大氣合成的,需要提前投放。

影片中赫爾墨斯號原型就是“獵戶座”號載人飛船。已經於今年11月24日,運往在NASA的“梅溪工作站”進行測試,為明年(2020年)6月的繞月飛行做準備。

胖五飛天,陳凱歌昔日故事再現!馬特達蒙硬核科幻電影離我們不遠

電影《火星救援》中赫爾墨斯號

“獵戶座”它可以承載6名航天員往返月球,將人類送上火星表面並安全地帶回地球。飛船整體重約23噸,其中載人模塊重達8.5噸,返回艙重達12噸。

而目前現役最強的重型獵鷹火箭最多也只能送大約20噸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難以滿足獵戶座任務發射需求。

所以必須採用更加先進重型運載火箭。但NASA目前正在研發中的SLS系列遭遇瓶頸,不得不推遲應用時間。

那麼目前現役的重型運載火箭都有哪些呢?他們能力排名又是如何?

胖五飛天,陳凱歌昔日故事再現!馬特達蒙硬核科幻電影離我們不遠

現役重型運載火箭排名

補充:

近地軌道:高度在2000千米以下的近圓形軌道。

地月轉移軌道:從脫離地球引力到被月球引力捕獲、近月制動為止的軌道段。

就運載能力而言,長征五號近地運載能力雖然遠遠遜色於排名第一的重型獵鷹火箭。但是依舊位居全球第三,能滿足探月工程需求。

但是對於登陸火星而言我們需要更強大的火箭。

按照NASA設計SLS 系列運載火箭中,Block 1型號地月轉移軌道能力就可以達到約27噸,改進的SLS Block 1B更可以達到40噸。

胖五飛天,陳凱歌昔日故事再現!馬特達蒙硬核科幻電影離我們不遠

設計中的重型運載火箭

補充:

SLS是指一種從航天飛機演變而來的重型運載火箭,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設計於2011年2月開始設計。

目前我國已經立項的長征九號重型運載火箭項目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可達50噸,預計2030年前後首飛。

電影中赫爾墨斯號這樣擁有跑步機、食堂、會議室等設施的大型航天器(類似於往返地球和火星之間的空間站),在太空中完成組裝也非易事。

目前服役國際空間站重量達423噸,從1998年11月開始發射第一個裝置,直到2011年2月 才完成最後一個組件發射,前後歷時13年完成安裝。而且服役期間經歷了冷卻失靈,電腦病毒和氨氣洩漏等一系列事件。

我們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並開始運營,它的近期規模為100噸,可載3人。

②關於火星基地建設

馬克受傷後甦醒後,立即進駐到火星的航天基地療傷。這裡遺留的物資僅夠他維持31天,苦思冥想之後馬克決定充分利用一切現有資源,循環利用。

胖五飛天,陳凱歌昔日故事再現!馬特達蒙硬核科幻電影離我們不遠

電影《火星救援》中火星基地

以火星上的土壤為基質,混入糞便。解決肥料問題後再從火星登陸艙的火箭燃料中分解出氫氣,與氧氣混合,點燃後反應得到了水,土豆也得以生長髮芽。

如果要在火星上建立類似的基地,對於火箭運載能力要求將會更高。畢竟長距離的地火軌道運輸,遠遠不是發射載人飛船至月球那樣簡單。

火星與地球兩個星球間的距離隨著其繞日運轉而發生著變化。理論上兩顆星球均處於近日點的情況下,兩者間的距離是最短約為5460萬公里。而地球到月球平均距離為38.4萬公里。兩段距離相比之下,前者為後者142倍。

所以火星探索之路漫長而艱難,依照目前研發進度估計2045年左右可以載人登火。

結語

所以月球將是人類在外太空建立基地第一個跳板,而“胖五”的成功發射,意味著我們距離登陸月球的目標又更進一步。

未來我們將去星辰大海,九天翱翔。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必刪除!如果轉載說明來處,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