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興師動眾大舉遷民的原因

秦始皇興師動眾大舉遷民的原因

秦始皇採取了一系列鞏固國家統一的措施。主要有進一步完善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建立了以郡縣制、官僚制、等級製為基幹的皇帝制度,並建立了相關的經濟制度和文化制度;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道德規範以及法律規範等,推動了中華文化共同體的發展和漢族的形成;修建以咸陽為中心的陸路、水路交通網和全國各地的驛站,夷平一些城市的城牆,便於軍隊調動,維護國家政治統一,有利於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等。具體還有修築長城等等舉措,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今天聊秦始皇大規模移民的措施。

為維護國家統一和政治安定,秦始皇採取了大規模的移民政策,秦國的移民政策規模巨大,次數多且持續時間長,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時期舉行的大規模移民次數打12次,其中有5到6次是一次性移民三萬多人,如此興師動眾的舉行移民,主要有四種原因:

一、鞏固邊防,加強對地區統治

秦始皇的大規模移民,主要是往現在的四川、廣東、福建及一些北方邊境地區輸送人口,這些地方是大都是秦國剛剛佔領的土地,且屬於邊防地區,向這些地方移民主要是為了鞏固邊防,加強地區統治。

事實證明,向這些地區移民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這些人遷往邊境地區後在那定居、搞生產,給當地的經濟、文化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為邊境發生戰事之時提供了強有力的後勤物質保障。沒遷徙前,邊境的經濟文化相當落後,大規模移民後,秦始皇在邊境地區建立郡、縣制,加強管理,將先進的農耕技術引用到邊境,為當地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幫助,同時將中原的文化帶到了南方邊境地區,與當地文化相融合,擴大中華文化圈,促進了中華文明的發展。

二、屑弱貴族豪強

秦國統一六國後,就下命令將各國的貴族、富商等都遷往邊境地區,這些人在當地大都有威望勢力,有的還背後策劃危害秦國政權。秦始皇下令將這些人統統遷往各地邊境要塞,一方面可以屑弱這些人地方勢力,隔斷他們之間的相互聯繫;另一方面秦始皇可以更好的監督豪強貴族,加強對他們的管理。

三、懲罰叛逆之臣和違法犯罪之人

各種罪犯和賤民都是這次重點移民的對象,秦始皇將這些人強制性的“發配邊疆”,算是一種懲罰,但是跟之後的其他朝代有所不同的是,秦始皇對這些“發配邊疆”的罪犯和賤民還是有所照顧的,他們同樣可以跟其他人一樣享受晉升爵位和免除徭役的待遇。

四、為興建工程項目

秦始皇重點將移民往一些需要建設工程的地方,為當地的邊防建設做貢獻,並免除這些人的所有徭役。

秦始皇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最後一位君主,他結束了天下動盪、諸侯爭霸、攻城掠地的局面,一些歷史功績還是值得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