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要再叫徐志摩渣男了,那是你不懂他

他名揚四海,靠的不是自己的多情,而是依仗的他那一篇又一篇的詩文佳作。那些詩篇帶給大家美的享受,帶給讀者無盡而曼妙的吟誦。

我們不要再叫徐志摩渣男了,那是你不懂他

他是劍橋大學高材生,他是著名的民國教授,他是一代風流才子、抒情詩人,他更是一代情聖。他是中國離婚第一人,他是新月詩派代表人物,他是近代爭議最大的詩人!

他就是徐志摩。徐志摩是徐家的長孫獨子,自小過著舒適優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鈞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徐志摩與厲麟似、錢學森也是親戚關係。

他的成就是輝煌的,可是很多的人只盯著他的個人生活而忘記了他身上的光芒。作為那個時代的名人,徐志摩做到了一個普通知識分子能做到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對民族命運有過深刻的思考。他與張幼儀的婚姻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他與林徽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噓,他與陸小曼的婚姻熱烈而深情,卻又坎坷多舛更是受到了無論是那個時代還是如今這個時代諸多人的嘲諷和不屑。

我們不要再叫徐志摩渣男了,那是你不懂他

可這正是很多人的矛盾之處,一方面沉迷在《再別康橋》的優美吟誦中,一方面痛罵著徐志摩的渣男本色。可是在我看來,民國時期太多這樣的人了,或者說像他這樣移情別戀的才子也著實不少,郁達夫、沈從文、曹禺、胡蘭成、齊白石等等各行各業的頂級人才,似乎都難逃這份激情,更是在激情下創造出不少的佳作。

在語文課本中讀到徐志摩的文章《想飛》,那“其翼若垂天之雲……背伏蒼天,而莫之夭閼者……”果真被他的遐想帶入飄飄九霄雲端。被詩人豐富的情感、華麗的詞藻傾倒。後來又讀到《翡冷翠的一夜》《巴黎的麟爪》,超脫的意境,清靈的落筆,令人驚歎他那不世出的才華。

中國新詩在二十年代幾乎才剛剛起腳,作為新月派的重要代表,他的詩在當時更重要的作用是新,是引領,是啟發,如一輪新月,光亮皎潔,清新可人。他的成就是獨一無二的。胡適用三個詞概括了徐志摩的一生:愛、自由、美。我想這個評價是中肯的。

我們不要再叫徐志摩渣男了,那是你不懂他

當時大部分封建倫理道德扼殺了人性,扼殺了自由,扼殺了人追求幸福的權利。使人變得麻木不仁,使得人不像人,這剛好與倡導革命文學,倡導現實主義,倡導表現大眾人民普遍情感的載道文學背道而馳,而此時,徐志摩的詩篇緊貼時代潮流,緊隨大眾的思想,滿足民眾的呼聲,可謂是既啟智又玄美。

徐志摩第一次見到張幼儀的照片時,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下土包子!”婚後從沒有正眼看過張幼儀。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其不理不睬。就連履行婚姻義務這種事,徐志摩也只是遵從父母抱孫子的願望而已。徐志摩發現張幼儀和自己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然後他愛上了林徽音。這時候他才明白,男女之間應該先有愛情再有婚姻,自己當年的軟弱到現在已然是大錯。

我們不要再叫徐志摩渣男了,那是你不懂他

和他有同樣經歷的男人很多,例如魯迅。“我的妻子是目前送我的一件禮物,”縱然再不喜歡,也只能忍受。所以面對許廣平的追求,魯迅不能給她任何承諾,直到魯迅去世,許廣平也沒有任何名分。照現在的觀點,他們也是上不了檯面的,但在當時,這卻是有可能獲得幸福的一種途徑。但是徐志摩不要這樣。他要對每一個人公平。父親說:“你可以納妾”,他不肯。“薄命憐卿甘作妾”,中國女人受的苦已經太多,徐志摩不僅希望自己獲得自由,也希望張幼儀可以走出這個失敗的婚姻,選擇新的生活。

胡適之妻以自己和孩子的生命相要挾挽救了自己的家庭,而張幼儀以自己的尊嚴果斷地放下和徐志摩的婚姻,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離婚女,這樣一個可憐的女人,並沒有沉淪,她以自己的才智成就了一翻事業,以崇高的德操贏得大家的敬重,這同樣是徐志摩對張幼儀曾經的期望。

只是當時的想法雖然簡單,操作起來卻是困難重重,單純衝動的徐志摩最後把事情弄得一團糟。不過,他的出發點是善良的。 其實比起現在的渣男,在我看來,他對張幼儀不好,是從一開始就如此的,在他看來,這是包辦婚姻,沒有愛情可言,何況又是處在那個時代。

我們不要再叫徐志摩渣男了,那是你不懂他

他更多的是以個人對包辦婚姻的強烈拒絕來展示自己對那個時代的叛逆。那個時代的大家,又有幾個不曾經歷過這種痛苦?魯迅、胡適、郭沫若等等好多近當代大家都曾在類似的婚姻中痛苦過、糾結過、猶豫過、徘徊過、放飛過,以這個標準,以現在的尺度來嚴苛徐志摩,是有些不公吧?

