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西方走衰 《時代週刊》曾提到這5個方面

在4月27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就“世界:不同眼光看中國”展開了主題演講。


中國崛起西方走衰 《時代週刊》曾提到這5個方面


西方許多有識之士也在思考中國崛起和西方走衰的原因。2009年11月,美國《時代週刊》刊登過一篇建議美國向中國學習的文章。文章針對美國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中國在五個方面的經驗值得美國學習。第一,明確大的發展目標,以舉國之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第二,投資教育,注重人才戰略性培養;第三,尊老養老的文化,使得中國社會有很強的凝聚力;第四,健康的儲蓄習慣,因為美國人不怎麼存錢;第五,讓民眾通過自己的努力,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實際上這本來是美國夢的一個基本基調,結果在中國做得更好。文章感佩中國改革開放數十年來,無數普通人的命運被改變了,從農家孩子到軟件工程師,從一貧如洗到千萬富翁,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國崛起西方走衰 《時代週刊》曾提到這5個方面


張教授想,作者提到這五個方面,如果仔細看一下,它既是中國崛起的現代的特徵,也是中華文明悠久傳統的延續和發展。舉國之力實現大目標的背後,是中國政治文化中歷來比較重視政府的作用。重視教育,是中國儒家的核心思想,這個影響延續至今。中國今天每年培養的工程師的數量,超過美國、德國和日本之和。尊老愛幼是中國孝敬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儲蓄習慣實際上也反映了中國人勤儉持家的生活方式。雖然現在儲蓄習慣有所削弱,特別是90後,但總體上仍然還是遠遠高於美國,這為中國現代化事業提供了充沛的資金。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更是中國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精神的體現,包含了中國舉賢才不分高低貴賤的文化傳承,也體現了當今中國製度安排非常有利於國人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中國成了世界上最多的人改變自己命運的國家。在我們的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方面,確實引來了許多的羨慕和讚揚,但我們也看到國內也有些人主張拋棄這些傳統。有人完全否定養兒防老、有人對中國的產業政策嗤之以鼻,這些人需要多一點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中國崛起西方走衰 《時代週刊》曾提到這5個方面


另外就是中國模式的長遠規劃能力,引發了很多西方人士的思考。意大利前總理蒙蒂2018年就撰文專門談了這個問題,西方應該學習中國的長遠眼光,西方越來越多的人擔心西方民主模式將競爭不過中國的模式。實際上,張教授很早就提出一個觀點,中國不害怕模式競爭,特別不害怕政治模式競爭。他又提到了福山,9年前兩人辯論時張教授就說過,中國人眼光是超越美國模式的,我們在探索下一代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瑞士前駐華大使西格先生最近也公開說,當西方國家陷入黨派鬥爭、內部分裂,在亞洲、非洲、南美洲以及整個東歐、中歐,中國正在被視為榜樣。瑞士《盧塞恩日報》近日刊文說,“如果我們不優化民主體制的話,就可能被中國超越”。


中國崛起西方走衰 《時代週刊》曾提到這5個方面


在西方企業界,向東方看、向中國學習近年來也同樣是一個正在興起的話題。學者葉恩華在《創新驅動中國》一書中談了這樣一個觀點,西方跨國公司需要向中國企業學習管理經驗和發展經驗。總之,隨著中國走向世界經濟和政治舞臺的中央,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有識之士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國、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可以說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部分,也是中西方軟硬實力此長彼消的發生鉅變的一部分。作為中國人,我們為自己的成功感到無比自豪,當然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還面臨內內外外的許多挑戰,我們還有更加遠大、更加宏偉的目標,但我們的前途非常光明,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素材來源:《這就是中國》節目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