魯迅先生也說過,他和朱安都是那個年代的犧牲品,只不過魯迅各方面運氣,努力,都比較好,人是需要懂一件事情 ,那就是,不能因為他人不能反抗,而理所應當的為惡。

而我們理解的現在渣男不過就是什麼好處都要佔著,家裡的幾近哄騙之能事,外面的花言巧語之令色,總之,吃著嘴裡的,看著鍋裡的,甚至還要更過分。徐志摩起碼對張幼儀,從未有過欺騙,不好就是不好,沒有愛就是沒有愛,還是坦蕩灑脫的。他愛上陸小曼,就直接提出離婚訴求,也比那些真正的渣男強太多。那些渣男一面根本從未想過離婚,一面又在新人面前不斷的畫著大餅。

我們不要再叫徐志摩渣男了,那是你不懂他

後來張幼儀總以為自己不如他進步才被他嫌棄,一直拔腿往前衝想追上他,可就算她做了東吳大學的德語系教師,做了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創辦了上海雲裳服裝公司做了總經理,引領了當時上海乃至全國的時尚潮流……徐志摩不愛她還是不愛她。

那我們來看一下徐志摩又是如何愛陸小曼的呢?即便當時的陸小曼整日臥在鴉片塌上和情人兼票友翁瑞午一起吞雲吐霧,一天真正的婚姻家庭生活也沒能給過徐志摩,還為了公婆不小心吃掉一塊她給翁瑞午留下的火腿而撒潑大吵氣走二老,但是徐志摩還是愛她,為了供養她而疲於奔命。

很多人批評徐志摩是一個標榜追求自由、民主、愛與美的人,對身處異國的妻子不聞不問,對自己的孩子毫無責任心,對生命沒有尊重與敬畏之情,甚至說扒開他思想虛華的外衣,本質上就是一個自私、卑劣又雞賊的男人,事事以自己為中心,自由、浪漫不過是他尋求自己利益的藉口。我想說能寫出如此詩篇的人,你說這個人如此不堪,我不信!他不懂民主,不懂自由,更不懂愛與美的真正含義,那些只是他利用的工具?他的詩篇,大部分人又讀過幾章?

我們不要再叫徐志摩渣男了,那是你不懂他

只不過長期的單一教科書學習,讓我們誤以為再別康橋、雪花的快樂、沙揚娜拉就是他的全部,就能代表著他,但人是多面的,立體的,要把其作為一個真正的人來看,而不應該以單一而代整體……全面認識一個人,不僅是對徐志摩,也是我們每個人生活所必需的客觀與公正。

梁啟超對徐志摩的一生影響是大的,他在徐志摩的心目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儘管老師也反對,儘管自己的父母也反對,但愛上陸小曼的徐志摩還是拿出了自己的勇氣。他不顧一切,捨命追求他的理想的人生,他要爭取婚姻戀愛自由。

我們不要再叫徐志摩渣男了,那是你不懂他

徐志摩和陸小曼在北京交際場相識相愛。陸小曼才是與徐志摩一樣的女子,她是敢愛敢恨的,在這點上他與徐志摩是契合的,因此一拍即合。她打扮入時,多才多藝,真實不造作,她為徐志摩離了婚,雖然婚後二人的差異引起了摩擦和不悅,但是徐志摩此時也懂得了陸小曼是他的責任,沒有離開她。可以說,陸小曼是徐志摩最真實的一段生活。

徐志摩在與陸小曼熱戀之時,寫下了《愛眉小札》,濃烈熾熱的文字,吐露著愛人的纏綿深情。在剛結婚的前段日子裡,雖然徐父徐母對陸小曼依然心有不滿,但是兩人也過得浪漫、愜意。只是到了後期,由於陸小曼的病,由於徐申如的拒絕接納,由於鴉片的侵蝕等諸多原因,陸小曼變得越發嬌慵、懶惰、貪玩,早沒了當初戀愛時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個有靈性的女人。徐志摩為了使妻子心喜,就一味遷就她。

我們不要再叫徐志摩渣男了,那是你不懂他

我喜歡他的天真,他一直說在這世間只求一個真字,做事情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喜歡他的驕傲,“這世間已有太多的枷鎖,這道德的外衣我不披。”塵土飛揚的現實生活一直在消磨他的銳氣,但他借詩歌保留自己想飛的願望。

“那一天我初次望到你,你閃亮得如同一顆星,我只是人從中的一點,一撮沙土,但一望到你,我就感到異樣的震動,猛襲到我生命的全部,真像是風中的一朵花,我內心搖晃得像昏暈,臉上感到一陣的火燒,我覺得幸福,一道神異的光亮在我眼前掃過,我又覺得悲哀,我想哭,紛亂佔據了我的靈府。”如此至情至性的徐志摩又能有幾人不愛呢?

原來真的有人完全為愛而活,完全讓感情來支配自己的命運。因為無畏,所以無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